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歷史
起源
關於撲克遊戲(Poker)的起源還不是完全能夠確定,不過一般認為是源自於十二、十三世紀南宋時期傳出的中國的葉子戲。 葉子戲早在唐代就出現了,依照四季分成四種類別,撲克牌的四種花色也有類似的說法。也有人認為麻將與牌九也與早期的葉子戲有關。另一個較廣泛認定是相傳由塔羅牌演變而成,因為兩種牌均分為四種花色,人頭牌亦與塔羅牌中的宮殿牌不謀而合。同時亦有人相信撲克牌是完全是阿特蘭蒂斯的發明,跟以上所講的都沒有關係。
一些權威人士認為,印度比中國更有可能是紙牌的起源地。有人提出歐洲早期的紙牌(塔羅牌)與印度教神話中的女神Ardhanari之間,有一定的聯繫。這位女神的形象有四隻手,每隻手中分別持有魔杖、杯子、寶劍和圓環(代表金錢)。在歐洲早期的一些紙牌中,也印有與此類似的圖案符號。有一個說法是,紙牌是由原先可能是一個印度民族的吉普賽人傳入歐洲的。他們穿過波斯、阿拉伯進入埃及,由埃及到達歐洲,他們中的一部分約100多人,於1427年進入巴黎。 註:Ardhanari應該是指濕婆之妻卡利女神,印度神話中有較多描述:卡利女神(Kali)“以水創造血脈、以火創造元氣、以土創造肉身、以風創造呼吸”。
早在14世紀或更早的時候,歐洲很多地方,出名的有紐倫堡、奧格斯堡和烏爾姆(Ulm),已經生產紙牌。義大利的塔羅特牌(TAROT)可能比德國紙牌出現的年代為早:在一份年代為1299年的義大利檔案中,已經提到塔羅特牌。布拉本特公爵夫人約翰娜於1379年在荷蘭曾講授過紙牌,在西班牙至少於1371年已經有了紙牌。可能是摩爾人或撒拉遜人把紙牌從西班牙帶人義大利的,但是試圖說明紙牌一詞的西班牙語naipes與阿拉伯語nabi的相似性的意圖,沒有獲得成功。
1392年法國國王查理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紐爾手工繪製一副紙牌,這一歷史事實造成了紙牌源出法國的說法的出現。但是明顯可以看到的是,法王所命令繪製的一副紙牌,不過是一副與其他早已使用的紙牌相類似的紙牌。當時的負責銀錢支付帳目的皇家司庫,曾講起過有三副紙牌,印成“金色和各種各樣的顏色,並帶有很多的裝飾,以為我們的國王陛下娛樂之用。”其中的17張牌現存法國國立圖書館展出。
紙牌傳入英國的時間,比傳入歐洲其他國家更晚一些。喬叟於1400年去世,雖然他曾歷數當時的各種娛樂活動,但從未提到過紙牌:“他們跳舞,他們下棋和飲宴。”關於愛德華一世穿著帶翻邊的盛裝玩四個王(k)的遊戲的資料,幾乎肯定是指的某種其他遊戲,也許是某種形式的棋戲。資料中最早確鑿提到關於英國撲克牌的時間,是1465年,這一年英國的撲克牌製造商向愛德華四世申請禁止進口外國製造的撲克牌,並有一適當的法令可以作為佐證。
C.P.哈格拉維在他所著的《撲克牌歷史》一書中寫道:“有一個關於哥倫布和他的水手們的傳說故事,說這些水手酷愛賭博,當他們在茫茫而又神秘的大海上遭遇到風暴的襲擊時,他們由於迷信引起的恐怖,把他們的撲克牌全部扔進了大海。後來在他們到達了陸地之後,他們又為這件魯莽的行動感到後悔,於是他們就在這個新的國度裏用一種樹葉又製成了一些撲克牌,這些撲克牌引起了印地安人的很大興趣。”噶塞拉索·德·納·威加所講的材料(《佛羅里達歷史》),說西班牙士兵在1534年那次遠征中,用皮製撲克牌玩牌。這個說法看來不僅僅只是一個傳說。墨西哥人很早就有了紙牌戲,當時墨西哥人稱之為(amapa-tolli),其中amapa的意思是紙片,而tolli的意思是遊戲。
