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孫惠柱,1969年下鄉,1977年考上大學,1981年上海戲劇學院碩士, 1990年紐約大學博士。曾在北美四所大學教授世界戲劇及劇作、表演、人類表演學十年,任博士生導師和導演,1999年回國。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副院長,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劇協戲劇院校亞太局主任,《戲劇藝術》主編,紐約《戲劇評論》特約編輯,英國《戲劇及其表演研究》顧問編委。劇作有《中國夢》、《掛在牆上的老B》、《明日就要出山》、《神仙與好人》、越劇《心比天高》、京劇《望著厄蒂》等,曾在中、美、日、新加坡、挪威等國演出。近著有《第四堵牆——戲劇的結構與解構》、《誰的蝴蝶夫人:戲劇衝突與文明衝突》等;一百三十餘篇中英文論文發表於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
內容簡介
《摹仿什麼?表現什麼?》講述了:西方藝術和美學重摹仿、中國藝術和美學重表現的傳統理論並不準確。亞里斯多德摹仿說的對象是生活,柏拉圖摹仿說的原點則是理念。藝術史上理念先行的創作無數,也有不少一流作品,證實了柏拉圖對一種創作方法的天才猜測。中國藝術表現的對象亦應分而析之,主體、客體和形式都可能是重點。以中西文化中的戲劇這一綜合藝術為座標,可以看到摹仿和表現這兩個概念的重疊和多義性。
目錄
第一輯 美學篇
從戲劇形態看西方審美觀的演進
三大戲劇體系審美理想新探
三大戲劇體系審美價值的動態考察
現代戲劇的三大體系與面具
摹仿與表現:表演的四種方法
接受與創造:導演的闡釋學
宣洩與淨化:羅馬角斗場的啟示
批判與理想:文學的生態平衡
第二輯 戲劇篇
盛大的節日,集體的思辨——希臘戲劇的啟示
莎士比亞:我們的同時代人
阿瑟·密勒:充滿悖論的戲劇大師
“細菌”和“營養品”——論喜劇
喜劇的新路
快樂戲劇VS沉重戲劇
白領戲劇的得與失
百年話劇與時尚
話劇百年話先鋒
上海的跨文化戲劇
從反映生活到變成生活:三十年話劇範式的轉型
中西戲劇文化的碰撞與交流
第三輯 文化篇
兒童戲劇與都市文化
草根文化的意義
社區文化與城市生活質量
文化金字塔的中端建設
公共空間的美術
城市建設中的“洋相”
世界上最大的雕塑
草根藝術和創意產業
大都市的公共文化布局:紐約與上海的比較
第四輯 教育篇
平民教育中的戲劇實驗及其現實意義
戲劇在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高等戲劇教育的兩種模式及其前景
文學如何教育?
大學是社會的創意孵化器
創意產業之創意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