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武威攻鼓子以涼州四壩鎮的“楊家會”最孚盛名。在歷史上,四壩鎮一帶曾是北方許多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海子”遍布,水草豐美,引得遊牧民族紛至沓來,“逐水草而居”。公元一世紀(漢朝初年),匈奴休屠王駐牧於此,他的王府就設在地處民勤、永昌、武威三縣交界之處的三岔堡。公元前121年,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擊敗休屠王之後,建郡置縣,三岔堡一帶名為休屠縣。歷東漢魏晉南北朝之後併入姑臧(屬涼州區)。公元9-10世紀(唐後期),這裡為吐蕃族所據。907~—1127年(五代北宋),又屬党項族人領地。公元1271年~1368年(元時),由蒙古族和維吾爾族所控制。1644年(明朝)以後,隨著“屯墾戍邊”政策的實行,山西、陝西、安徽、江浙一帶漢人源源不斷遷居於此。所以,這裡一直是多民族匯聚的地方。可以說,攻鼓子是西域樂舞和中原樂舞交融並蓄產生出來的獨特的西部鼓舞藝術。
據史料記載,歷來就有“鑼鼓雜戲源於《秦王破陣樂》”之說,《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屢有征討,世間遂有此樂《秦王破陣樂》”。《資治通鑑》載“李世民受危專征,民間遂有此曲”。史書記載《秦王破陣樂》有三變、十二陣、五十二遍,皆作出戰攻陣之形。
相關傳說
關於攻鼓子的來歷,在當地耆老中有這樣一段傳說。相傳“攻鼓子”為苗莊王所創,有一次他被敵人打敗後,被圍困在城堡里,孤立無援,形勢十分危急。苗莊王情急生智,造直筒鼓內藏兵器,和部下喬裝打扮成社火隊走出城堡,乘敵人觀看錶演不備時,取出兵器攻打圍敵,大獲全勝。為了慶祝這次勝利,後裔們便將這種鼓舞稱作“攻鼓子”以示紀念,寓甚攻敵不備之意。
表現形式
“攻鼓子”不同於一般的“腰鼓”和“太平鼓”,但又融合了腰鼓的靈秀和太平鼓的渾厚,更顯灑脫和豪邁。除了鼓法不同,表演者裝束也迥異,黑衣白扣,儼然是古代的武士。傳統的攻鼓舞一般由20人組成,頭戴黑幞帽,左右兩側插上野雉翎,美其名曰為“招子”,帽兩邊綴以白色紙花,身著黑色太保衣,下穿燈籠褲,臉上塗脂擦粉,眉毛畫得粗黑且上翹,完全一副“夜行俠”的裝束。鼓長約30厘米,直徑20厘米,表演者用雙木槐擊鼓舞蹈。
表演時由大鼓作為打擊樂伴奏,指揮節奏和速度。舞蹈隊形變化複雜,場面調度多樣,動作剛勁有力,在鼓舞中自成一體。“攻鼓子”講究打鼓時要手到、眼到、神到,而且要儀表瀟灑、乾淨利落、穩健大方。“猛虎出山陣”、“雙將對斗陣”、“四門兜底陣”、“四方陣”、“四龍陣”等隊形變化萬千,氣勢恢宏;“雄鷹展翅”、“戰馬凌飛”、“鷂子翻身”、“鳳凰三點頭”等舞蹈動作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攻鼓子”表演的布陣,有“幾何”、“拉花”、“拜壇”、“祭陣”、“連套”、“對攻”等十多個陣勢。舞者時而馬步對攻,時而振臂滑鼓,對攻時如龍騰虎躍,反攻時如紫燕曼剪,神情冷峻剛毅,步履沉穩矯健。尤其是“會攻子”時,數十支甚至上百支鼓隊匯聚一地,同擊一種節拍同奏一支曲,同列一個長陣同作一個勢,陣容宏大,氣勢雄壯,撼人心魄,表現一支強大的軍隊在向敵人發起進攻的氣勢。
成績榮譽
1957年,武威“攻鼓子”在北京參加了中國民間文化的表演活動,當時還在天安門和懷柔堂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進行了表演。表演結束後,他們這支特殊的“農民演出隊”受到了領導們的高度評價。1990年4月,甘肅電視台拍攝電視藝術片《西部之舞》,攻鼓子作為重點節目之一被介紹到全中國,之後,邀請表演者日益增多,武威“攻鼓子”聲名大振,被稱為西部“鼓魂”。1993年成立“涼州區四壩‘攻鼓子’藝術團”以後,“攻鼓子”又獲得了如1996年中國民間鼓舞比賽銅獎及連續兩次獲得甘肅省民間藝術比賽金獎等多項大獎。
非遺信息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日期:2008年6月7日
批准機關:國務院
批准序號:639
遺產編號:Ⅲ-42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項目名稱:鼓舞(涼州攻鼓子)
申報單位:甘肅省武威市。
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單位:甘肅省人民政府
批准文號:甘政發[2006]78號
批准日期:2006-9-30
批准序號:19
項目編號:Ⅲ-4
項目名稱:攻鼓子舞
申報單位:甘肅省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