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論報刊

政論報刊

政論報刊是以評述時政、抒發政見為宗旨的定期出版物。大多為期刊。其創辦多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主辦者多為政治活動家。

政論報刊

正文

在各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都曾湧現出聲名卓著的政論報刊,它們都在為革命準備輿論、喚起民眾等方面起過重要的作用。英國被譽為“社論之父”的D.笛福於1704年創辦的《評論》, 是政論報刊的鼻祖。在美國,由J.富蘭克林在1721年創辦的《新英格蘭新聞報》,也是最早的政論報刊之一。在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出現多種政論報刊,其中最著名的是 J.-P.馬拉的《人民之友報》和J.R.埃貝爾的《杜歇老爹報》
中國率先重視報刊政論的是王韜。1874年,他在香港創辦並主編的《循環日報》,發表大量政論文章,評論洋務,鼓吹變法自強。1898年戊戌維新運動時,資產階級改良派出版的報刊,如《時務報》《新民叢報》等,都以議論時政為主要內容。資產階級革命派也重視政論報刊,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它是1905~1907年間革命派同改良派政治論戰中的主要陣地。
政論報刊的特點是反映時代要求,爭取社會進步。資產階級政治統治建立後,資產階級政論報刊逐漸失去光采,而反映資本主義集團競爭的報紙和以提供趣味新聞為主的“便士報”先後成為報業的主流。在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雖然仍有一些所謂高級報紙視評述時政為首要職責,但其思想內容與對民眾的影響,遠不如以前的政論報刊。
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後,把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政論報刊, 特別是那些宣傳民主主義的不受檢查的報刊,視為“工人的(無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或社會民主主義的)報刊的先驅者”(列寧:《俄國工人報刊的歷史》),並在自已的報紙工作中繼承了這一傳統,如馬克思、恩格斯主辦的《新萊茵報》,列寧主編的《火星報》。在中國,不僅有純粹的政論性的期刊,而且所有的大型的日報,如黨的機關報等,仍對政論給予高度的重視,精心寫作社論,並置於版面上最顯要的位置。
在新聞學研究中,對報紙的政論和政論報刊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視,不少史家都把政論報刊視作近代報業的主流。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