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文化土壤論,一般指的是地域差異性導致地域文化差異性,即不同的地域,因其氣候,地質,天文等物理因素的不可變與相對固定性,引發該地域的文化產生相應的改變,通常被理解為文化產生於一定的地理條件,此即文化土壤論。
文化土壤與喜劇
戲劇曲藝的豐厚土壤
評劇雖然是河北的劇種,但在東北地區具有十分廣泛的影響力,許多名家在這裡成名,如享譽梨園的評劇表演藝術家韓少雲、花淑蘭、陳桂秋等均來自瀋陽評劇院。著名的中國戲曲學院的地方戲辦學歷史實際上也應追溯到1953年位於瀋陽的東北戲曲研究院戲曲學校。當時該校招收首屆評劇班,1954年該校改稱中國戲曲學校瀋陽分校。1955年評劇班再次招收10名新生;同年該校全體教職員工以及京劇、評劇兩個專業的學生全部遷到北京,併入中國戲曲學校,後發展為今天的中國戲曲學院。
京劇、評劇和河北梆子等戲曲劇種對當地的文化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很多二人轉藝人同時還掌握一些戲曲劇種的唱段。第二,遼寧在話劇、歌劇、兒童劇方面更是人才輩出。遼寧人民藝術劇院是具有全國影響的藝術表演團體,被周恩來總理稱為“中國四大話劇院”之一,曾創作上演了《高山下的花環》《報春花》《父親》《郭明義》等200餘部優秀作品,榮獲國家多項大獎,培養出李默然、宋國鋒等一大批德藝雙馨的表演藝術家。遼寧的歌劇享譽國內外,歌劇《遠方的胡楊》《滄海》等劇目深受藝術界的好評,原創歌劇《蒼原》曾獲得多項國家級大獎,被評為十大經典劇目,受到江澤民同志的稱讚,在港、澳、台地區產生深遠影響。遼寧兒童藝術劇院更是人才濟濟,著名的《蠟筆小新》《奧特曼》《貓和老鼠》《聰明的一休》等外國卡通片就是由該院配音錄製完成的作品,至今久播不衰。第三,遼寧的曲藝全國聞名,著名評書演員劉蘭芳、袁闊成、田連元、單田芳的作品風靡全國。
實際上,評書演員個個都是講故事、講笑話、抖包袱的高手,這在各種晚會上他們表演的幽默評書小段就可見一斑。瀋陽的相聲也很有特色,在相聲發展史上有著濃重的一筆,相聲界素有“京津沈三足鼎力”之說。1873年的劉世英著《陪都紀略》記載了瀋陽早期的相聲藝人情況。1921年,北京相聲藝人馮昆志一家來到東北,與其子馮振聲、徒弟德淑珍、馮少奎等人組成“馮家相聲班”,東北相聲素有“馮家門”相聲之稱。
解放後,瀋陽相聲曾經歷過十分輝煌的時期,瀋陽相聲藝人自發組織成立了“瀋陽相聲大會”,專業和業餘相聲演員眾多,擁有龐大的觀眾群。瀋陽相聲的諷刺性很強,具有火爆、粗獷、幽默,大氣的特點,著名人物為楊振華、金炳昶、陳連仲、王平、陳寒柏等。著名相聲演員王平生前曾說:“‘文革’後,瀋陽相聲帶領中國相聲走向了巔峰。”當時楊振華、金炳昶合作的《假大空》《下象棋》《八字謎》等名段曾傳遍全國。
遼寧濃厚的藝術氛圍為東北喜劇小品的誕生提供了豐厚的土壤,許多優秀的喜劇小品人才就是在這種氛圍之下誕生的,並從戲曲、曲藝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例如:喜劇明星范偉、黃宏、鞏漢林、金珠、句號均為相聲演員出身,分別師從陳連仲、馬季、唐傑忠、金炳昶、姜昆等相聲表演藝術家;潘長江原為評劇演員,出自評劇世家,從他表演的小品中能看出深厚的戲曲功底。鞏漢林的父母都是河南梆子演員,對他的表演風格也產生了很大影響。遼寧喜劇小品在多種藝術的不斷碰撞中形成的,它不是突變式的,和全國範圍內的小品發展軌跡幾乎是同步的。
