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鄉中心學校

新店鄉中心學校

新店鄉中心學校位於丘北縣城西部,距縣城60公里,地處兩州四縣市的交界,東與膩腳鄉接壤,西與紅河州彌勒縣江邊鄉隔江相望,南與硯山平遠鎮和紅河州開遠市中和營鄉毗鄰,北與捨得鄉相連,總面積472平方公里。境內溝壑縱橫,坡陡溝深,土壤貧瘠,氣候乾旱,最高海拔為2318米,最低海拔為800米,年降水量為1000—1200毫米,年平均溫度為15℃,屬立體氣候比較明顯的典型山區鄉。旱、澇、雹等自然災害頻繁,農業基礎脆弱。全鄉轄6個村民委,102個自然村,2010年末全鄉總人口19454人,居住著漢、壯、彝、苗四種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2.07%,其中,以苗族為最多,占總人口數的46.25%。屬典型的少數民族山區鄉。

地理位置

全鄉國土面積廣闊,共有耕地3.6萬畝,人均有耕地1.83畝。林地面積16萬畝。重點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種植業主要以糧食、甘蔗、經濟林木為主,養殖業主要以養羊、豬、牛為主。全鄉森林覆蓋率33.38%。水能資源豐富,全國第一座地下水發電站—六郎洞電廠就位於鄉境內。流經鄉境內的南盤江及六郎河(7km)、拖底河(20km)、垮湄河(24km)3條河流水能儲量豐富,極具梯級電站開發潛力。

學校概況

新店鄉中心學校位於新店彝族鄉305省道,占地面積為77894㎡,建築面積13547㎡,新增5幢建築面積6564㎡。全鄉共有學校13所,其中:中心學校1所、村完小4所、初小3所、校點5個。共有教學班59個,其中:中學部有16個班,國小部有14個班,其餘學校有29個班。國小在校生2276人,國中在校生801人。全鄉共有中國小教職工197人,其中國小教師149人,國小高級教師39人,國小一級教師43人,國小初級教師67人,國小專任教師147人;國中教師48人,中學高級教師4人,中學一級教師9人,初級教師35人,專任教師47人,中國小教師學歷合格率100%。

辦學思想

新店鄉中心學校的辦學思想是“三個突破、六個體驗”:三個突破是不斷深化體制改革,依法治校;進一步樹立“質量與成本”“服務與危機”“教改與發展”意識;進一步建立與完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加強學校人力資源的開發,不斷提高辦學效益。六個體驗:1、辦學不在於舉措繁多,而在於認準目標,持之以恆;2、管理不在於轟轟烈烈,而在於點點滴滴,循序漸進;3、教育不在於急功近利,而在於兢兢業業,創建品牌;4、環境不在於新新舊舊,而在於文化品位,潛移默化;5、競爭不在於斤斤計較,而在於理解尊重,互學互助;6、隊伍不在於兵多將眾,而在於團隊合作,眾志成城。

辦學理念:教真育愛、德育為先、精心管理、全面發展

辦學宗旨:構和諧校園、創特色學校、為學生服務、讓民眾滿意

校風:團結 和諧 求實 創新

教風:嚴謹 善教 敬業 奉獻

學風:喜學 樂學 勤學 巧學

校訓:耕耘 務實 誠實 進取

德育工作目標:

一年級:做與同學合作的“小夥伴”

二年級:做父母的“小幫手”

三年級:做幫人律己的“小標兵”

四年級:做自動向中的“小主人”

五年級:做環保“小衛士”

