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演繹中的圖像

《文化演繹中的圖像》是2010年8月1日由廣東省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玳玫。本書為16開平裝本。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文化演繹中的圖像

本書主要以“圖像”為線索,運用敘事研究、文化研究的方法,對發生於20世紀中國的關涉文學、美術諸領域的一組個案加以解讀和剖析,主要涉及幾方面問題:晚清至民國時期海派刊物“女性”主題圖像的含義生成和圖式衍變問題;早期媒體傳播中女性肖像照的公共性與私人性僭越問題;“五四”背景下西方美術圖像的引進、譯介、闡釋,與本土表達的銜接,這一過程所隱含的“五四”知識分子自我身份定位問題;20世紀中國女藝術家“自畫像”與女性自我認知問題,20世紀中國美術的人文圖式構建問題,20世紀二三十年代身處生存夾縫中的中國現代主義藝術家藝術追求的多熏性、分裂性問題,等等。本書經由相關個案解讀,考察“圖像”背後文化運作的跡象、內在意圖及其在多方力量的制衡下形成的格局。

作者簡介

姚玳玫,籍貫廣東省汕頭市,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讀書》等刊物發表《1924—1926:生存夾纏與中期創造社的海派變異》等論文一批。出版專著《想像女性——海派小說(1892—1949)的敘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合著《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撰寫其中的第二卷《多元共生的新局面(1928—1937)》(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目錄

導論:近現代文化演繹中的“圖像”

“畫報”與“繡像”:作為一種敘事樣式的圖像

圖像的符碼化:海派媒體圖像的“女性”主題

城市鏡像:圖像背後的物質——視覺——心理置換

第一章 文化象徵?自我指涉?——圖像中的女性形象

個案一 晚清至民國時期海派雜誌“仕女”插圖的文化脈象

確立模式:吳友如與“百艷圖”

走向抽象:葉靈鳳與“莎樂美”

重回脂粉世界:郭建英的“摩登女郎

逆向演繹:張愛玲的“醜女”

結論:海派媒體圖像文化演繹的軌跡

個案二 私人的?公共的?——早期女性肖像照/生活照的含義生成

清官佳麗:表演與擺拍、起步與定位

照相館與早期的滬上“花照”

“封面女郎”:虛擬與真實

你的“良友”:視覺說服與視覺認同

結論:被消費的早期女性肖像照

個案三 “自我”的真相:民國時期的女性自畫像

第一代科班美術女性與自畫像

眷戀與憐惜:潘玉良的自畫像

精神獨白:蔡威廉的自畫像

自我探尋:民國女子的自畫像

A.從中國老家庭里走出來的現代閨秀

B.受過“五四”洗禮的新女性

C.現代主義氣息中的城市女子

結論:自我寫真與女性表達

附錄1 珂勒惠支與弗里達:從自畫像看女性表達的兩種途徑

我是母親:珂勒惠支自畫像

我是女人:弗里達自畫像

殊途同歸

附錄2 醜女自畫像:張愛玲的漫畫

臨摹生命的圖案

一雙繡花鞋

蹦蹦戲裡的花旦

長不大的“男嬰孩”

附錄3 從經驗走向超驗:關於喻紅

個案四 介入世界的兩種方式:《丁玲》與《對照記》對讀

童年、家族根脈及個人身份

關於“母親”

面對男性的世界

兩種女子,兩個世界

附錄4 冰心·丁玲·張愛玲:“五四”女性神話的終結

冰心:建構神話

丁玲:重構神話

張愛玲:解構神話

個案五 自然生態想像中的女性與美:從竹久夢二到林墉

第二章 圖文對讀:譯介、圖式及文化的異質制衡

個案六 魯迅、郁達夫、葉靈鳳、趙家璧與1933年麥綏萊勒木刻集的譯介

1933年:麥綏萊勒木刻畫的走進中國

一個系列故事,四種讀法

階級壓迫主題?個人慾望主題?城市流浪主題?市井男女主題?——多元解讀的背後

譯介的多種可能性及其文化約束關係

個案七 面對“月份牌”的新中國年畫

月份牌年畫的登台與近代年畫的城鄉分道

左翼文藝大眾化潮流中的鄉土回歸與解放區年畫的圖式定型

工農樣式的引領主流與“新年畫”的陷入窘境

大眾制衡與“月份牌”樣式的捲土重來

演繹八 與重建:20世紀中國美術的人文圖式

抽象的人與具體的人:“藝術為人生”與“藝術為大眾”

集體的人與理想的人:藝術為政治與為時代

存在的人與欲望的人:藝術為誰和為什麼

附錄5 歷史視域中的“紅色經典”

附錄6 藝術:以成長的背景重構——“卡通一代"的追求

第三章 雅俗僭越與文化博弈

個案九 1900—1930:雅俗制衡與文學的價值重建(以四組歷史個案為例)

《新小說》到《玉梨魂》:20世紀初文學雅俗系統的重建

《小說月報》與《禮拜六》:“五四”精英文化語境中的雅俗制衡

先鋒性與通俗性的交疊:滬上唯美/頹廢派、新感覺派的雅俗同體

“京”“海”二維:鄉土之雅與城市之俗

個案十 1924—1926:生存夾纏與中期創造社的海派變異

引論:創造社是海派群體?

落腳上海:選擇及起點

成立出版部:利益覺醒及重新洗牌

從《創造周報》到《洪水》:“一條惡狗”式的定位

《幻洲》等的轉調:從個人主義的“叛逆絕叫”到城市主

義的“潑皮垮掉”

結語:城市文化邏輯規約與創造社的海派變異

個案十一 “詩怪”與“泰斗”:從李金髮的際遇看早期現代主義藝術在中國的困境

巴黎的兩個面:詩與雕塑

水土不服:李詩在國內的遭遇

事關飯碗:藝術與生存

雙重剪輯:現代主義藝術家在中國的困境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