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作
特別是在工作崗位上,套用寫作的機會很多,如果沒有一定的寫作能力,是難以應對的。我們年終要寫總結,工作中要寫匯報,學習時要寫心得,還有抒發情感、記敘事件等等,沒有一定的寫作知識和寫作能力,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務的。例如,有很多人,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年,工作非常出色,也積累了很多的豐富經驗,但是由於寫作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總結經驗教訓,不能使你的經驗得以傳播和借鑑。還有,朋友書信之間交往,沒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就不能很好地表達你的感情。也有一些人只要是動筆寫一點東西就得求人,即麻煩別人自己又得不到提高。作為工作人員,我們有必要進行寫作知識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更有必要提高對寫作意義的認識,這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前提。
培訓手段
不願意寫作,主要是因為寫作是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能力及思維能力等多種因素綜合,是需要動腦的,許多人不願意動腦,所以對做文章不感興趣。要想學好寫作這門知識,我們必須改善和創新教育培訓手段。
培養寫作興趣
不論工作或學習,只要你對其感興趣,那么就會做得比較出色。如果你厭煩寫作,害怕寫作,怎能提高寫作能力呢?實踐中我們對感興趣的或有意的活動,能夠通過表情和行動表達某些感受,如果把這種感受寫出來,不是很好的文章嗎?所以,工作之餘多組織幹警參加一些有意的活動,例如演講、辯論等,讓幹警在活動中觀察活動的場面和周圍的環境以及個人的表情等。會後將自己的感受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我們還可以收看一些有益的電視節目或閱讀一些資料,寫出收穫和體會,這樣不僅增添了我們業餘生活的樂趣,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寓教於樂的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寫作的興趣,對提高寫作能力效果很好。
激發寫作靈感
靈感是指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活動中,由於艱苦學習,長期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而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心理狀態。靈感不是天生的,靈感是創造性勞動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長期辛勤勞動的結晶。只要勤奮,靈感就會油然而生。所以,要激發寫作的靈感,就要養成思考的習慣。利用比較生動的場面和場景,促動激昂情緒。當我們產生創作的靈感,哪怕是一個好的構思,一個小小的片段,我們都要認真加以總結和發揚,循序漸進地提高思維能力。另外還要通過一些有意的活動如演講、辯論、發言等,喚起自我創造、自我表現的能力,形成寫作靈感的源泉。
培養觀察能力
通過對事物的觀察,捕捉寫作素材。例如,我們平時參與社會活動,對中心人物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個性性格等進行觀察,這樣就能寫出比較生動的文章。如果只是通過命題,那么就感到缺少寫作興趣,感到枯燥無味。只有多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認真觀察事物,了解事物的發展規律,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寫作時才能產生靈感,寫出好的作文。
啟發想像力
想像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是對記憶中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後得到的一種形象思維。一切創造性的活動都離不開想像。如果想像豐富,就會思路敏捷,受到某一事物的啟發,馬上會聯想許多的人和事,腦海里就會展現出一幅幅生動的景象。動起筆來如行雲流水,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此及彼,由近及遠,文章內容才能豐富,意境開闊,思想深刻。如果缺乏想像力,就如一潭死水,思維乾涸,難以動人。
訓練寫作技巧
對於剛接觸寫作的人,不一定要求成篇,從內容上說,生活中的點滴感受,思想上的閃光點,都可以形成文字;對某種現象,某件事物的看法,可以通過三言兩語來表達。從形式上說,可以做一些分解訓練,比如,根據自身特點,重點選擇訓練目標( 怎樣提高寫作能力)。思維能力差的就重點訓練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差的就重點訓練表達能力……。總體上要全面訓練,多讀書,勤動腦,勤動筆,堅持不懈,反覆練習。經過反覆練習,使說話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等都逐漸到提高,正所謂“熟能生巧”,循序漸進,練的多了,寫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寫作能力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要細水長流,集腋成裘。
養成自學習慣
寫作知識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寫作知識是通過學習而得來的,還要經過學習不斷創新發展。時代在發展,總有很多新的東西需要我們學習、總結,發揚,去如果只靠學生時代學來的一點點知識來維持工作的話,那么將永遠也不能提高,我們必須加強學習。特別是我們機關工作人員,工作時間培訓的機會很少,主要的是靠自學為主,所以我們要養成自學的好習慣,通過自學,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和社會知識,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更好地總結工作中的先進經驗,宣傳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歌頌美好的生活。
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
用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在文學作品的創作過程中 ,作家始終進行的是形象思維的活動( 或方式)。
首先、作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把從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鑄成活生生的藝術形象; 其次、始終離不開想像(幻想、聯想)和虛構;第三,始終伴隨著強烈的感情活動。文學作品的形象思維創作過程決定了文學作品與科學家們的運用邏輯思維創作的學科著作有著根本的區別, 其區別可從以下五方面認識:
1、從內容來說,它們雖然都是客觀事物的反映, 但學科著作採取了“對世界的科學的掌握方式”,材料翔實、 準確無誤,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 原因、經過、結果必須真實,事物的外形、大小、性質、特徵、用途、必須準確 ,所舉的數字、圖表、例子必須可靠, 一切都有具有客觀的實在性; 而文學作品則採取了“對世界的藝術的掌握方式”,它依據生活而又經過虛構, 從不拘泥於真人真事, 人物不專用一個模特兒而是雜取多人、合而為一, 事件不全用事實而是採取一端、加以生髮, 環境不只是依託一地一處而是根據需要加以組合、創造,一切都具有客觀情理性。
2、從形式來說,它們雖說運用的媒介都是語言, 但學科著作的語言貴在樸實明白;而文學作品語言貴在文采飛動。
3、從作者來說,它們都是思維的成果,但學科著作主要用的是邏輯思維,以客觀事實、統計數字、邏輯的判斷和推理說話; 而文學作品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維,以生動感人的形象描繪說話。
4、從讀者來說,它們都有認知的價值,但學科著作訴諸讀者以事實與理智,鑑賞者側重於科學真實和實用功能的評價;而文學作品訴諸讀者以感情和想像,鑑賞者側重於藝術真實和審美創造的判斷。
5、從功能來說,它們都有社會的價值,但學科著作主要是傳遞信息的工具,重在實用; 而文學作品是社會感化的手段,重在審美。
從以上特徵的比較中, 我們可以認為,文學作品與其它著作的區別,在於它不以傳遞特定的具體知識為目的, 通過閱讀文學作品, 不可能獲得科學技術專門知識或具體的科學實驗、生產與工作方法; 如果某種著作的主旨為傳達特定的具體知識, 那么儘管它具有優美的文學價值,如司馬遷的《史記》,也不屬於文學範疇。
掌握文學作品與其它著作的本質區別,我們在分類標引過程中,就能較有把握的進行標引了。當然,圖書分類還有其特殊的一些規則, 還必須根據這些規則來標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