背景
新窮人一說,產生於西方20世紀80年代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過渡時期,英國利茲大學和波蘭華沙大學社會學教授齊格蒙特·鮑曼在《工作、消費與新窮人》一書當中提出新窮人是“有缺陷的消費者”,而在社會整體消費環境的影響下,一部分人的生活能力、工作熱情、學習意願和消費意願都將降低,導致了個人收入和生活品質遲遲得不到提升,從而最終進入“底層社會”。
概念
“新窮人”是物質社會裡的窮人,其社會定義或者說是自我界定,首先且最重要的就是有缺陷、有欠缺、不完美和先天不足的,換句話說,就是手裡沒有足夠的錢的,不能隨心所欲購買自己的必需品的——消費者。”
類型
第一級:壓制型
最接近傳統窮人的一群,雖然他們本身並不缺錢,但對未來的不安全感,使他們總在致力於減少開支增加儲備。
群體特徵:這類人通常出生於70年代左右,他們深受“節約光榮”的傳統影響:不存點錢怎么放心,萬一家裡誰有點大病小災的怎么辦?孩子將來怎么辦?
第二級:務實型
在開支上態度理性,會通過反覆權衡後將手裡的錢進行最合理的分配,用儘可能少的錢實現儘可能多的願望。
群體特徵:這類型以事業小有成就的中年男女居多,光陰的打磨令他們摒棄了追逐名牌和時尚的浮華,一切變得冷靜理性。口頭禪是:實用就行了。
第三級:先鋒型
明白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真正需要的再貴也買,不需要的再便宜也不要。
群體特徵:這類人即平常所說的“一半奢侈,一半節儉”,他們通常是80年代左右出生的年輕人,有一定的賺錢能力,在飯店吃飯,會將沒吃完的等打包回家。
第四級:智慧型
對他們來說消費不僅僅是消費,同時也是一種投資。
群體特徵:這類型消費者以成熟且成功的男性居多。他們送給太太的寵物狗,是為了寵物一年後能生仔賣錢。
第五級:簡單型
這是新窮人的最高級別。隨著自然回歸觀念的深入人心,許多人開始發自內心地熱愛不事鋪陳的生活,將一切儘可能刪繁就簡。
群體特徵:曾在富貴里歷煉,在繁華看盡後返樸歸真。有小車的每天步行上班,為了鍛鍊身體,還邊走邊欣賞風景。
特點
“新窮人”大部分都受過比較高等的教育,有些甚至在高檔寫字樓工作,外表光鮮亮麗,對自己的白領身份也有很高的期望和想像,但由於不想回到家鄉卻又不能和本地人一樣擁有平等的城市居民身份,他們買不起房買不起車,因此他們也缺乏社會歸屬感和行業認同感。
“新窮人”早已跨越了意識形態和社會發展程度的區別,卻遊蕩在城市的邊界,徘徊在失業的邊緣。不論是北京上海中自鳴得意的工薪階層,還是廣州深圳里怨聲載道的外來務工者,都逃不脫在日益發達的城市夾縫中日復一日的討生活。”“新窮人”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現象。
雖然被稱作白領,但“無論在在收入水平上,還是工作的枯燥程度上,他們都已與藍領工人沒有特別大的區別。和物質上的消費不足相伴隨的,是精神上的貧困、價值觀的缺失等等。然而這種貧困並不會因為經濟狀態有所改善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他們是消費社會的新窮人,卻又是貧窮的消費主義者。
物質社會的‘新窮人’,意味著被排除在一切‘體面的生活’之外,意味著達不到標準,意味著自卑感和無力感。當物質社會循循善誘地要求人們體驗新的消費模式以及生活模式的時候,對於‘新窮人’來說,他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金錢與物質的貧乏,還有最痛苦的無奈與失落。”
在美國和歐洲,傳統上的窮人是失業者,而新窮人是有工作的窮忙族(working poor),或是長約在身的短工,或是工時不足的兼職者,他們當中很多是來自外國的新移民(包括非法移民),也有一部分是從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working class)當中被擠壓出來的“失敗者”。在日本,M型社會的出現,改變了“一億總中流”的社會格局,中產階級正在逐漸塌陷,不少年輕人甚至不敢結婚生子。在中國,新窮人則以臨時工、“蟻族”和農民工為主體,他們沒有勞動契約或者沒有相對穩定的契約,從事高強度甚至有一定危險性的工作,缺乏社會福利體系的保護,收入微薄,社會流動機會匱乏。
與無產階級相比,新窮人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階級,他們缺乏基於職業和工作之上的認同感,不少人缺乏穩定的僱傭關係和勞動契約,他們以臨時工、派遣工、散工的身份參與勞動過程,更像是工廠體制的外圍成員。新窮人通常不是工會成員,缺乏集體行動和討價還價的能力;他們是勞動力市場上的散兵游勇,遊走在失業的邊緣。經濟景氣時,他們尚能有一份聊以餬口的工作;經濟衰退時,他們只能坐以待斃,等待海嘯捲走自己僅有的一切。2008年金融危機襲來時,新窮人再也無法像他們的前輩那樣組織起有力的工人運動,只能以近乎嘉年華的形式象徵性地占領華爾街。新窮人模模糊糊知道問題之所在,但沒有解決問題和改造世界的方案,也沒有大規模社會動員的能力。歸根結底,新窮人不是一個階級,而是由各行各業邊緣人組成的“烏合之眾”。
與中產階級相比,新窮人的收入捉襟見肘,在一個消費社會中,他們的貧窮首先不是物質上的匱乏,而在於體面的喪失。在物質層面,他們是窮人,儘管更多地是相對意義上的貧困,絕大部分新窮人都解決了溫飽問題;在精神層面,他們又接受了消費主義的價值觀,收入永遠跟不上購物慾望的增長。據媒體報導,有“網購達人”為了搶購到心儀已久的商品,熬夜守候在電腦前,準備“血拚”一把。因精神過度集中,血糖含量急劇下降,結果暈倒在電腦桌旁。在發達的西方,在以名牌折扣店聞名的Outlets,每逢黑色星期五,總是人山人海,人們瘋狂地進行搶購。在經濟繁榮時期,這些搶購者是體面的中產階級,有房有車,對打折的奢侈品趨之若鶩;而一旦出現經濟危機或蕭條,他們便迅速地淪為新窮人,失去工作,無力定期償還房貸,提前消費導致缺乏積蓄。在一個消費主義的社會裡,勞動不再創造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消費才是人們獲得價值和存在感的源泉。所以,鮑曼將我們所處的社會稱為消費者社會,區別於之前的生產者社會。在消費社會中,主導性的社會規範由韋伯時代的工作倫理轉向鮑曼時代的消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