發展演變
早期的撲克牌很可能是在14世紀後半由埃及傳入歐洲的,這時撲克牌的形式已經和21世紀以來的形式很接近了。人頭牌再十五世紀前半出現,約在1480年從法國發展出21世紀以來的形式通行的四種花色。
15世紀時通常把K當成是最大的牌,Ace則是最小的牌。21世紀以來的形式將Ace當成最大,2當成最小的方式可能是從十八世紀晚期法國大革命後才開始的。
“鬼牌”(JOKER)是美國的發明,然後隨著撲克一起傳回歐洲。
撲克中的J(JACK)原來用KNAVE(惡棍)一詞,這個詞直到20世紀40年代在英國和歐洲大陸還相當流行,到21世紀以來的形式已基本廢棄不用,但在歐洲如瑞典等部分國家,還在使用這個詞。用JACK代替KNAVE一詞之所以能很快得到公眾接受的原因之一,是在記錄或報告牌例時,或者在使用縮寫時,或者在敘述打牌過程時,可以方便地使用JACK一詞的第一個字母J,而過去在用KNAVE這個詞時,就必須使用Kn,如果只用K就會引起混亂。
撲克牌的含義
撲克五十四張,兩張大小王是日月,其餘52張是全年52個星期。黑桃♠、紅心♥、梅花♣、方塊♦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每季13張,代表一季13星期。每種圖案13張之點(1-13)加起來是91點,而每季也是91天,四季相加,加小王是365天,是一年正常天數,而再加大王是366,表閏年。此外,全牌只兩色,紅表白天,黑表夜晚。
撲克牌的花色
撲克牌分為四種花色:黑桃、紅桃、梅花和方塊。各國人民都以本國民族文化對四種花色給予不同的文化闡述。法國人將四種花色理解為矛、紅心、丁香葉和方形;德國人把四種花色理解為樹葉、紅心、橡樹果和鈴鐺;義大利人將四種花色理解為寶劍、酒杯、權杖和硬幣(同塔羅牌小秘儀的四種花色);瑞士人將四種花色理解為橡樹果、盾牌、花朵和鈴鐺;英國人則將四種花色理解為鏟子、紅心、三葉草和鑽石。
為什麼要以這四種圖案,歷來說法很多。比較集中的說法有以下兩種:一說是這四種花色代表當時社會的四種主要行業,其中黑桃代表長矛,象徵軍人;梅花代表三葉花,象徵農業;方塊代表工匠使用的磚瓦;紅桃代表紅心,象徵牧師。另一說是這四種花色來源於歐洲古代占卜所用器物的圖樣,其中黑桃代表橄欖葉,象徵和平;紅桃為紅心型,象徵智慧和愛情;梅花為三葉草,意味著幸運;而方塊呈鑽石形狀,象徵財富。
撲克牌上的人物
21世紀以來的形式國際上最流行的法國式撲克上人物如下:
四張K分別代表四位國王:大衛(黑桃K);查理大帝或查理七世(紅心K);亞歷山大大帝(梅花K);凱撒(方塊K)。
· 黑桃K是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國王所羅門的父親大衛。他善於用豎琴演奏,並在聖經上寫了許多讚美詩,所以在國王K牌上經常有豎琴的圖樣,其頭髮是向外卷的。
· 紅心K是查理曼,法蘭克王國國王,又叫查理大帝((英文)Charlemagne),最早用鑿子在木板上刻他的人物像的工匠,因為不小心鑿子滑動後把上唇的鬍子刮掉了。此後,印紅桃國王牌都是以這張畫為標本。因而,只有紅桃中才有沒有鬍子的國王牌,其頭髮向內卷,把劍舉在頭後。
