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數學·初高中銜接教材》充分利用了中考結束後、高一入學前的黃金時段,既可讓同學們提前感知高中的學習內容,為新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又可讓自己在漫長的暑假有事可做,邊休息邊學習,在入學之前調整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學習狀態。是黃河出版傳媒集團,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數學/初高中銜接教材》:首先,解決了初高中教材本身知識體系的脫節問題《數學/初高中銜接教材》嚴格按照初高中《課程標準》對知識點進行一一對應,並在此基礎上對國中階段全部重要知識點進行梳理整合,更加入了對初高中教材脫節知識點的講解、初高中對接知識點的點撥讓同學們進入高一學習之前,在知識結構上得到無縫銜接。
其次,《數學/初高中銜接教材》解決了初高中學習方法、學習模式的銜接問題國中是以獲得知識為主,是一種被動式的學習;高中則以探究性獲取為主,是一種主動式的學習。兩者差別很大,很多學生不能儘快地適應兩種學習方式的差別,導致剛進高一不久就迅速“掉隊”。《數學/初高中銜接教材》採用講練結合的形式,在具體知識點、具體例題中融入了學習方法滲透,幫助同學迅速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人們常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那幾道坎,過了那幾道坎,乘風破浪,也就暢通無阻了。高一就是這樣的一個坎:剛成功通過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考試——中考,暑假裡無所事事,在精神上有點懈怠;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學習階段,對新的學習方法、學習內容不了解、不適應;加上初高中教材本身知識體系的脫節,給新階段的學習帶來很大的障礙。確實,這一問題正是在初高中銜接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之前,是長期困擾廣大師生的一大難題但是,隨著《初高中銜接教材》的推出,這一難題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
發展歷程
2007年在北京創辦第一期:在北京射擊場、太陽島賓館招開,全國近百所學校參加;
專家:周沛耕、范存智、、田佩淮、王邦平、李秉仁等
2008年在北京創辦第二期:在北京射擊場、太陽島賓館招開,全國近百所學校參加;
專家:周沛耕、童嘉森、李萌、范存智、、田佩淮、王邦平、李秉仁、朱愛農等
2009年在北京創辦第三期、在河北衡水中學、衡水二中辦分會場:
專家:北京專家及衡水中學、衡水二中、冀州中學專家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2011年在北京、石家莊、衡水、鄭州等地創辦第四期銜接班:
專家:北京名師及當地名師共同備課,完成初高中銜接授課任務
2012年在太原、西安、石家莊、衡水、鄭州等地創辦第五期銜接班
專家:北京名師及當地名師共同備課,完成初高中銜接授課任務
目錄
第1章 數與式
1.1 絕對值
1.1.1 絕對值
1.1.2 含絕對值的方程與函式
1.2 乘法公式
1.3 二次根式
1.3.1 二次根式的性質
1.3.2 二次根式性質的套用
1.4 分式
第2章 因式分解
2.1 運用乘法公式法(立方和及立方差公式
2.2 十字相乘法
2.2.1 ——次項係數為1的十字相乘法
2.2.2 二次項係數不為1的十字相乘法2.2.3 配方法和求根公式法
2.3 分組分解法
第3章 方程、函式、不等式
3.1 一元二次方程
3.1.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
3.1.2 根與係數的關係(韋達定理)
3.1.3 根的判別式及根與係數關係的套用
3.2 二元二次方程組
3.2.1 由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個二元二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
3.2.2 由兩個二元二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
3.3 分式方程和無理方程的解法
3.3.1 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3.3.2 簡單的無理方程的解法
3.4 二次函式的再認識
3.4.1 二次函式的交點式與二次方程的解
3.4.2 二次函式的最值問題
3.4.3 二次函式的綜合套用
3.5 不等式
3.5.1 一元二次不等式與二次函式、二次方程的關係
3.5.2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5.3 分式不等式
第4章 直線與圓
4.1 平行線與相似三角形
4.1.1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4.1.2 三角形內角與外角平分線定理
4.1.3 相似三角形與射影定理
4.2 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內心、外心
4.2.1 三角形的重心
4.2.2 三角形的垂心
4.2.3 三角形的內心
4.2.4 三角形的外心
4.2.5 特殊的三角形
4.3 與圓有關的定理的補充
4.3.1 相交弦定理與切割線定理
4.3.2 點的軌跡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