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功能

解釋教化性是指教師的行為和思想對學生道德品質和觀念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每一位教師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的體現者,而是活生生的個性------我們對學生來說,應當成為精神生活極其豐富的榜樣,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才有道德上的權利來教育學生。”

分析

和諧的師生關係可以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身教示範的作用。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人際關係不僅影響著教學的智育功能的發揮,而且還影響著教學中德育的效果。任何教學都是具有教育性的,教學活動既是傳習文化知識的過程,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人際關係不僅是一種教學的手段,而且是一種教學的目的。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對學生具有道德示範的作用。學生認識人生和社會,總是從認識自己、認識周圍的環境和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開始的。學生視教師為楷模,他們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品質。正如孔子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在良好的師生人際關係中,學生享受到師愛的溫暖和師生友誼的快樂,使他們相信人世間是真誠、美好的,從而體驗到友愛、尊重、誠實、平等等道德經驗。前蘇聯當代教育評論家索羅維依契克認為,師愛是建立良好師生人際關係的情感基石。教育家贊科夫曾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相反,如果學生在師生人際關係中見到的是自私、圓滑、冷漠、懷疑,他們就會以為世界是冷酷無情的,從而得到仇恨、勢利、自私等道德經驗。正如斯賓塞所說:“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

教育與培養

和諧的師生關係有助於教師對學生道德知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的教育與培養。號稱“中國基礎教育活化石”的教育家呂型偉曾說:“如果孩子能對你講悄悄話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在和諧的師生氛圍中,因為相互信任和尊重,視教師為知己,則可消除對方的顧慮,讓學生打開心靈的窗扉,把他的困難與問題在一個輕鬆和講理的環境中說出來,從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發抒和鬆弛,然後教師就可以對之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願受其教。師生關係融洽親密,學生對教師的教導,在感情上才具有相容性;而在不融洽不親密的師生關係中,學生容易形成對教師的“逆反心理”,與教師的教導背道而馳。可見,和諧的師生關係有利於教師對學生心靈深處的了解和洞察,及時矯正學生不良動機和行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