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縣興義鎮萬和國小

新津縣興義鎮萬和國小創建於1911年,位於新津縣興義鎮岷江村1組,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目前學校占地60餘畝,有教學班19個,學生890人,教職工62人。學校環境優美,禮儀教育特色鮮明,體驗教育激情冶趣,管理強教師好。學校先後被評為“四川省校風示範校”、“四川省綠化示範校”、“成都市義務教育示範校”、“成都市紅領巾示範校”等。

基本信息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萬和國小距新津城南約10公里,位於新津縣興義鎮岷江村1組,是四川省校風示範校、四川省綠化示範校、成都市義務教育示範校、成都市紅領巾示範校……學校始建於一九一一年,由晚清秀才劉南軒捐資辦歇馬店國小開始,到解放後的仁和二小,再到今天的萬和國小,已近百年。學校占地60餘畝,有6000㎡的校園廣場,300m的環形跑道,教學班19個,學生890人,教職工62人。
“天下萬和,家和萬事興;天下仁和,以和為貴”。在“養成人生好習慣,體驗生活實過程”的辦學思想的指導下,學校體驗教育活動豐富多彩,養成教育特色鮮明,學校詩韻流淌,書香滿園。
學校環境優美。粉牆黛瓦,小橋流水,曲徑通幽,教學樓氣勢恢弘。藝術園“春夏秋冬”四季花開,春園杏花桃花,夏園紫薇紫荊,秋園紅楓桂花,冬園臘梅銀柳;活動區“梅蘭菊竹”溫馨浪漫,梅園梅花綻放,蘭園蘭香襲人,菊園菊花滿園,竹園竹葉青青。再加上門中門、園中園,令人流連忘返。環境創設確實獨具匠心,校門到教學樓200m的柳樹大道被建成了“禮儀之路”,傳統格言、禮儀櫥窗、垂柳絲絲,一道詩路畫語。“春蘭書屋”童話動感,有綠地、鞦韆、蘑菇、小屋、智慧樹……孩子們可站可坐可躺,書香撲面,把書香變成了快樂。“鄉土文化陳列室”陳列著祖輩用過的碾子、雞公車、架架車、水車……讓孩子咀嚼過去,開拓未來。“巧手坊”竹片窗簾、石頭竹樁、剪紙泥塑。還有韻味十足的教室、舞蹈室、音樂室、勞技室……整個校園成了神聖的殿堂,成了孩子學習的樂園。
學校禮儀教育特色鮮明。小學生就是要全面發展,各方面都要受到現代文明薰陶,受到傳統文化的浸染。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不學禮,無以立”。“天下萬和,家和萬事興”,萬和國小傳承禮儀,用禮儀薰陶和培養學生。讓孩子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穿好衣、吃好飯、走好路、寫好字、說好話、行好禮……養成做人做事的好習慣。“朝會——五個十五分鐘”:周一升國旗,有威武的國旗隊和軍樂隊;周二小主人教育,鼓勵孩子做學校的主人,將來做天下的主人;周三晨練8:20,開放體育場地,讓學生煉就好身體;周四紅領巾之聲,聽新聞,看天下世界;周五書香一刻鐘,讓孩子讀書講故事。校園“110”和“學生校長助理”是學校的小督察,勸導文明的小天使。孩子們非常文明禮貌,勤奮好學,“小手拉大手”,還潛移默化地陶冶了家長,使民風更加淳樸,村民更加文明。
學校體驗教育激情冶趣。“紅色體驗教育”,紅色軍樂隊,紅領巾合唱隊,紅領巾桌球隊,培養了學生的個性特長;“綠色體驗教育”讓學生到田間地頭,學習養殖種植;“手工體驗教育”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體驗教育”激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到集體生活中去,到勞動實踐中去,去探索,去發展。
學校管理強教師好。柔性關懷,情感激勵;校本科研,歷煉隊伍。讓教師成為敬業者,成為讀書愛好者,成為學生“道德長跑”引領者。好教師培養了好學生,造就了好學校。
萬和國小秉承“我是學校主人”的辦學理念,用“傳統的心靈、時代的眼光、現代的氣息”用心打造田園學校,讓學生做文明的主人,課堂的主人,自己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將來爭做社會的主人,世界的主人。辦學理念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植養人文氣韻,奠基幸福人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