· 方塊K是凱撒,他是羅馬的名將和政治家,統一羅馬後成為羅馬的獨裁者。他在羅馬帝國硬幣上的畫像是側面像。此後,在四張國王K牌里,只有紅方塊的國王是側面像,其頭髮向內卷,手持束棒(法西斯)。
· 梅花K是亞歷山大大帝,他的衣服總是佩帶著配有十字架的珠寶,這是梅花K國王的特點,其頭髮向外卷。
四張Q分別代表兩位聖經中的女子、一位女神及一位虛擬人物:
· 女神帕拉斯·雅典娜(黑桃Q),四張皇后牌中唯一一位手持武器的王后;
· 友第德(紅心Q);是《聖經》的次經中《友第德記/猶滴傳》中的主要人物。
· 阿金尼((英文)Argine,由女王Regina一詞移位而成,梅花Q,手中的紅白雙色的薔薇花意為:英國的蘭開斯特王族以紅色薔薇作為象徵,約克王族以白色薔薇作為象徵,兩個王族經過薔薇戰爭後取得和解,並把雙方的薔薇結在一起。);
·拉結或阿涅絲·索蕾(方塊Q)。
四張J分別代表四位騎士:
· (黑桃J):奧吉爾(Ogier),中世紀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查里曼大帝的十二位帕拉丁(Paladin,聖騎士)之一,被六仙女祝福的丹麥王子。
· (紅心J):拉海爾((法文)La Hire),1390~1443,英法百年戰爭中的法國指揮官,為查爾斯七世的侍從,聖女貞德的戰友。
· (梅花J):蘭斯洛特;亞瑟王圓桌武士中的第一勇士,他與王后格溫娜維爾的戀情導致了他與亞瑟王之間的戰爭。溫文爾雅,又相當勇敢,而且樂於助人。他曾出發去尋找過聖杯,但由於他的驕傲使他沒有成功。在王后開始進行火焰的試練時,蘭斯洛特為了將她從火中救出而發動了一次不必要的戰鬥,這就導致了圓桌騎士的分裂。在這場戰鬥後,蘭斯洛特為了懺悔他的罪過而當了僧侶。
· (方塊J):方塊J是誰,說法不一。赫克托爾(Hector),普里阿摩斯(Priamus)的兒子,特洛伊(Troy)王子,帕里斯(Paris)的哥哥。他是特洛伊第一勇士,被稱為“特洛伊的城牆”。最後和阿喀琉斯(Achilles)決鬥,死在對方手裡。又說是查爾斯一世的侍從羅蘭。
部分撲克遊戲
大眾流行
一、接龍 二、拱豬 三、梭哈 四、十點半 五、二十一點 六、撿紅點 七、大老二(鋤大地) 八、壞傑克 九、死纏爛打 十、撲克王(PK王)
單人自娛
一、倒梯形 二、被囚禁的皇后 三、金字塔之謎 四、含笑的玫瑰 五、盛會 六、蹉跎歲月 七、同花大順 八、女皇接見 九、坎菲爾德 十、兵戎相見 十一、後方戰場 十二、高爾夫 十三、月牙 十四、勝利之門 十五、四朵金花 十六、成雙配對 十九、旋轉的鐘 二十、十四方陣 二十一、國賓進城 二十二、八龍歸海 二十三、紅與黑 二十四、四同連繪牌 二十五、王族婚典 二十六、傀儡皇后 二十七、情人橋牌二十八 八龍歸海、二十九 拆塔、三十 戰鬥
雙人對打
撲克王(PK王)
多人共抗
一、揣牌 二、五十K 三、拖拉機 又名“雙摳”,是一種在中國各地廣為流傳的撲克遊戲,是由著名的撲克牌局 “升級”發展演化而來。 和“升級”一樣,牌局採用四人結對競賽,搶分升級的方式進行。基本規則也和“升級”相似。具有規則簡明、對抗性強等特點。“拖拉機”在保留“升級”的上述優點的同時,增加了牌的張數(由54張變為108張〕,取消了對底牌壓分的限制,使牌局的變化更為豐富。“對牌”、“拖拉機” (這也是“拖拉機”這一遊戲名稱的由來〕等出牌形式和“雙摳翻倍”等規則的增加,使牌局更富有娛樂性和刺激性。 四、德州撲克 五、撲克王(PK王) 六、擠黑A七、鬥地主八、七鬼五二三 又稱“七王五二三” 九、填大坑 十、刷鍋
