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通信原理(第二版)

數字通信原理(第二版)

數字通信原理(第二版)由李文海,毛京麗,石方文編寫,於2007年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作者李文海毛京麗,石方文 編著
ISBN:10位[7115164150]13位[9787115164155]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1
定價:¥24.00元

內容提要

本書較全面地討論了與數字通信技術相關的模擬信號數位化及相應的數位訊號傳輸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基本內容包括:由抽樣、量化、編碼等過程實現的PCM方式的基本原理,以及進一步壓縮編碼速率的I)PcM及AI)PcM的概念。為適應多媒體技術、現代移動通信技術IP網路電話技術、軟交換及下一代網路技術的發展和需要,本書還介紹了圖像信號數位化和低速率的語聲編碼技術,如子帶編碼、線性預測編碼(LPC)及矢量量化編碼等。
在數位訊號傳輸方面論述了數位訊號傳輸的基本理論,多路復用傳輸以及PDH、sDH等相關的數位訊號傳輸技術。
本書是高等院校教學用書,也可作為通信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參考書。

編輯推薦

本書較全面地討論了與數字通信技術相關的模擬信號數位化及相應的數位訊號傳輸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基本內容包括:由抽樣、量化、編碼等過程實現的PCM方式的基本原理,以及進一步壓縮編碼速率的DPCM及ADPCM的概念。為適應多媒體技術、現代移動通信技術、IP網路電話技術、軟交換及下一代網路技術的發展和需要,本書還介紹了圖像信號數位化和低速率的語聲編碼技術,如子帶編碼、線性預測編碼(LPC)及矢量量化編碼等。
在數位訊號傳輸方面論述了數位訊號傳輸的基本理論,多路復用傳輸以及PDH、SDH等相關的數位訊號傳輸技術。
本書是高等院校教學用書,也可作為通信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參考書。

目錄

第1章概述
1.1 通信及通信系統構成
1.2 信息、信號及分類
1.3 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
1.3.1 模擬通信系統
1.3.2 數字通信系統
1.3.3 數位訊號的時分復用傳輸
1.4 數字通信特點及性能指標
1.4.1數字通信的特點
1.4.2 數字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1.5電平和衰減的預備知識
小結
練習題
第2章 語音信號波形編碼
2.1 語音信號波形編碼
2.1.1語音信號波形編碼的概念
2.1.2語音信號編碼的分類
2.2 脈衝編碼調製——PCM
2.2.1PCM的概念
2.2.2 抽樣
2.2.3量化
2.2.4 編碼與解碼
2.2.5 單片集成PcM編解碼器
2.3 差值脈衝編碼調製——DPCM
2.3.1 DPCM原理及實現
2.3.2自適應差值脈衝編碼調製——ADPCM
2.3.332kbit/sADPCM系統
2.3.4 單片集成ADPCM編解碼器
小結
練習題
第3章 語音信號壓縮編碼
3.1 語音信號壓縮編碼的概念
3.2 IP電話系統技術簡介
3.2.1IP電話的定義
3.2.2 IP電話網的結構
3.2.3 語音處理技術
3.3 子帶編碼SBC
3.3.1子帶編碼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3.3.2子帶編碼的比特分配及編碼速率
3.4 參量編碼
3.4.1 語音形成機理及語音信號分析
3.4.2 預測編碼的基本概念
3.4.3 參量編碼的線性預測編碼(LPC)基本概念
3.4.4 矢量量化編碼
3.4.5幾種標準的聲碼器
3.4.6 低比特率編碼器的MOS得分
3.4.7 語音波形編碼標準和參量編碼標準
小結
練習題
第4章 時分多路復用及PCM30/32路系統
4.1 時分多路復用通信
4.1.1時分多路復用的概念
4.1.2 PCM時分多路通信系統的構成
4.1.3時分多路復用系統中的位同步
4.1.4時分多路復用系統中的幀同步
4.2 PCM30/32路系統
4.2.1PCM30/32路系統幀結構
4.2.2 PCM30/32路定時系統
4.2.3 PCM30/32路幀同步系統
4.2.4 PCM30/32路系統的構成
小結
練習題
第5章 圖像信號數位化
5.1 圖像信號的數位化
5.1.1概述
5.1.2電視信號基礎
5.1.3 視頻圖像數位化
5.1.4圖像質量評價
5.1.5常用圖像檔案格式
5.2 圖像壓縮編碼分類及基本編碼方法
5.2.1圖像壓縮編碼的分類
5.2.2 數字圖像編碼的常用方法
5.3 數字圖像壓縮編碼的主要國際標準
5.3.1 H.261建議
5.3.2H.263建議
……
第6章 數位訊號復接
第7章 數位訊號的傳輸
附錄 《數字通信原理》教學大綱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