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稱
藥物組成
當歸、川芎、茯苓、白朮、香附(醋炒)、山藥、臭椿根皮、杜仲(薑汁,酒炒)、牡蠣(火煅,醋淬)、鹿角霜(另研)、破故紙(酒炒)、白芍(酒炒)、人參各等分。
加減
虛,加黃耆、地黃;熱,加地骨皮、青黛;痰,加陳皮、半夏、南星;小便澀,加車前子;瘦人,加黃柏;胸滿,去人參,加砂仁;腹痛,去參,加延胡索、小茴香;冬,加炮姜;久,加升麻、柴胡。
處方來源
《簡明醫彀》卷七。
方劑主治
帶久,氣血兩虛,面黃肌瘦,無力身熱,飲食無味,四肢倦怠。
製備方法
上為末,烏梅肉蒸搗和入,加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心米湯送下。
中藥方劑之斂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