百分
“打百分”玩法需4人,2人一組,進行比賽。大王為大,小王次之,A第三,依次順排,在不帶2的情況下,2最小(帶2,則2比A大)。4張K和4張10各算10分,4張5各算5分,合計100分。玩時,同組的人相對而坐(即“對家”、“對門”),每人分牌12張,剩下6張,這時開始叫牌(或稱“要牌”),分牌的人先要,從60分(或雙方確定)叫起,若牌不好,可不要。叫牌按逆時針方向輪流,每叫一次至少增加5分,一直可叫至一百分,叫牌至某個分(如70分)其他人不要,即停止叫牌。由叫分最高的人拿底牌與手中的牌相調換。在扎牌(或稱“埋牌”、“扣牌”)前,要選擇一門牌為將牌(或叫“主牌”),然後就可以出了。最後叫到牌的人第一個出牌,後面人出的牌花色要和第一人出牌相同,如沒同花色牌,就可出一張其他的主牌(如大、小王等)或出副牌。每出一圈,如果是非叫牌的一組大,則要將4張牌中的分數牌(K、10、5)取出。贏這一圈牌者獲得出下一圈牌的權力。
牌出完後,如果要的一方叫80分,沒要的一方揀25分,要的一方為“破”,計負分(-80),沒要的一方計正分(+25)。如果沒要的一方只揀到20分或20分以下,要的一方為“成”,雙方均計正分。如果沒要的一方沒揀到分,本圈計分為零,要的一方本圈計200分。如果沒要的一方揀分達到或超過50分,計分時可乘以2;如果沒要的一方,在出最後一圈牌時以主牌大於對方,叫“摳底”,要將所揀的分數加上底牌的分數再乘以3,計為沒要一方的分數。如此累計以先達到指定分數(500或1000)者為勝。
四百分
原理和上述“百分”玩法有相同之處,但叫牌和計分法有不同。也是四人分成兩組進行對抗。發牌後各人得牌12張(大、小王不用)。剩下4張,放在中間,準備在叫牌後作為換牌用。然後各人根據自己的牌情及對家的叫牌來決定叫牌。起叫從250分開始,向右輪流,後面的叫分起碼比前面人的叫分高出10分。當一方叫出一個最高分,其餘3人不再叫時,這個牌分就是這一盤的定約牌分,叫出這一牌分的人為定約者。定約者和他的同組對家為定約組。定約組的任務,是要盡力爭取贏進計分牌張,使分數達到或超過定約牌分。定約者,享有換牌的權利,即將中間4張拿進再換出4張,扣在桌子一旁。換牌後,由定約者決定主牌花色。決定主牌後,由定約者出牌,出牌一圈後,看誰的牌大,誰就贏得這圈牌。同組贏進的牌都疊放在一起。12張牌都出完以後,兩組均根據本組贏進的牌來計分。四百分打牌共有6張計分牌,即A與K,每張25分;Q計20分;J計15分;10計10分;5計5分,加起來共400分。分數是根據定約牌分來計算的。如定約牌分為300分,如贏進牌張合計分為255分,未完成定約,定約組無分,非定約組贏45分。如定約組剛夠300分,算完成定約,雙方均不計分。叫350分而完成定約,叫做“小滿貫”,加獎分100分;叫400分而完成定約的,叫“大滿貫”,加獎分為200分。
打牌以達到雙方商定的分數時結束。
持久戰
