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8年為新港公社和長嶺公社,1969年合為新港公社,1984年改鄉。
1992年建鎮。(贛民字[1992]74號批覆)
1997年,面積56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新港 集鎮居委會和楊家場、官洲、江礬、細山、洪城埂、新港、荷塘、周家門、郝家嘴、桃花、烏石山、長嶺口、高山、芳蘭、竹林庵、花果山16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轄新港、九江橡膠廠、八零六廠等3個居委會,楊家場、官洲、江磯、細山、洪壠埂、新港、荷塘、烏石山、長嶺口、芳蘭、竹林、太平橋等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港社區。距濂溪區政府11公里。
全鎮共有自然村145個,總戶數6377戶。其中,50戶以下的125個,50—100戶的20個。自2006年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鎮黨委、政府,積極回響省、市、區新農村建設戰略部署,廣泛宣傳黨的農村政策,深入發動民眾參與新農村建設,把農民最迫切需要解決而又能做到的事情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著力解決農民走平坦路、喝乾淨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使用潔淨能源等問題。受益民眾2400多人。2009年共有省級新農村建設點5個,分別是芳蘭村徐家村,官洲村響塘灣、閣下壠,荷塘村陳家新屋,太平橋村舒家倉等5個自然村。鎮政府新農村建設分管領導段文非系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
地理位置
新港鎮 位於江西省北部,九江市東部,濂溪區東北角,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東臨鄱陽湖與湖口縣隔湖相望,南依廬山,西連潯陽區,北襟長江與柴桑區江州鎮隔江相望,雄居長江、鄱陽湖交匯處 。
全鎮下轄3個社區、12個行政村,現有人口3萬,其中農業人口2.4萬,總面積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萬餘畝,可養水面1400餘畝,山地8000餘畝。九江繞城高速、杭瑞高速、銅九鐵路、306省道等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捷 。
經濟
該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九江繞城高速、杭瑞高速、銅九鐵路、306省道等貫穿全境,境內有九江石化總廠、806廠、九江橡膠廠、中央直屬棉庫、糧庫等國有大中型企業。一直以來,新港鎮就是濂溪區 的農業大鎮,素以“金花銀花”聞名,主要種植水稻、油菜、棉花等農作物,種植業也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因地制宜發展了一些特色農業項目,荊柴、蔬菜、苗木花卉等生產型農業產業化規模得到壯大,水面養殖、畜禽養殖等效益型農業得到加強。全鎮現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有4個,即九江龍丹食品有限公司、烏石山鑫福養殖場、十萬羽大棚養雞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地用工量增加,有很多農村閒置勞動力外出或就近在企業和建築工地務工,打工收入也逐漸成為新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新港鎮2008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829元,年均增長12.96%。
近幾年來,在省市區大力推進沿江開發的背景下,該鎮依託“沿江、濱湖、近城、靠廠”的地緣優勢,以打造城東港區為契機,以招商引資為總抓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最佳化社會環境,做強工業、做活旅遊、做美村鎮。為形成規模集聚效應,該鎮按照“以長江黃金水岸為依託,建設沿江重型工業帶”的定位,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注重搭建經濟發展平台,強化沿江工業基地建設,努力將工業基地建設成為該鎮經濟發展的重要隆起帶和增長極,一些大型的工業項目相繼落戶,如投資5.6億元九江東海造船廠、江西科茵格改性瀝青、投資15億元九江諾貝爾陶瓷、投資1.2億元嘉盛糧油以及恆陽化工、展宏紙塑、賽洛天然氣等,為該鎮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新引、續建項目7個,內資實際進資28309萬元,外資實際到位437.66萬美元;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695.7萬元,同比增長101.83%;共完成財政收入1092萬元,同比增長62.15%。
大力發展工業、農業以及個私經濟。2004年,已完成企業產值3.4億元,農業產值7003萬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63764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70萬元,完成招商引資任務9635萬元,農業人均純收入3353.38元。
鎮內工業以九江石化總廠、八O六廠為依託,以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為主體,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市場前景的產業群體。本著“農村服務城市”的宗旨,著力發展經濟作物和特色養殖業,已形成蔬菜、花卉苗木、珍禽動物等特色農業基地。
