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鎮

新昌鎮

新昌鎮位於江西省宜豐縣中南部,是縣城所在地,東接淵明故里澄塘鎮,西接橋西鄉,北和三國古鎮天寶鄉為鄰,南與夏布之鄉石市鎮及上高縣交界,距省會南昌市140公里,距宜春市98公里,距320國道23公里,境內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具有優越的地域經濟優勢和深厚的人文底蘊。

基本信息

(圖)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新昌鎮位於江西省宜豐縣中南部,是縣城所在地,東接淵明故里澄塘鎮,西接橋西鄉,北和三國古鎮天寶鄉為鄰,南與夏布之鄉石市及上高縣交界,距省會南昌市140公里,距宜春市98公里,距320國道23公里,境內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具有優越的地域經濟優勢和深厚的人文底蘊。

歷史

(圖)工業工業

新昌鎮初名鹽步鎮,建立於南唐保大十年(952)。因當地有鹽溪、鹽嶺、鹽洞、鹽洲、鹽台五鹽之名,又為河運之步(埠)頭,故名。

自宋建新昌縣以來,新昌一向為縣治所在,地域分屬泰和鄉和義鈞鄉。1914年因與浙江新昌縣同名改為宜豐縣,鎮屬屬之。民國19年(1930年),鎮境分屬第一、五區,設鹽津、金明、龍津、流源、良岡、湖東、良埠、樟陂、敖橋、梅溪、磨下、槽溪、茶溪、流港、大塘等鄉和金街鎮。民國28年(1939年)並為鹽津、良岡、廣德鄉和金街鎮。民國30年(1941年)金街鎮與鹽津鄉合併為鹽步鎮;1949年全縣解放,設立城關區。1950年設立新荷區,鎮境分屬兩區,分設鹽步街和良溪、良岡、湖東、梅溪、荷舍、大橋、桂豐等鄉。1953年鹽步街改名為城關鎮,再改名新昌鎮,新昌鎮名始此,是為紀念歷史上曾設過新昌縣。1956年合併為新昌鎮、良田鄉、敖橋鄉。1958年各鄉鎮分別成立人民公社,下設生產大隊、生產隊。以後幾經分合,至1968年,新昌鎮分為紅星、愛國兩個街道辦事處,1個菜科所,敖橋公社設13個大隊,67個生產隊,1983年公社復名鄉,大隊改名村,生產隊更名村小組。1993年末,新昌鎮轄3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21個村民小組,敖橋鄉轄14個村委會,121個村民小組。2003年撤銷敖橋鄉,併入新昌鎮。

概況

(圖)榮譽榮譽

新昌鎮鎮政府於2003年由縣城東門遷至原敖橋鄉政府工駐地;2005年在縣城東門余家坪征地60畝開始新建新政府辦公樓,距縣城3公里。新昌鎮轄村(場)委會16個,自然村108個,城南、花門樓、耶溪、桂花、流源、窯前社區居委會6個。

2005年新昌鎮共有居民21977戶,68982人。全年工農業總產值28635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242萬元,工業產值29654萬元。鎮境北部為山區,中、南部為丘陵;農業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黃瓜花生著名,還生產木、竹、菜油、香菇。靠縣城的農村蔬菜生產發達,種植面積大,產量高,上市早,其中大頭菜、黃瓜產量高,質地優良,遠近聞名,是縣城蔬菜供應的主要基地之一。

2005年鎮內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建築、商業和飲食服務等行業,有勞動力7698人,占全鎮總人口的11.3%,總產值24393萬元,利潤763萬元,財政收入1070萬元,主要企業有奮發集團、磚瓦廠、凱利化工廠、華泰鋁業公司、贛中造紙廠、房地產開發公司、建築公司等。

主要機械設備有耕整機輛369台,2500馬力,收割機8台,貨運汽車150輛,固定生產值3000萬元。 新昌鎮鎮內教育不斷發展,除原有中國小外,1986年8月再在城北舉辦新昌中學,2004年調整學校布局,將工業園附近7所村小撤銷,併入新辦的新昌四小。

各村概況

(圖)政府工作會議政府工作會議

桂花村:桂花村座落於宜豐縣縣城中,以桂峰和花門樓二地名並稱得名。東起桂峰自然村,西迄耶溪河與橋西鄉隔河相望,南以新昌大道為界,北旁桂峰。由於地處縣城,地理位置極佳。極具發展潛力。

窯前村:窯前村位於縣城東區,東接宜上公路,西攬縣城公園路,南鄰耶溪河,北靠縣汽車站。全境東西寬0.5公里,南北間距1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南宋時縣城城牆用磚在此挖土做磚、燒窯,故名窯前。

流源村:流源村位於宜豐縣城東,新昌東大道中心點。流源村轄14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94人共292戶,土地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

