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與白雲

新月與白雲

《新月與白雲》是郭沫若於1919年春秋之間所作的一首新詩。詩人借月兒、白雲這兩個意象抒發其愛情的煩惱和焦灼。

原詩

月兒呀!你好象把鍍金的鐮刀。

你把這海上的松樹斫倒了,

喔,我也被你斫倒了!

白雲呀!你是不是解渴的凌冰?

我怎得把你吞下喉去,

解解我火一樣的焦心?

創作背景

詩人從小誦讀唐宋詩詞,中國古典文學傳統在他的詩作里有所表現。詩人曾經留學日本,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當時,恰逢泰戈爾的詩作在日本掀起了狂潮,因此郭沫若的詩作中也帶有一些泰戈爾的痕跡。

詩歌賞析

由月兒聯想到鍍金的鐮刀,首先新月是彎的,與鐮刀形狀相似,皎潔的月光與鍍金的鐮刀的顏色也有相似之處,這是二者相一致的地方,其次在傳統的思維中,月兒給人的感覺是溫柔的,但同時也是冷艷的,而鐮刀給人一種冷冰凍的感覺。這裡出現了一絲不一致,正是這種不一致體現了詩人的心情。寫作這首詩時,詩人正與一位日本女子戀愛。在中國男子眼中,日本女子是溫柔善解人意的,但再善解人意的女子,在戀愛中難免會發生矛盾誤解之類不開心的事情,她們也會生氣,此時就表現出了冷傲的一面,如同一把鍍金的鐮刀一般,冷氣逼人。詩人在這裡用月如鐮刀斫人的想像,抒發了自己愛情中的煩惱,可以推測詩人寫作此詩時,可能與愛人的感情出現了不愉快,愛人讓他受到了冷遇與打擊。

同樣的,由白雲聯想到凌冰,這二者之間是存在著相通與相悖。這種相悖在於,白雲是軟綿綿的,凌冰是硬梆梆的,但同時也是易碎的。詩人看到白雲,就把它想做解渴的凌冰,雖然難以吞下,雖然可能傷到自己,但詩人為了解自己火一樣的焦心已經顧不上這些了。從而詩人焦灼的身影躍然紙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