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集

文山集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著。他的詩詞主要詠歌坎坷身世和堅持民族氣節,這正是文天祥詩歌價值之所在。

作者簡介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著。文天祥(1236~1283年),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號浮休道人,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簽書鎮南軍(今江西南昌)節度判官廳公事、知瑞州、軍器監、崇政殿說書、湖南提刑、贛州知州等職。

創作背景

鹹淳十年(1274)九月,元軍20萬人由元丞相伯顏統領,分兩路進攻南宋。文天祥和張世傑兩人回響《哀痛詔》,召集兵馬,起兵勤王。太皇太后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收拾殘局。出使元軍營壘談判,被扣留。不久在鎮江脫身、歷經艱險,輾轉至通州,由海路南下,在福建與陸秀夫、張世傑等堅持抗元。端宗景炎三年(1278)在廣東海豐五坡嶺被元軍俘獲。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宋末三傑”。

文天祥詩作可分為兩個時期:元兵攻破臨安,俘虜恭帝前為前期。這個時段的240多首詩作大都為草率平庸的應酬之作,偶有感時、抒懷佳作,如《題碧落堂》;國破家亡到兵敗被俘、從容就義為後期。主要詠歌坎坷身世和堅持民族氣節,這正是文天祥詩歌價值之所在。代表作有《過伶仃洋》、《正氣歌》、《金陵驛》等。

內容提要

元代元貞、大德年間,其鄉人訪搜遺作,編為《文山集》前集30卷,後集7卷,世稱道體堂刻本,明初散佚。尹鳳岐從內閣得之,重加編次,為詩文17卷。明嘉靖三十一年鄢懋卿刻本《文山先生全集》,是文天祥全集最早刻本,另有清雍正三年文天祥十四世孫家刻本,與鄢懋卿刻本卷數、編次皆不同。今日常見的有《四庫全書》21卷本以及明萬曆三年廬陵胡應皋刻本《文山先生全集》,《四部叢刊》即據此影印,合《集杜詩》、《附錄》共20卷。商務印書館《文山先生全集》1936年版亦據此排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