荷舍村:荷舍村地處宜豐城東,距縣城8公里,分布在宜楊公路旁南北兩端,土地面積25平方公里。東鄰澄塘鄉故村村,西與新昌鎮敖橋為鄰,南靠大塘村,北接楓源村荷澄塘鄉三源村。

楓源村:楓源村位於宜豐縣城東北部,東與新昌鎮荷舍村毗鄰,西連大橋村,南接敖橋村、大橋村,北與澄塘鄉三源村接壤。面積約6.5平方公里。呈三面環山的世外桃源仙境。距縣城5公里。桃源村轄楓源、淡坑、黃花磯、鹹源、鹹家、佛嶺、東坑等7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130戶常住農戶,440個人口,總勞力168人,全村現有耕地面積842.32畝,旱地84畝,森林面積8064畝,水面96畝。

旅遊資源

(圖)新昌鎮風光新昌鎮風光

隋唐名剎-石台寺

石台寺,位於新昌鎮良頭村蔡家。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石台寺在江西宜豐縣南二十里,上有清涼寺院。宋蘇軾蘇轍曾游此。石台寺又名清涼寺,為隋唐“九牛將軍漆興捐家宅而建,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比洞山、黃檗山建寺更早。唐鹹通年間(860-874),著名僧人智演禪師駐錫於此。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北宋著名詩僧慧洪也居於此,丞相張商英、節度使郭天信向朝廷奏請將石台寺改名為“報恩禪寺”,並賜慧洪寶鏡及“圓明”法號。香火從此盛極一時,後蘇東坡、蘇轍慕名前來觀光。

漢晉道觀—敖仙觀

敖仙觀座落在今敖橋村境內。據史料記載,漢代道人敖真人曾修煉於現在的梅溪,在唐以前該地就建有敖仙觀,是為宜豐乃至全省最早的道壇之一。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新昌知縣江熙在敖仙觀側建“敖仙橋”。明知縣羅贊、汪道先後倡修,清乾隆大橋之李永德重修,清道光年間大橋李氏又一次重修。《瑞州府志》、《新昌縣誌》對此均有載述,並記載仍存有敖真人當年煉丹的丹灶、石壇。

山水風光

新昌鎮山水風光宜人處,多在西北角,其中與大橋村風光為最佳,大橋村成狹長帶狀,從大橋村得磨下自然村到曹上自然村,一路翠竹成甬,空山鳥語蟬鳴,別有一番風情。從磨下至曹上,沿途風光迤邐,景點隨古道依次呈現:“楠林清風”、“蟬鳴靈順祠”、“曹上古村”。曹上是人文與自然薈萃之地,從宋代開始,這裡就形成聚落,青山玉環,綠水縈繞,明清故宅遺風尚存,富有較厚得人文底蘊。

自然資源

(圖)傳統美食傳統美食

新昌鎮境內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尤其北部山區,山深林密為境內主要森林資源區。境內有毛竹苦竹黑竹四方竹等;主要樹種有杉、松、樟、梓楓木荷油桐樹等,尚有銀杏、南方紅豆杉楠樹、古樟、羅漢松等珍貴樹種。

新昌鎮屬半丘陵地帶,四郊為山,新昌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長,冬季冷而夏季熱,春季濕而秋季乾,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7.1℃,年平均降水量1700.7毫米。日照充足,霜期短,氣候資源豐富,有利於農作物和林木生長。但由於季風進退遲早和強弱程度不同、地形起伏、垂直高度相差懸殊、氣候因子時空分布不均等,新昌鎮氣候呈多樣性,天氣變化大,並導致旱澇、酷暑、低溫、風雹等氣象災害時有發生。

特色文化

(圖)特色文化展示特色文化展示

書法是新昌鎮民眾文化活動的一大特色。新昌鎮文化站站長李倩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江西分會會員、宜春市書協理事。1980年以來,先後在《中國青年報》、《天津日報》、《新華日報》、《南方日報》、《中國書畫報》等全國及省級報刊發表書法作品87件,另有40多件先後在省、市以上入選參展,並有數件作品獲獎,其中有3件書法作品北日本友人收藏。

1996年12月,新昌鎮流源村在村黨支部書記況野章的帶動下,通過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局及鎮政府的幫助支持,成立了宜豐縣第一個農民書法家協會,經過選舉,況野章為書法協會會長,漆明芳為副會長,有會員20多人。村書協成立後,每年都有會員的書法作品入選縣、鄉書畫展,與此同時,村書協也舉辦過多次展覽。每逢春節,村書協都會義務為全村民眾書寫春聯。況野章的書法由於剛勁有力、用筆流暢、章法得體,被縣內民眾譽為敖橋“一支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