2017年全年實現財政收入26380萬元,超目標任務20%,同比增長4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7.28億元,同比增長37.29%。工業經濟穩步增長。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總數達25家。工業三項指標總量穩居全區第一,248.6億元,同比增長18.29%;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48.6億元,增長9.32%;完成工業增加值45.97億元,同比增長9.32%;完成利稅總額17.5億元,同比增長5.73%。
社會事業
新港鎮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水源電力充足,通訊設施完備,資源殷富,物產豐饒,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服務體系高效便捷,特別是優惠務實的投資政策必將融匯四方財源,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商機魅力,使新港成為新世紀投資創業的一片熱土。
附文一:九江城東第一鎮
新港鎮,東毗鄱湖;南屏匡廬;西連潯陽;北襟長江。東西長二十公里,南北寬五公里,人口三萬,計轄十六村。處匡廬之陰,言志載江磯寺為宋朱熹賦詩之所,介江湖之會,傳雲南湖嘴乃明太祖龍戰之地。車乘西東,舟楫南北,九景公路與銅九鐵路並驅貫穿全境,乃以司九江之東門,暢三省之通途。
追思歷史:滄海桑田,人世悠悠。歷至明代,由於經濟之發展,商賈之往來,新港鎮因地處長江中游,勢必惟賴開渠轉漕,建倉遞運,而促成港埠之形成,曰其名新港,凡歷四百年矣。
然解放前,內憂外患,民窮財盡,加之天災水澇乾旱,生谷之土未盡其用,山澤之利未盡其出,又屢遭戰禍之苦,征斂之擾,故無不嘆息梓里民不聊生。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共產黨大潤德澤於四方,天韻疏闊,善政安民。六十年,新港人奮發圖強,櫛風沐雨,或築堤圍或修坡池,奮力治理昔日之窮山惡水,得以使大江安流,湖汊息患,並據時宜地利,務農重耕,植隴畝以糧棉,廣豬牛之畜牧,欣風調雨順,歲稔年豐,品類有序,風教興盛,故有綠洲翠渚紅樓碧樹之屬。水陸交通之利,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良以為慰也。
改革開放,春風駘蕩,潯陽城東第一鎮之新港人當創大業,舉鴻猷,審山度水,珍視良田美池,天人合人,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經濟,銳意開拓,以工業為主體實現農業工商化,農村城市化,物質條件改善,精神文明充實。為工、務農、為賈、為漁、為讀俱臻蓬勃,令人傾慕。
新港之靈山秀水,乃天設地造,逐日緊新,北望長江,東觀鄱湖,先後有雙龍臥波,飈輪疾飛,水陸交通更加發達,又電力充足,通訊完備,資源殷富,物產豐饒。如此定然在時代大潮中大顯身手,大有作為。然任重道遠,故須不辭艱辛,自強不息,又方啟後,讓新港以熠熠生輝明珠之光耀久遠。
附文二:新港鎮榮列江西省示範鎮
在全區“奮戰150天行動”啟動之際,新港鎮榮列全省示範鎮喜訊傳來。重點推介臨港新城規劃範圍內A1、A2、B三宗商住地塊,總用地面積278.211畝,邀請各界宣傳新港,投資新港,共同建設城東港區臨港新城。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市推進新港鎮重點城鎮建設領導小組組長葉國兵,市委副巡視員、區委書記陳和民出席會議。
區委副書記、區長鐘好立在會上致辭。區領導黃先才、劉征驊、陳飛林、程文、熊波、胡茂潯、張金水等出席。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嚴赤心主持。
鐘好立在致辭中說,按照“主攻城東港區、建設核心城區、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工作思路,牢牢抓住全市沿江開發的重要機遇,加速了以新港鎮為重要板塊的城東港區開發建設步伐,一座2.97平方公里的現代化新城區正在迅速崛起。濱江東路、新港大道、二倉路、疏港通道等4條城區主幹道為基礎的中心區“回”字型框架已全面建成通車;以“九縱”為主的局域路網之縱一、縱三、縱六路全面啟動建設,年底可竣工通車;便民服務中心、體育活動中心、醫院、學校、公園等15個公共、基礎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鐘好立說,新港鎮榮列江西省示範鎮,這是新港鎮作為全市衛星城鎮、城東港區主戰場,加快發展的又一塊金字招牌,標誌著新港再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的新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鐘好立真誠歡迎全市工業和房地產業的精英積極參與臨港新城開發建設,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臨港新城一定會成為一座山水輝映、環境優美、功能完善、宜居宜業的新型城鎮,一定會為全市乃至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做出表率,為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區委常委、新港鎮黨委書記熊波向與會人員發布江西省示範鎮信息並介紹城東港區臨港新城發展規劃。新港鎮地處九江城東,東臨鄱湖,北襟長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此次榮列省委、省政府確定26個建制鎮作為省級示範鎮,按照《關於加快示範鎮建設的意見(試行)》規定,新港鎮將享受“產業發展、土地運作、項目傾斜、資金支持”等29項優惠政策,標誌著新港城鎮化建設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臨港新城將利用5年左右時間,打造一座集公共服務、商業金融、文化休閒、教育研發為一體、人口達到3—5萬人的現代化綜合型城市新區。
會上,區國土資源分局負責同志介紹了臨港新城開發地塊條件以及掛牌情況;九江嘉盛糧油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顯平先生代表落戶城東港區新港工業基地客商致辭。
會後,與會嘉賓還來到城東港區臨港新城實地考察。
氣候
新港鎮屬中亞熱帶過渡性濕潤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全年無霜期達240—270天,年平均溫度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