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總占地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00畝。其中水田1200畝,畚地2800畝。作物種植以甘蔗、水稻、玉米為主,黃豆、花生、木薯次之。由於近年來雨水不足,大部分水田已改種甘蔗,甘蔗面積達3500畝,年進廠原料蔗2萬多噸。屯級道路已完成3條,共2.3公里,在鋪的道路有兩條共8公里,水利渠道建設完成4公里。沼氣入戶率達95%,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5%,文化室和衛生室在裝修中。班子成員有5個,黨支部具有戰鬥力和凝聚力,今年發展入黨積極分子3人,發展黨員1人。1998年評上縣文明村、南寧市先進調解會,多年評上縣、鎮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目前面臨的困難:由於冬季乾旱,水源不足,供水斷斷續續,人畜飲水困難,期盼元宵改水工程儘快完工,喝上元宵水。
相關詞條
-
廣西南寧市
南寧,簡稱“邕”,別稱綠城、邕城,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國面向東協十國國際大通道、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帶、西南出海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廣西南寧市[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
南寧,簡稱“邕”,別稱綠城、邕城,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國面向東協十國國際大通道、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帶、西南出海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南寧市[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
南寧,簡稱邕,別稱綠城、邕城,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國面向東協十國國際大通道、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帶、西南出海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中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南寧市
南寧,簡稱邕,別稱綠城、邕城,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國面向東協十國國際大通道、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帶、西南出海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中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綠城[南寧市的別稱]
綠城,南寧市的別稱,因植被豐富、四季常青、詩情畫意,而被中外遊人盛譽為中國的“綠都”,有“半城綠樹半城樓”的美譽。除綠城之外,南寧還被稱為邕城、象城、鳳...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府城鎮[隸屬廣西南寧市武鳴縣]
府城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下轄的武鳴區境北部,古稱“思恩府”,是古代武緣郡(今武鳴區)縣府所在地。北接馬山縣,西通仙湖鎮,東連陸斡鎮、兩江鎮,南接東...
經濟建設 農業產品 教學教育 人口數據 -
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
),改邕州為邕州路,今南寧為路總管府治所,下轄宣化、武緣兩縣,並管左右...,今南寧為府治所。隸屬廣西布政使司。清朝時,改廣西布政使司為廣西省,省會設在今桂林市。南寧府此時隸屬於廣西省分巡左江道,所轄州、縣基本沿襲明朝...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田陽縣
將治所從那賴屯遷至發祥屯(今興城屯),直隸廣西布政使司。十七年廢來安府...武鳴縣境)。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奉議州改隸鎮安府(府治在今...蘇維埃政府於同年12月15日在田州鎮成立,下轄田州區、百育區、那滿區、侖圩區...
歷史 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 自然資源 人口 -
賓陽
與上林、武鳴兩縣、區交界處,東分支在新橋、蘆圩、武陵、古辣等鎮,長43公里...八年(1939年)改屬武鳴行政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屬廣西第八...十六年(1356年)復名賓州,屬廣西兩江道。明洪武二年(1369年),撤...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