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背景
歐洲數學在希臘文明衰落之後長期處於停滯狀態,直到12世紀才有復甦的跡象。這種復甦開始是受了翻譯、傳播希臘、阿拉伯著作的刺激。對希臘與東方古典數學成就的發掘、探討,最終導致了文藝復興時期(15~16世紀)歐洲數學的高漲。文藝復興的前哨義大利,由於其特殊地理位置與貿易聯繫而成為東西方文化的熔爐。義大利學者早在12~13世紀就開始翻譯、介紹希臘與阿拉伯的數學文獻。歐洲,黑暗時代以後第一位有影響的數學家斐波那契(F仁bonacc·約1170~1250),其拉丁文代表著作《算經》、《幾何實踐》等也是根據阿拉伯文與希臘文材料編譯而成的。
微積分的創立與解析幾何的發明一起,標誌著文藝復興後歐洲近代數學的興起。微積分的思想根源部分(尤其是積分學)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臘、中國和印度人的著作。在牛頓和萊布尼茨最終制定微積分以前,又經過了近一個世紀的醞釀。在這個醞釀時期對微積分有直接貢獻的先驅者包括克卜勒、卡瓦列里、費馬、笛卡爾、U、沃利斯和巴羅(1.Barrow,1630~1677)等一大批數學家。
特點
斐波那契級數模型的特點是
1,1,2,3,5,8,13,21,34,55,89,144,233……
這個數列有關十分明顯的特點,那是:前面相鄰n項之和,構成了後一項。
研究者介紹
斐波那契,即比薩的列昂納多(Leonardo of Pisa),早年隨父在北非從師阿拉伯人習算,後又遊歷地中海沿岸諸國,回義大利後即寫成《算經》(Liber Abac·1202,亦譯作《算盤書》)。《算經》最大的功績是系統介紹印度記數法,影響並改變了歐洲數學的面貌。現傳《算經》是1228年的修訂版,其中還引進了著名的“斐波那契數列”。《幾何實踐》(Practica Geometriae,1220)則著重敘述希臘幾何與三角術。
斐波那契其他數學著作還有《平方數書VLiberQuadratorum,1225)、《花朵》(Flos,1225)等,前者專論二次丟番圖方程,後者內容多為菲德里克(Frederick)二世宮廷數學競賽問題,其中包含一個三次方程/十2x2十10x~-20求解,斐波那契論證其根不能用尺規作出(即不可能是歐幾里得的無理量),他還未加說明地給出了該方程的近似解(J一1.3688081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