六年級:發揚“和諧共榮”的團隊精神精神

七年級:塑就“誠實守信”的人格品質

八年極:培養“樂於奉獻”的公德素養

九年級:樹立自律自強的青年形象

辦學原則

新店鄉中心學校始終堅“服務學生,以生為本”的辦學原則,進一步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主要做法是:一是積極開展教學活動,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下基礎。由教導處統計制定聽課計畫,每個教師每個學期必須聽課10至15節課以上。通過深入課堂聽課,促進了老師對教材理解、把握能力和課堂教學技能的提高。二是進一步完善了教育教學激勵機制。在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通過激勵機制,給予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一定的獎勵,切實調動起了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教師不斷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德育工作情況:一是加強了德育工作隊伍的建設,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質量。學校專門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為副組長,各年級組組長為成員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做到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二是注重加強德育陣地建設,抓好學校的班、隊活動,充分發揮班、隊組織作用。加強德育陣地建設,是我校一直十分重視的工作。多年來,我們圍繞德育工作的開展,建立了少先隊活動室,黑板報、宣傳欄內容常換常新。並長期堅持開展升國旗制度和國旗下的講話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和校園文化生活等教育活動,使學生在優美的環境和健康的氣氛中陶冶情操,促進了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三是積極開展了安全、法制教育活動。我校堅持“警校共建”的原則,聘任鄉派出所所長為學校法制副校長,定期到學校進行安全、法律知識講座,提高了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學校在每年“兒童節”、“青年節”、“國慶節”“元旦”等重大節日,都開展文藝比賽、籃球比賽、書畫比賽等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學習生活,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快樂成的育人環境。五是加強班級文化、宿舍文化的建設。建立健全班級、宿舍管理制度,規範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互助的精神。

在開展“兩基”工作的過程中,我校結合實際,進一步建立健全貧困生和苗族女生幫扶制度,實行幹部掛鈎責任制。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完善貧困生資助體系,積極採取“一幫一”、“手拉手、獻愛心”、辦“苗女班”等方式,積極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切實加大對貧困學生、留守兒童和苗族女生的幫扶力度,有力地解決了農村貧困生上學難的問題。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積極創辦特色學校

隨著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化,鄉黨委、政府及學校齊心協力,積極探索出“規模辦學、規範管理”的發展路子。集中力量辦學,穩步推進學校布局調整工作,積極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不斷最佳化學校育人環境。一是大力調整學校布局,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我校根據“宜增則增、宜並則並”的原則,從2008年的全鄉37所學校撤併到目前的13所學校。學校的撤併,資源的整合,學生得到了全面的、綜合性的教育,推進我鄉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在全鄉範圍內基本上實現了教育均衡發展。二是大力實施學校勤工儉學工程。隨著教育綜合改工的不斷深入,學校的在校生不斷增加,為切實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實施了勤工儉學四項工程。1、實施菜籃子工程。投入資金15萬元,建造了能容納100餘立方米的專用水窖一個,6畝的鋼架大棚蔬菜基地,10餘畝的室外菜地,種植各類蔬菜。2、實施肉食供應工程。投入資金3 萬元新建廄舍5間,年均生豬出欄70餘頭。2010年10月,投入資金8萬元搬遷重建了可同時飼養80餘頭肥豬的養殖基地,力爭每年的生豬出欄160餘頭,價值30餘萬元,學校每周或逢重大節日均要宰殺2頭豬免費供學生食用,改善了全校中小學生的生活。3、實施小超市工程。投入資金1萬元在學校內建設一個20餘平方米的小買部,專門安排一名老師兼職對小超市進行管理,從正規渠道購進學生所需的貨物,為學生提供價廉物美的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儘量避免學生到校外購買假冒偽劣用品及不衛生的“三無”食品。4、實施飲食安全工程。樹立“服務、安全、提效”的管理理念,注重服務學生的同時,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規範後勤服務人員行為,實行校長負責制,規定學校值日領導每天檢查制,定期對食堂和校舍進行安全大檢查,確保食堂衛生,讓家長放心,學生用餐放心,杜絕飲食安全事故的發生。實施勤工儉學每年所產生的效益達47萬餘元,既減輕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又改善了學生的生活條件。

發展方向

1.學校發展目標:走內涵發展之路,通過三年努力,形成符合校情、學情、地域情況的辦學模式,把學校建設成為設施一流、隊伍過硬、管理規範,環境優美,文化濃厚,特色鮮明的鄉級一流品牌學校。

2.教師發展目標:引導教師樹立“師德高尚、善於教書、終身學習,博學儒雅”的現代教師形象,使中年教師有所提高,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骨幹教師脫穎而出,引導教師向學者型和專家型轉變,打造一支愛崗敬業、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3.學生髮展目標:使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熱愛生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識豐富、學有專長、思路寬廣,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創造。能夠自覺鍛鍊、生活自理、懂得審美。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4、學校創收發展目標:加大投入,擴大規模,新建蓋一個十格並能同時飼養70——100頭生豬的養豬場,在設法擴大蔬菜種植面積,視季節變化將所有適宜種植的各種蔬菜種上,實現肉食和蔬菜自給自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