每次4~6人打牌,用全副牌。4人打牌,每人發6張;5人打牌每人發5張;6人打牌每人發4張。發牌者將發給自己的最後一張牌亮出給大家看,並以這一張的花色,作為這盤的主牌花色,其餘發剩的牌,置於牌桌中央作為補牌用。
發牌畢,由發牌者右方一人領先出牌,每次一張,其他人必須跟出同樣花色,若無這花色,可出其他花色墊牌,或出主牌吃掉。一圈中誰的牌大,則贏得這一圈牌,並有權補進一張牌,同時在下一圈中領先出牌。如此反覆進行,由於只有贏牌者才能補牌,所以打到一定時間,各人手中的牌張數目就不等了。任何打牌者手中的牌出完以後,就停止打牌,其餘的人則繼續進行,直至只剩一人手中還有牌時為止。這一人就是這盤打牌的勝者。
升級
4人參加,對家相對而坐。每人抓一張牌,誰的牌點多誰先起牌。一般從2打起,誰先起到2並亮,第一圈就歸他打,這2的花色就是本圈的主牌。每人抓到12張牌,餘下6張歸亮牌者換牌,把不重要的6張再扣下(有時規定要將底牌和扣下的底牌給其他3人看),隨後開始出牌。出牌完了,若對方得40分,或40分以上,就算你方下台,下一圈歸你的下一家打;若對方得80分或超過80分,對方則升一級,如原來打4,則改為打5;若對方得到100分,則可升兩級。但對方若未得40分,你方就贏了此圈,下一圈則繼續打,並升一級,即由打2改為打3。你方打時,若對方沒有得分,就叫打了對方的“光頭”,你方升兩級,原來打3,下圈可打5。若最後一次出牌,對方有主牌且比你方大,則“摳底”,你方下台,下一圈歸對方打。若對方面上的分超過40,又摳到了底,則加升一級,如原來打5,則升打到6。依次往後打,誰先打到A,誰方獲勝。
拱豬
各地有不同的玩法,這裡只介紹其中較為流行的一種。一副沒有大、小王的紙牌,一人分得13張,其中,黑桃Q稱作“豬”,一圈打完,最後得“豬”者計負100分;方塊J叫做“羊”,得“羊”者計正100分;梅花10稱作“變壓器”(簡稱作“變”),得“變”者,手中的得分要乘以2;紅桃一色牌(除2、3、4外)都是負分,但如果全色13張牌都得到,則都變成正分,其中A、K、Q、J依次是50分、40分、30分、20分,10~5各為10分,總計200分。出牌前,手中紅A、“豬”、“羊”和“變”牌中的一張或多張的人根據自己牌的情況賣牌,也可以不賣。賣牌後所有的分牌的分數加倍,即“豬”計負200分,“羊”計正200分,紅桃A~5共有400分。賣“變”後,梅花10見分即乘4。賣牌有明賣和暗賣兩種,明賣即把賣出的牌亮出置於自己一方桌面,暗賣則不亮牌,其他人不知道賣的是什麼牌,難度相對要大一些。賣牌後即開始出牌,第一盤由黑桃2出牌,以後各盤由得“豬”者出牌。出牌時其他人必須跟出同色牌,如沒有同色牌,則可用其他花色牌墊牌。每圈4張出完,則把有分的牌抽出,歸這一圈牌大的方。各人以不得負分或少得負分並爭取得正分為目標。一盤打完則計算4人各自的得分。如果一圈中的一方把所有13張紅桃和“變”、“豬”、“羊”全部得到,則計為+1000分,其他人不得分。例如,一方最後得的分數牌為:紅桃A、紅桃7、“豬”、“羊”、“變”,則他的得分為:[+50+(-10)+(-100)+100]×2=-120分,如果賣了“羊”和“變”,則其得分為:[-50+(-10)+(-100)+200]×4=+160分。
打牌以達到大家商定的分數時結束(一般是打到負多少分)。負分越多,輸得越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