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斑鳩舞是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邕寧縣(現為南寧市邕寧區)南曉、大塘(現屬南寧市良慶區)等鄉鎮的壯族民間歌舞藝術。它是由師公表演的,屬壯族師公舞的一種。相傳在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一帶,壯族斑鳩舞已有上千年歷史。它以模仿斑鳩的生活習性和動作為舞蹈動作,被當地壯族民眾稱為“莽羅婁”(壯話譯音,意為有趣的斑鳩)。只有在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村民們請村裡的藝人進行“調大排”(民間喜慶豐收、祈求安寧吉祥的活動)時,才會隆重地穿插表演這種具有神秘色彩的斑鳩舞。據當地壯族民間藝人傳說,“調大排”和“斑鳩舞”都始於唐代,但可惜已無史料可查。傳說
《詩經·關雎》云:“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雎鳩”說的就是關關鳴唱的斑鳩,古人常用斑鳩鳥比喻男女間的愛情,但這種象徵忠貞的愛情鳥,在壯族一些地區的民間傳說中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南曉鎮一帶壯族祖輩的傳說中,斑鳩被認為是協助天神驅妖的神鳥。所以,很久以前當地人就對斑鳩由喜愛化為虔誠崇拜,自然而然地開始細心觀察斑鳩的一舉一動,並進行模仿,在求神還願的重大節日“調大排”上進行表演,以祈求或酬謝神鳥的保佑,並抒發豐收後的喜悅心情。形成
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地屬丘陵山區,群山叢林中,長期呈現出“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人鳥和諧景象。群鳥中以斑鳩鳥最多,當地壯民十分喜愛它咕咕的叫聲和美麗的羽毛,特別愛看它在半空展翼飛翔的英姿。每遇豐年,都會抓把穀子給野斑鳩鳥吃,因而鳩鳥飛鳴就有了預示豐年的意思。當地壯族民眾從這些生活體驗和喜悅中,逐步從斑鳩展翼飛翔的英姿中獲得藝術靈感,從而編成了斑鳩舞,(參見黃現璠等著《壯族通史》第597頁)並以這種舞蹈形式來喜慶豐收和祈求安寧吉祥,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特點和表演形式
“這一歌舞,不但表現了鳩鳥美麗的姿態,悅耳的鳴聲,而且也表現山區人們饒有風趣的生活和熱愛勞動及期望豐年的感情。”表演時,“舞者且舞且唱,表現出斑鳩吃谷、曬翼等姿態。唱詞內容,系歌頌農家豐收。”一般表演時由三至六名師公扮演斑鳩,表演者頭戴用竹篾扎骨架、外裱以布,用彩色繪就的斑鳩頭,身披青白色相間的坎肩,下穿與坎肩同色的開擺裙(表演時常常兩手展開,象徵斑鳩張開翅膀飛翔)。舞蹈動作有戲水、耍沙、求愛等。舞蹈由擺翅、揉嗉、耍尾、耍翼等基本動作組成。“求愛”時,兩舞者兩對,一俯一仰,表示親昵;“玩耍”時,一舞者抱起另一舞者鏇轉,再放下,然後腳對腳地向相反方向仰臥,四腳相交,向同一方向翻滾,第三者在他倆身體上方跨來跨去,演技高超者,一個前俯,四肢著地,另一個從其背上翻滾過去,立即前俯著地,讓前者如法炮製。[5]如此循環可以連續翻滾、跳躍許久,這段舞蹈瀟灑輕巧,把斑鳩的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它和街舞的某些動作十分相似,但足以讓喜愛街舞的年輕人也嘖嘖稱奇。而旁邊的樂師則模仿斑鳩的鳴唱鏇律,擊樂伴奏,舞者們就在明快熱烈的樂聲中互相穿插變位,演繹斑鳩戲水、耍沙、求愛等場景。整套舞蹈由“擺翅”、“歸巢”、“揉嗉”、“理毛”、“抖翅”等模擬斑鳩習性的基本動作組成。都安、馬山斑鳩舞壯族人民喜歡把斑鳩鳥掛於門前,以示吉祥,流傳於都安、馬山縣的斑鳩舞,是一種傳統的迎賓舞,一般在結婚、祝壽及鬼節、元宵節等喜慶日子裡主人宴請賓客時表演。屆時聘請的歌手樂師立於門前唱歌奏樂,貴客臨門時,賓主一起跳斑鳩舞。兩人相對,模擬斑鳩動態,時而緩緩點步,抒臂飛舞;時而快步轉身,攜手雀躍,又頻頻點頭顯示親密。賓主間的深厚情誼和喜悅的心情,在這獨特别致的形式中得到充分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