撣族首領博物館

撣族首領博物館

撣族首領博物館,這是一座由柚木和磚建造的大房子,曾經是最後一位撣族首領的宮殿。博物館裡的展品並不多,空曠的大廳里擺放著撣族首領夫婦的畫像和寶座,他統治茵萊湖區直至上世紀初。

基本信息

簡介

撣族首領博物館撣族首領博物館

撣族首領博物館,這裡曾是撣族最後一位首領的宮殿,用象徵皇權的柚木和磚建造而成。

展品

博物館大廳里擺放著撣族首領夫婦的畫像和寶座,這位首領統治茵萊湖區直至上世紀初。 博物館裡的歷史記載。在很多旅遊書上寫著,茵萊湖區生活著自稱為“茵達人”的群體,他們擁有自己特有的民族傳統,在血統上卻屬於撣族的一個支系。這讓大家想起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儘管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自成一體,歷史上一直受麗江土司的管轄,解放後,國家有關部門最終把雲南境內的摩梭人歸為納西族。

歷史背景

撣族介紹

撣族首領博物館撣族首領博物館——相關圖片

撣族一般是指撣邦的台語民族,自稱“傣”。“撣”是他稱,可能是暹羅一詞的訛傳。按照自稱的不同可緬甸撣族以分為四個分支:

大傣(Tai Yai或Tai Long),即狹義的撣族,說撣語。人口300餘萬。傣仂,說傣仂語。在撣邦有20餘萬人,更多的傣仂生活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痕,說傣痕語。人口10餘萬。傣那,說傣那語。在撣邦有10萬人,更多的傣那生活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詳細數據

撣族自稱泰,有近250萬人,人口僅次於緬族和克倫族,是緬甸的第三大民族。撣族中的62%居住在撣邦,他們是撣邦的主體民族。緬北的傑沙、八英、密、曼德勒和東吁、彬文那等城市附近以及親敦縣境內居住的撣邦人也較多,其餘的撣族分布在克耶邦、克欽邦和親敦江上游等地,緬甸中部一帶地區和克倫邦首府巴安附近也有些撣族村寨。

文化藝術

撣族首領博物館撣族首領博物館

撣族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其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中國古代稱其為“撣”、“金齒”、“銀齒”、“黑齒”、白衣”、“白夷”、“擺夷”等。緬甸的撣族和中國的傣族,歷史淵源關係極為密切撣族居民由於撣族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其數目字和許多生活用語與雲南方言及閩粵方言接近。撣族有自己的文字,撣文是從梵文和緬文的字母轉化來的一種簡單拼音文字,但多用於佛教經典,很少用於文化教育方面。撣語通用於整個撣邦和緬北地區,與我國的傣族語言相通。撣族多信奉小乘佛教,95%是佛教徒。撣邦境內佛寺廟宇遍及各村寨。寺廟、佛塔的建築形式和佛教節日及佛事活動都和緬族及中國傣族相似。

撣族是傣族(Tai)之一。大部分居住在緬甸東部,少部分居住在北部。為緬甸第二大少數民族,占全國人口的將近1/10,20世紀晚期約達300萬人。其語言為撣語,屬傣語語系,撣族因而在語言上與泰國的泰族和寮國的佬族為同系。儘管如此,除居住在較偏僻的緬甸東端的撣族人之外,大部分撣族人在文化上與緬甸人較接近。

傳統特色

撣族人為小乘佛教徒。他們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大部分撣族人居住的地區——撣部高原——為連綿撣族佛塔的低山和一座座凹凸不平、森林覆蓋的丘陵。撣族人的許多地區雖由高地組成,但他們卻主要居住在山谷中和高地之間縱伸的平原上。周圍山區為原住民部落所占領,他們在經濟上與撣族息息相關。在可灌溉的地方,撣族經濟幾乎全部以種植水稻為主。在別的地方,則採取刀耕火種的耕作法,其結果造成森林的大量毀滅。撣族人世代與居住在西部的伊洛瓦底江流域緬甸人和北部的雲南省中國人進行大量貿易。傳統上撣族社會分為農業平民階級和世襲土司貴族,由土司們擔任地方頭領和撣邦首領。

民族歷史

撣族人的民族意識非常強烈。13∼16世紀撣族人統治了緬甸的大部分地區。在他們的權力衰落後,形成了30多個撣族土司邦,其中大部分向緬甸國王納貢。在英國占領下,這些土司邦由臣服於英王的世襲首領統治。1922年大部分土司邦加入撣聯合邦,該聯合邦擁有很大的地方自治權。但1974年憲法頒布後,撣邦與緬甸其他邦一樣,失去了許多自治權力。從此撣族常與緬甸政府就地方自治問題發生爭執。雖然20世紀晚期撣族人的主要興趣顯然是在被叫做金三角的緬泰邊境地區非法重植和輸出鴉片,但60年代仍成立了幾個分裂主義武裝集團。

門票收費

撣族首領博物館是娘水鎮上唯一收門票費兩美元的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