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通信原理與技術

數字通信原理與技術

《數字通信原理與技術》是2009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興亮、寇寶明 。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數字通信原理與技術數字通信原理與技術

《數字通信原理與技術》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現代數字通信原理和通信技術。全書共11章,內容包括緒論、模擬信號的調製與解調、模擬信號的數字傳輸、多路復用與數字復接、準同步與同步數字傳輸體系、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數位訊號的頻帶傳輸、同步原理、差錯控制編碼、偽隨機序列及套用、寬頻接入網技術

《數字通信原理與技術》兼顧信息技術本科教育和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系統性強,內容編排連貫;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闡述,對系統基本性能的物理意義解釋明確;強調通信新技術在實際通信系統中的套用;注意知識的歸納、總結,並附有適量的思考與練習題。參考學時為60~80學時。

《數字通信原理與技術》語言簡練,通俗易懂,敘述深入淺出,層次分明,適用面寬,可作為信息類本科各專業和高職高專通信工程、計算機通信、信息技術和其他相近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相關的科技人員閱讀和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模擬信號的調製與解調

第3章 模擬信號的數字傳輸

第4章 多路復用與數字復用

第5章 準同步於同步數字傳輸體系

第6章 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

第7章 數位訊號的頻帶傳輸

第8章 同步原理

第9章 差錯控制編碼

第10章 偽隨機序列及套用

第11章 寬頻接入網技術

參考文獻

……

2.圖書信息

數字通信原理(電子與通信類)
書號: 14595 ISBN: 7-111-14595-X
作者: 沈其聰 主編 印次: 1-2
責編: 王保家 開本: 16
字數:
定價: ¥22.00
所屬叢書: 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
裝訂: 出版日期: 2006-01-18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數字通信的特點、原理、套用及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 , 內容包括數字通信概論、模擬信號的數位化傳輸、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數字調製與解調技術、數位訊號的最佳接收、同步原理、差錯控制編碼等。

本書各章節在內容的安排和敘述上 , 根據數字通信的發展和實際教學的需要 , 力求做到物理概念清晰、理論推導簡明、體系結構完整 , 重點介紹了數字通信主要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主要套用。

本書內容豐富 , 層次分明 , 文字簡潔通暢 , 敘述深入淺出 , 重點突出 , 各章都配有適量的例題、思考題與習題。本書主要章節還結合現行GSM 移動通信系統 , 介紹了相關數字通信技術在實際中的套用。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通信、電子、信息類專業的本科生教學用書 , 也可供其他相關專業學生或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章節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數字通信概論

第一節 通信與通信系統

一、通信與通信系統的概念

二、通信系統的分類

三、數字通信系統的基本模型

第二節 信息、信號與信道

一、信息、訊息和信號

二、信號的分類及特徵

三、信息量與信源熵

四、信道的概念、分類與特點

五、信道噪聲與信道容量

第三節 數字通信的特點及實際系統介紹

一、數字通信的特點

二、數字通信的發展

三、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簡介

第四節 數字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一、數字通信系統的有效性

二、數字通信系統的可靠性

三、實際通信系統性能指標舉例

第五節 數字通信研究的主要內容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 模擬信號的數位化傳輸

第一節 模擬信號數位化傳輸的基本原理

一、抽樣定理的表述

二、信號的抽樣與恢復,

三、帶通信號的抽樣

四、脈衝振幅調製(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第二節 脈衝編碼調製(PCM——Pulse CodeModulation)

一、PCM編解碼原理

二、量化誤差及其分析

三、非均勻量化

四、數字壓擴技術

五、編碼與解碼

第三節 增量調製(AM編碼)

一、增量調製的工作原理

二、增量調製的量化誤差及其分析

三、PCM系統和△M系統抗噪聲性能的比較

四、改進型增量調製介紹

第四節 其他實用的語音編碼技術

一、概述

二、自適應差分脈衝編碼調製(ADPCM ——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

三、線性預測編碼(LPC Linear Predictive Coding)聲碼器

四、混合編碼(改進型LPC聲碼器)

五、GSM系統的語音編/解碼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牽 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技術

第一節 數位訊號傳輸的基本理論

一、數字基帶信號的表示及其功率譜

二、數位訊號基帶傳輸系統的組成

三、基帶傳輸與碼間串擾

第二節 基帶傳輸的線路碼型

一、基帶系統對傳輸碼型的要求

二、數字基帶信號的常用碼型

三、擾碼與解擾

四、多進制數字基帶信號

第三節部分回響技術

一、部分回響波形

二、部分回響基帶傳輸系統

第四節 基帶傳輸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一、信道噪聲及於擾

二、誤碼率與信噪比

三、脈衝相位抖動

第五節 眼圖與時域均衡

一、眼圖

二、均衡的概念與分類

三、時域均衡的基本原理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數字調製與解調技術

第一節 數字調製的概念與分類

一、數字調製的概念

二、數字調製的類型

第二節 二進制數字調製與解調

一、二進制振幅鍵控

二、二進制頻率鍵控

三、二進制相位鍵控

四、三種基本鍵控方式的比較

第三節 多進制數字調製與解調

一、多進制振幅鍵控

二、多進制頻率鍵控

三、多進制相位鍵控

四、正交振幅鍵控

第四節 幾種新型數字調製方式

一、偏移四相相移鍵控(OQPSK)

二、最小頻移鍵控(MSK)

三、高斯最小頻移鍵控(GMSK)

四、π/4相對四相相移鍵控

(π/4DQPSK)

五、多載波調製技術

第五節 擴頻調製

一、擴頻數字通信系統的概念和特點

二、直接序列擴頻(DS-SS)

三、跳頻擴頻(FH-SS)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 數位訊號的最佳接收

第一節 最佳接收的概念與準則

一、最佳接收的含義

二、最佳接收的常用準則

第二節 確知信號的最佳接收

一、二進制確知信號最佳接收機

二、二進制確知信號最佳接收機的性能

三、多進制確知信號最佳接收機及性能

第三節 隨相信號的最佳接收

一、二進制隨相信號最佳接收機

二、二進制隨相信號最佳接收機的性能

第四節 匹配濾波器

一、匹配濾波器的原理

二、匹配濾波器在最佳接收中的套用

第五節 實際接收機與最佳接收機的比較

第六節 基帶系統的最佳化

一、最佳基帶傳輸系統的結構

二、最佳基帶傳輸系統的性能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同步原理

第一節 同步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第二節 載波同步

一、直接法

二、插入導頻法

三、載波同步系統的性能

第三節 位同步

......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