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形成性評價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成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1]
發展歷史
最早的系統的教學評價,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比較系統的當推泰勒的觀點,泰勒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標為核心和依據的課程和測驗編制的原則,試圖以此把社會的要求、學生的需要反映在課程與測驗中。為了把這一思想與早期的測量區別開來,泰勒正式提出了“教育評價”的概念。根據泰勒的理解,教育評價就是衡量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程度的一種活動[2] 。布魯姆則把教學評價包含在教學目標之內,他說:“目標:行為:評價技術:測驗問題。”[3] 一般認為,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並給以價值判斷。
分類及作用
主要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極性評價。形成性評價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估和評判。它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法收集、綜合和分析學生日常學習的信息,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和需求,著眼於學生潛力的發展。它不僅注重對學生認知能力的評價,而且也重視對學生情感及行為能力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不斷自我完善與提高的機會,有助於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