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收益遞增規律是美國經濟學家Paul·Romer在世紀年代中期提出的新增長理論的內容之一。Paul·Romer認為好的想法和技術發明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知識的傳播以及它的變化和提煉是經濟成長的關鍵;而好的想法和知識非常豐富且能以很低的成本複製,因而收益遞減規律在以知識為基礎,利用創新和高新技術來支撐經濟發展的時代不再起支配作用,而以代之的是收益遞增。收益遞增把知識創新和技術發明納入傳統的生產函式中,不再只重視資本和勞動力因素。它認為投資能使技術更有價值,技術反過來又使資本更有價值,使投資和技術進步在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上促進經濟成長率的提高。因此,收益與投入的生產要素和資源成正比,投入得越多,收益也越多。
表現形式
知識經濟和收益遞增的關係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取代土地、勞動和資本,成為最重要的資源。而知識在理論上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成為收益遞增的重要來源;另一方面,知識具有溢散性、複製成本低的特點,人們在使用知識的同時並沒有消耗知識,而是在傳播知識,利用知識創造財富,知識使用的越多,價值就越大,而不象增加土地、資金一樣,所增加的產出最終將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