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該鎮始建於康熙四十年間,截止2002年有300年發展史。鎮東鄰大廟、鹽井鄉,南接東升鎮、濟川鄉,西靠朗池鎮、法堂鄉、福源鄉,北連安固、安化、通天鄉。1933年10月3日紅九軍攻占新店,設立了紅九軍政治部,指揮了著名的營渠戰役、豐竇鋪阻擊戰和鳳凰寨伏擊戰,建立了新店區、鄉蘇維埃政府。解放後歷建區政府、區公所、區工委、督導辦、人民公社、鄉政府,1992年建制調整設新店鎮至今。
紅九軍政治部舊址
這座四合院始建於民國初年,坐南朝北,穿斗磚木結構,前後院落布局,前面為平房,後面為一樓一底結構。前庭、中堂、後庭各3間,左右廂房13間,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是原來新店場地主嚴奇山的住房。1933年10月3日,紅九軍占領新店場後,將政治部、作戰指揮室、許世友辦公室設在此地。左廂房第一間為當年紅九軍副軍長、25師師長許世友的辦公室,整座房屋保存完好。天井下的空地上是一個大大的石雕五星,石雕五星背後是一塊“紅九軍政治部遺址”的石碑。
行政區劃
新店鎮下轄村: | |||||||||||||||||
老店村 | 茶盤村 | 石傘村 | 高觀村 | 高龍村 | 黃柳村 | 蓼葉村 | 龍頂村 | 帽盒村 | 鮮魚村 | 柳樹村 | 暗灘村 | 山寨村 | 玄真村 | 飛龍村 | 千丘村 | 鏵鏌村 | 新店村 |
基礎設施
該鎮1959年元旦倒魚灘電站建成正式送電,結束了營山無水電的歷史,照珠灘建有1000千瓦發電站,形成了梯級開發。
截止2005年底,該鎮境內有營新油路7.5公里,形成了新店至大廟、通天、安化、法堂鄉的公路網。該鎮村村路通、電通、郵通、光纖通、電話通。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發展迅速,有收34個頻道的閉路電視;
截止2005年底,該鎮有中學1所,完小2所,村民小18所,幼兒班(園)24個;中心衛生院和鎮衛生院各一處,衛生所(醫療點)45處,場鎮建設成效顯著,2005年,新修街道兩條,總長500米,場鎮面積已達1.5平方公里,人口達1500人。集市貿易十分活躍,場鎮內供水、供電、電視、黨校、醫院、環保、文化等基礎設施齊全。2000年被列為著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產業經濟
該鎮糧食主產水稻、小麥、紅苕,2005年產糧10500噸。經濟作物以油菜、水果、花生、黑瓜子、蓮藕為主,截止2003年,種油菜4500畝,產量480餘噸,水果(梨、柑桔、柚、桃、李、杏)3000畝,產量3000餘噸,花生5000畝,產量600餘噸,黑瓜子1000畝,產量120餘噸,藕2000畝,產量2400餘噸。
該鄉養殖業發展迅猛,養豬、牛、羊、雞、鴨、鵝、鴿、蜂已於2001年初具規模,2003年出瘦肉型商品豬23500餘頭,商品肉牛1800餘頭,肉鴿10萬餘只,肉禽20萬餘只,禽蛋10萬公斤。截止2003年底,農業總產值21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9元。該鎮企業蓬勃發展,2003年有酒廠8家,年產白酒上萬噸,個體工商戶812戶,年總產值達2045萬元。
社會事業
2003年為加快該鎮的發展,該鎮政府對來該鎮內投資興辦企業、種養(殖)業、場鎮建設及路帶經濟發展的實行優惠政策。一是用地實行政府統一配給制度,每畝征地費不超過一萬元,非耕地不超過五千元。二是簡化審批手續,實行一次性審批,一周內辦完相關手續。三是優先給予貸款支持。經營業績優良者,金融部門拓寬資金渠道,促其滾動發展。四是不收水、電開戶費、閉路電視入網費。水、電、氣、通訊和其他設施的使用價格,與當地企業執行同一收費標準。五是優先辦理農轉非手續。截止2005年底,有25家企業在鎮內安家落戶。
人口數據
2003年底該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1609 |
男 | 11338 |
女 | 10271 |
家庭戶戶數 | 5457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0175 |
家庭戶男 | 10490 |
家庭戶女 | 9685 |
0-14歲(總) | 5175 |
0-14歲男 | 2800 |
0-14歲女 | 2375 |
15-64歲(總) | 14486 |
15-64歲男 | 7586 |
15-64歲女 | 6900 |
65歲及以上(總) | 1948 |
65歲及以上男 | 952 |
65歲及以上女 | 99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1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