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義
即廣東省粵語地區的人對部分不遵守秩序、行為不文明、道德敗壞的外省人非廣府民系人士的稱呼。簡單來說,是貶義,一般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嘲笑,也常用在廣府人之間。初高中學生尤其泛用。例如:某個人穿了一件不太好看的衣服,另一位朋友就會打趣的說:你好“撈”(low)啊。歷史
事由應是在1949年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舉南下解放湛江(湛江舊稱廣州灣,曾為法國殖民地)時,當時槍炮響,時局亂,在城裡有不少人失業,湛江解放後,在1950年下半年至51年期間,政府組織起飲食業失業工人搞生產自救,在赤坎區南華廣場上(原文具店,今天的天馬藥房)成立了“工人酒店”,開展了生產自救,當時赤坎埠範圍不大,人口也不多,往來人員主要是集中在南華廣場,九二一路及民主路一帶,留守在湛江的解放軍部隊人員比較多,有的搞墾植開發,市民當時稱解放軍叫“大軍”,大多數是北方人,所講的話,本地老百姓不懂,市民也沒幾個會講國語的,南與北語言對話不是怎么好溝通,有時對講互有引起笑話。有一天,“大軍”來到“工人酒店”找人問路和想到某個商鋪買東西,但店裡的工人都不會講國語,只有當時在酒店搞業務的吳自偉先生,他見識廣,接觸人多,稍微能聽懂幾句北方語,要規範地講北方話就成了難題。當有北方人來,都是他出面勉強應答,當講到“老兄”的字句,他自己說得不那么準,走了調,講成了“撈松”,雖然對北方語的“老兄”與“撈松”的諧音相似,但還是被同事取笑,他曾一度有了外號,也被稱為“撈松”。
當時在湛江的大軍很有紀律,對本地老百姓也很有禮貌,開口先稱呼“老兄”,然後再問要辦的事,就是這有禮貌“老兄”的叫稱,後被人學講得生硬不順,發音不準,變了講成“撈松”,並鬧出了不少笑話,“老兄”變成了“撈松”了,從此以後,本地人把外省人統叫成“撈松妹”,“撈松仔”或“撈松佬”。直到文化大革命後,減少一個松字,便叫成“撈妹”“撈仔”了,這樣的稱呼是本地方言簡稱,形容年輕的外地男女、小孩,略帶貶義。而“撈松”一詞後來在粵語區逐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