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東南荒漠

新疆東南荒漠,地名,是充滿了吸引、冒險和挑戰的旅遊路線,漢代原是古絲路中道及南道的地段所在。

基本介紹

東南荒漠旅遊是充滿了吸引、冒險和挑戰的旅遊路線。遊人所踏足的,是一片人煙稀少、極度乾旱、荒涼的區域,自然條件相當惡劣,上無飛鳥,下無走獸,百里無人,只有黃沙、北風、荒丘、鹼灘和被大風塑造的“雅丹地貌”千奇百怪的巨石,以及天上的流雲,是行者的旅伴。也因為這片荒漠的原始和自然,又成為探險者的樂園。許多旅遊者拋開繁華的都市,拋開舒適的人自然的懷抱,挑戰自己,挑戰自然。

東南荒漠一帶,漢代原是古絲路中道及南道的地段所在。絲路沿途,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綠洲及村莊,還有若羌樓蘭且末尉犁小宛戍盧精絕等七八個城邦小國,是相當繁榮的地區。它們得絲路之便利,吸收了東方漢文化,以及印度文化、希臘羅馬等西方文化,發展了融匯中西的新文化。當地出土的古錢幣、古絲綢及毛織物等等文物,都反映出這種文化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歷史上的許多名人,如班超、鄭吉、傅子介等,都在這裡留下了影跡。像古詩中“直為斬樓蘭”、“不到樓蘭終不還”等豪邁詩句,指的也是這地區的樓蘭。樓蘭當年是西出陽關第一站,也是絲路東段的樞紐,商旅僧人、使臣守將,都是這裡的過客;它還是西方文化在東方傳播的最遠的一個地點,在這片原來無比富饒繁榮的地區,尉犁還是中國開發西域最早的地方。早在公元前102年,漢朝就開始在此屯田,到公元前60年,屯田人數已達7000多。現在的若羌,當年是羌人生息的地方,羌人早在公元前1—2世紀就懂得開採鐵礦,且能夠鍛造刀、劍、弓、矛、鎧甲等,是世界上最先使用鐵的地區之一。只是現時,風光不再。

絲路中、南道的繁榮景象,是公元4世紀後被沙掩埋的。那時,風沙肆虐,流沙鋪天蓋地向東向南推進。原有的河流或乾涸或改道,綠洲消失了,城鎮消失了,原有的居民大部分流落到他鄉。絲路南段從此受到阻隔,東南一帶,從此變成了被新的文化、新的文明遺忘的“死角”。自然得到了徹底的勝利,昔日的繁華變成了荒漠。古書中記載:行人至此,四顧茫茫,只有憑太陽月亮辨識方向,或將先行者的白骨作為前行的路標。情狀相當可怖。

那些不願遠走他鄉的居民們,大都退居到崑崙山下及不多的幾條小河邊。1000多年來,他們在這塊荒漠邊上生息繁衍,自給自足,過著與世隔絕或牛隔絕的簡樸生活。他們是古西域歷史發展的活標本。他們的住房、衣著、用具,以及習俗,都秉承了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傳統,絕少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最古老的土風民俗,最古老的文化氛圍,又形成了這片荒漠最吸引人的景觀之一。蠻荒無限的大漠風光,沙埋古城及古老文明,以及土風土俗土著文化,構成了荒漠旅遊最吸引人的特色,讓眾多旅行者為它吸引,為它衝動,為它付出。

東南荒漠區各縣之間都有公路連線,公路班車按站而停,因路沉不穩定,行車時間往往不定,特別是從庫爾勒到且末段,公路常受風沙侵占,每月僅有幾班載客卡車往來,車程至少需3日,所以到東南荒漠地區旅遊,需有充裕的時間作鬆動的安排。當然也可以在庫爾勒租汽車前往,這樣就毋需等班車,還可以節省時間。

東南荒漠游線路長,沿途人煙罕見,且晝夜溫差大,風沙猖獗,氣候異常乾燥,水源缺乏,而汽車因路況差,不時有拋錨之虞,所以旅遊者每次出發前,務必做好準備:攜帶充足的乾糧食物,水果及飲用水,足夠的禦寒衣物,防風鏡,潤膚品;最好集體出遊或結伴而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