20世紀80年代,話劇小品和戲曲小品是小品藝術的主流,人們對小品的理解還處在探索時期,小型的拉場戲(30分鐘以內)被劃到戲曲小品之列,“東北喜劇小品”尚未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1985年到1986年,本溪話劇團演出了小品《紅皮雞蛋》《讓坐》《JQK》。1988年中央電視台與遼寧電視台在瀋陽聯合舉辦了“三魚杯”全國喜劇小品大賽,全國多家藝術演出單位派隊參加,近200個小品參賽,劇種包括話劇、京劇、評劇、川劇、豫劇、呂劇、楚劇、蒙古劇、拉場戲、諧劇等,《中國戲劇》雜誌專門進行了報導。[]在此次比賽中,戲曲小品第一次被搬上比賽的擂台,並且受到了很大關注。
比賽的結果為:6個戲曲小品和8個話劇小品分別獲得金、銀、銅獎。獲得金獎的作品是青島市呂劇團的《超負荷》、解放軍藝術學院的《書香門第》、瀋陽軍區抗敵話劇團的《“夸”爸爸》。很多劇種的戲曲小品由於受使用語言的局限,雖然劇本、導演、表演各方面優秀,卻始終難以在綜藝舞台上占主要地位,而話劇小品和東北喜劇小品則因語言優勢最終發展成為小品的主流,被稱為“文藝的輕騎兵”。《對縫》《賣掛曆》《如此競爭》等富有遼寧特色的小品脫穎而出,並走出省界,當時在南方引起的反響比北方還強烈。
文化土壤是喜劇誕生的基礎
文化土壤為多方面人才的整合及遼寧喜劇小品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鐵嶺人發揚敢作敢為的精神,為了打出地方特色,當地文化主管部門於1983年將鐵嶺曲藝團和話劇團合併為鐵嶺市民間藝術團,這項舉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從此遼寧的戲劇和曲藝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鐵嶺市民間藝術團有著良好的創作班底,匯聚了大量的人才。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專業的著名回族作曲家逯貴導演了鐵嶺首部歌劇《洪湖赤衛隊》,並創作了大量歌曲、舞蹈作品以及《張志新之歌》等話劇;話劇導演張惠中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將專業的戲劇理念運用於拉場戲;舞蹈演員出身的喬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由他導演的作品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後來成為著名編劇的張超、崔凱創作了大量的拉場戲和小品。
趙本山、潘長江後來調入該團,連同原有的何廣順、李海、李靜等優秀演員,構成強大的表演團隊。戲曲演員出身的著名編導李春明以百年老戲《瞎子觀燈》為基礎創作了拉場戲《大觀燈》,將京劇、評劇、相聲、二人轉、流行歌曲巧妙融合,該戲連演幾百場,創造了當時全國劇場演出的最高紀錄,遼寧人民藝術劇院的李默然以及瀋陽軍區抗敵話劇團的演員曾專程觀摩考察。從此,鐵嶺民間藝術團形成了編劇、作曲、導演、演員一條龍的格局,可謂陣容強大,人才濟濟。大量的拉場戲被創作出來,《雙扣門》《雙送鴨》《鬧魚塘》《麻將豆腐》都是該團創作的優秀作品。
從此,具有鮮明遼北風格的拉場戲正式形成,這時的拉場戲已不同於傳統的拉場戲,因為話劇人才的加入使鐵嶺拉場戲在編劇、導演、作曲方面表現出更大的專業性。拉場戲《1+1=?》是張超、張惠中創作的作品,原由李海、李靜表演,並曾獲過獎,後來該團借調趙本山出演男主角,受到同行和觀眾的認可,趙本山因此正式調入該團。1987年,姜昆率領中國廣播說唱團到鐵嶺演出時,觀看了趙本山和李靜表演的這個拉場戲,並向中央電視台推薦,《1+1=?》參加了當年的央視國慶晚會。
