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文藝作品的自我指涉造成內容的蒼白空洞。作家寫一本描述作家生活的作品,而所描述的作家則正在寫有關作家的小說,無限的自我鏡像形成惡循環,證明了作家視野的逼仄和小資式的自我陶醉。《如果愛》敘述導演和演員的故事、《春節聯歡晚會》里的小品拿主持人開涮都是類似的例證,生存體驗的匱乏使之無力跳出自我複製的怪圈。我在電視裡看到一個人在看電視,而這個人看的電視裡放映正是一個人在看電視……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和尚,和尚說,從前有座山……
第三、以純粹自我指涉來建構生命意義造成價值的虛無。人天生自由,生命的目的、價值就是自我完成自我實現,而這種西緒福斯式的荒謬英雄只會最終感到存在的輕微和幻滅。中國思想的主流是儒而不是道,佛教由小乘走向大乘,基督教從只揀選猶太人到拯救全世界等,都證明了社會的整合發展需要把價值建構的基礎擴展到公眾、“他者”。
第四、愛情的自我指涉導致愛情的變質、異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並不是愛著對方,而是愛著在對方的鏡像里呈現出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