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西和縣第二中學

新建西和縣第二中學,是一所位於中國甘肅省境內的學校,該學校創辦於1943年,學校的前身是西和縣立國中,校園建築特色鮮明。

基本信息

學校基本概況

甘肅省西和縣第二中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它創建於1943
新建西和縣第二中學
年,當時稱西和縣立國中,創立之初,校內就矗立著一座修建於1704年的孔夫子大殿(大成殿),其結構體現出中國古建築的風格,古樸中透出雄偉恢弘的氣勢,把校址選定於此,其意義便不言自明了。解放後,學校改名西和縣中學,1981年,經縣上統一規劃,在小南路征地修建西和縣第一中學後,學校又更名西和縣城關初級中學,1989年定名西和縣第二中學。

學校災後重建

西和縣第二中學,辦學歷史悠久,在512特大地震中校舍受到大面積毀壞,按照《西和縣災後重建布局調整規劃》,徹底解決城區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將西和縣第二中學高中部和國中部分離,在縣城南面新征土地100畝,新建西和縣第二中學,建制為獨立高中。
新建二中項目為中央重建基金項目,規劃總投資8079萬元,建築總面積38913平方米,其中:教學樓4幢,建築面積21614平方米;綜合樓1幢,建築面積4155平方米;學生公寓樓2幢,建築面積11030平方米;學生食堂1幢,建築面積1638平方米;公共衛生間1幢,建築面積392平方米;值班室1幢,建築面積82平方米;建設校門、圍牆等附屬工程。
該項目由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地質勘察,中國建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進行設計。由甘肅省第八建築工程公司承建,由甘肅建祥建立公司進行監理。工程於2010年9月15開工,計畫於2011年9月竣工。
新建學校校園面積擴大,教學設施功能齊全,能容納5000名高中學生的入學。新學校建成後,西和縣高中學校布局更為合理,將有效解決全縣高中資源緊張的局面。建成後學校占地24400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布局合理、規劃科學,1號教學大樓建成於1990年,綜合實驗樓建成於2003年,2號教學實驗樓建成於2006年,擁有設備先進的生化實驗室、物理實驗室、語音室、電子備課室、微機室、多功能大廳以及藏書10萬多冊的圖書室、閱覽室,2006年在2號樓又建成7個電教室,新增了5個實驗室。綜合辦公樓現已動工修建,擬於2007年投入使用。學校成為莘莘學子求學成才和令人嚮往、羨慕的理想校園。

新建後辦學理念

跨入二十一世紀,西和二中堅信“質量是生命線,發展是硬道理”,始終站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結合校情實際,使師生均得到發展。學校正在努力擴大優質高中資源,把學校辦成有影響、有特色的完全中學,並朝著實驗性、示範性的辦學方向穩步前進。
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碩果纍纍,辦學成績驕人。學校倡導一種人性化的教育,為教師創設和諧的人文環境,注重讓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先後榮獲隴南地區“示範學校”,縣依法治校“試點學校”,縣德育“先進集體”,隴南市五四紅旗團委、甘肅省優秀中學生團校、甘肅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
學校己獨特的文化氛圍。在這片教育沃土中,校長曾說過:讓山區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全校上下將團結一致,以一流的教育回報全縣人民。所有人都在自覺地創造著學習型、創新型、信息型的校園。

新建後師資力量

西和二中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廣納賢才,吸引各地優秀教師來校任教,一支名師隊伍初步形成。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204人,其中高級教師3人,一級教師53人。教師中,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有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園丁”獎獲得者1人,省“優秀輔導員”1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省青年教學能手3人。在這支隊伍中,有2人出版了個人文學創作專集,有3人與人合作參與學術論著或資料的編寫,有50多人的近100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及縣級報刊雜誌發表或獲獎。2000年學校承擔了省“十五”重點課題“家長學校研究”,並於2005年勝利結題。語文教研組於2006年承擔了國家級教研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同時,該組舉辦的“研究性閱讀與寫作”活動也喜結碩果,獲獎作文集《飄香的花絮》於2006年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新建後學生情況

學校現有教學班48個,學生3600餘名。“博學篤志,切問近思”是學校的校訓,“勤奮、求實、開拓、創新”是學校的校風。學校遵照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指示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大教育創新力度,特長教育、課餘實踐等辦學特色日益鮮明。與天水二中、甘肅省禮縣二中、天水市逸夫實驗中學、天水市五中、徽縣四中等先後結對,加強校際交流;擬與北京四中、湖北黃崗中學實現網校對接。學校近年來以優異成績向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批優秀學生,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合格的勞動者。近年來,學生在全國各類學科競賽中有60多人(次)獲獎,有3人榮獲全國“希望之星獎”,有6人獲甘肅省“世紀之星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