這個拉場戲時間為20分鐘,晚會導演曾提出對節目進行壓縮,但考慮到節目的完整性這次並未進行大幅刪改。拉場戲這種表演形式時間有長有短,如演出全本《大西廂》共需三個多小時,《回杯記》要一個多小時,而晚會上的拉場戲顯然在時間上受到限制。這樣,在鐵嶺民間藝術團後來創作的晚會節目中,就嘗試著去掉唱段和舞蹈以節約時間,唱詞改為直接說,名稱當然也改叫小品了。但創作班底幾乎未變,例如編劇崔凱、張超,導演喬傑、張惠中等人就從拉場戲順利轉入小品的創作。另外一個重要的變化是:拉場戲作為地方戲曲可以由不同的人來演,觀眾欣賞的不光是劇情和幽默,也欣賞演員的唱腔和舞蹈,所謂“歌舞演故事”;而喜劇小品則幾乎無法重複演出,趙本山首演後別人很難再演,因為喜劇小品的包袱一旦抖出去之後再演就減少了“笑果”,很多喜劇小品幾乎都是“一次性使用”。
當然這裡有一個過渡期,即拉場戲和小品曾在一段時期同時活躍在晚會的舞台上。拉場戲《驅邪》《麻將豆腐》和小品《如此競爭》《老有少心》《辦班》等都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作品。自從1990年小品《相親》在全國走紅以後,電視晚會上出現的就主要是小品而非拉場戲了。但拉場戲在電視晚會以外仍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存在,既有喜劇,又有悲劇,多年來在東北地區仍然深受歡迎,有些劇目如《雙送鴨》《雙扣門》《摘幌》等還被改編成戲曲電視劇,並多次獲獎。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欄目至今仍經常播出拉場戲,受到海內外觀眾的好評。
大量的現代拉場戲,但傳播較廣的往往都是喜劇作品,如《1+1=?》《麻將豆腐》等。拉場戲較其它戲曲劇種更易表現現代生活,因而能較快過渡到喜劇小品這一形式。同時應看到,傳統二人轉走向衰落實際是伴隨著戲曲、曲藝的衰落進行的。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拉場戲演變為小品也更符合人們的審美心理節奏。編曲和演奏兩個環節的省略使創作速度大大加快。鐵嶺小品保留了傳統二人轉的“說口”,雖然靈魂上仍然是拉場戲,但形式上則向話劇和相聲靠近。1986年12月,相聲表演藝術家李文華被評上全國相聲“十大笑星”後赴長春領獎,曾在長春寬城文化館劇場觀看二人轉演出,在欣賞了精彩的傳統二人轉“說口”後李文華激動地說,“二人轉的說口就是相聲。” 他認為同樣的包袱二人轉演員比相聲演員抖得更響,二人轉演員彩裝上場,又有樂隊配合,比相聲演員更有氣勢。 二人轉“說口”與相聲的密切關係使得二人轉演員對相聲的借鑑得心應手。鞏漢林、范偉、黃宏、句號、宋丹丹等相聲、話劇人才的加盟,進一步壯大了東北喜劇小品的力量。趙本山早期表演的小品仍帶有很多戲曲的特徵,如《相親》《如此競爭》背景比較簡單,虛擬化特徵較大,舞台較為空曠,大多只有一桌二椅。但是他後期表演的小品多為寫實與寫意相結合,舞台布景越來越真實;《策劃》《同桌的你》中不僅有屋子、窗戶還有火炕和飯桌;《狹路相逢》中甚至把真車開上了舞台,這些都反映了編導人員創作理念的改變。早期經常出現的一句一壓韻的連環說口,在後期的小品中也逐漸減少。《說事兒》的編劇張猛就大量借鑑了話劇和相聲的創作手法,將在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小品創作,這部作品實際上在形式上已經沒有多少拉場戲的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