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也稱PPP模式。PPP模式旨在向社會資本開放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

概念釋義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縮寫)模式:指政府通過特許經營權、合理定價、財政補貼等事先公開的收益約定規則,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等公益性事業投資和運營,以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為特徵,發揮雙方優勢,提高公共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和供給效率。

社會反應

充分認識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重要意義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的一種長期合作關係。通常模式是由社會資本承擔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基礎設施的大部分工作,並通過“使用者付費”及必要的“政府付費”獲得合理投資回報;政府部門負責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價格和質量監管,以保證公共利益最大化。中國正在實施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城鎮化是現代化的要求,也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立足國內實踐,借鑑國際成功經驗,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國家確定的重大經濟改革任務,對於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構建現代財政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