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節

支,指四肢;節,指骨節。支節,指四肢骨節,《傷寒論》中有“支節煩疼”,古代所說支節與現代關節略有不一,不但包含了現代所稱的“關節”,同時還包含了調控關節的“經脈”,即與神經系統有部分關聯。再結合《素問·五臟生成篇》的文字,“諸筋者,皆屬於節”來理解“支節”,則可以看出:筋屬節,節屬骨。而支、節、筋、骨構成的“骨”系統,實際上包含了“骨”的全部活動功能。

解讀

《靈樞·師傳》:“身形支節者,藏府之蓋也。”關於“支節”,方有執解釋為“四肢百節”,而張錫駒則解釋為“支者,經脈之支也,節者,骨節之交也”。張錫駒的解釋表明“支節”不但包含了現代所稱的“關節”,同時還包含了調控關節的“經脈”,即與神經系統有部分關聯。再結合《素問·五臟生成篇》的文字,“諸筋者,皆屬於節”來理解“支節”,則可以看出:筋屬節,節屬骨。而支、節、筋、骨構成的“骨”系統,實際上包含了“骨”的全部活動功能,亦即“四肢百節”的活動功能。而四肢百節的活動功能,正是人體健康有力的基礎。

中醫套用

支節煩疼與少陽主骨的關係

關於“少陽主骨”,《素問·熱論篇》明確提出:“傷寒……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骨”。《靈樞·經脈》則詳細羅列了“少陽主骨”的發病部位,其文曰:“膽足少陽之脈……是主骨所生病者……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可見少陽所主之骨,幾乎遍及人體全身。而為了說明肝、膽、筋、骨、少陽之間存在的特殊聯繫,全元起則採用將“少陽主骨”與其他串聯在一起的論述方法。全元起注云:“少陽者,肝之表,肝候筋,筋會於骨,是少陽之氣所榮,故言主於骨”。綜上可知,《傷寒論》中“支節煩疼”的“支節”,正是《內經》“少陽主骨”理論覆蓋的範圍,亦即少陽所主的對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