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搖錢樹在結構上分兩部分:陶製或者石雕的基座(搖錢樹座)和插於樹座的青銅樹。樹的部分又可分兩部分:樹幹和枝葉。早期樹幹多為實心,但大多數發現的搖錢樹樹幹為空心,橫截面為橢圓形,布波浪紋。一般樹幹長1.5-2.0米,分4-6節。每節都有四個插槽,供插嵌枝片之用。枝片裝飾圖案多種,主要的有:鳳、西王母、龍、羽人、猴、射弋等等。
對搖錢樹的起源、功能、文化屬性一直存在爭議。
分布
目前發現的搖錢樹總計189例,主要分布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湖北等地。
最早的搖錢樹年代是東漢早期,數量稀少,集中在成都平原地區;東漢中期和晚期該器物迅速流行,覆蓋的四川、重慶以及周邊地區;東漢末到三國時期,搖錢樹數量銳減;西晉時徹底消失。有搖錢樹出土的墓葬大多為大中型墓葬,表示該器物在當時的使用者屬於富有家族。
起源
一說源自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銅樹。
二說源自戰國時期的流行器物多枝燈,漢代各種神樹模型。目前持後者意見的學者為多數。
還有不少學者指出搖錢樹枝片上的動物和錢幣圖案與四川鹽源出土的青銅枝片可能有淵源關係。
功能
一說用於死者生前家庭範圍內的祭祀。
二說是早期道教法器。
三說是專門的陪葬用器皿。
現在學術界認為第三種說法最有依據,並承認搖錢樹可能賦有多種意義。最主要是引導死者靈魂進入死後仙界(“引魂升天”),其次也是民間祈求財富的表現,同時搖錢樹還可能有庇護死者家庭子孫的作用。
文化
關於搖錢樹的文化屬性,主要有兩派說法:一說搖錢樹是西南地區文化的產物,此種意見持有者占大多數,理由是搖錢樹這種器物只在西南地區發現,絕無僅有。
第二種說法是搖錢樹為漢文化產物,使用者為移民到成都平原的漢人。該說法在20世紀90年代後被提出,依據是出土有搖錢樹的墓葬與中原地區墓葬在格局、規模、其它隨葬品的類型上都一致;並和同時期西南地區文化出土的隨葬品和規模有很大的差別。
東漢中期以後的很多搖錢樹樹幹上鑄有小型佛像,在少數例子中佛像還代替了西王母在頂枝的位置。學者稱這種西王母-佛像共存的現象為“仙佛模式”,其表現了佛教初入中國時候佛被中國民眾當作仙界的神仙之一,而把他與其他本土神仙共置於西王母仙境之中。
雖然在學術界還存在爭議,搖錢樹佛像可能是中國最早的佛像刻畫。對搖錢樹佛教的研究還涉及了佛教南傳的爭議。
實物
綿陽博物館搖錢樹
在是四川綿陽博物館,收藏有一株完整搖錢樹,通高198厘米。這棵搖錢樹造型生動優美,保存完好,它是迄今我國出土的最大的搖錢樹。整體由基座、樹幹、樹冠等共二十九種部件銜接扣掛而成。
基座為紅陶質,樹用青銅澆鑄。
樹冠可分七層,頂層飾鳳鳥為樹尖;其下二層的乾與葉合為一體,飾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圖案;下部四層插接二十四片枝葉,向四方伸出。飾龍首、朱雀與犬、象與象奴、朱雀與鹿以及成串的錢幣等圖案。
樹桿直徑約1厘米,葉片最長約15厘米,最短為10厘米,每片樹葉厚約2毫米,樹高度應在1米左右,為三向八枝。所謂三向,即為搖錢樹枝桿被分為三層共八片枝葉,呈對稱分布。
特別有意思的是樹桿上有造像,高約5厘米,寬約2.5厘米。兩側各有一條飛龍,龍長約6厘米。人像站立狀,身著袍衣,雙手下垂合於腰前,整體造型美觀而大方。 細看枝葉,每兩片為一對,有如芭蕉葉的,葉片上鑄有圓形方孔錢,每錢相互連線,鑄有一人作彎腰伸臂撿錢狀,葉片外側四周猶如太陽的光芒,延生出許多長短不一的萬縷細絲;有如橢圓形的,一頭為桌球大小的圓環,兩側鑄有飛龍,龍頭頂著錢幣,兩龍之間用錢幣連線,葉片外側如同刺蝟般的短刺所包裹。
1990年四川省綿陽市何家山二號漢墓出土。1996年,東漢搖錢樹不僅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同時被收錄入《中國文物精華》圖錄。收錄入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64件(組)一級文物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江口崖墓博物館搖錢樹
在四川眉山市彭山縣江口漢崖墓博物館,有一件國家特級文物保護珍品——搖錢樹。據說搖錢樹是漢代吉祥物,道家謂之“神樹”,認為它是人間通往天堂的樹,“得之可以長生不老,用之錢財可以滾滾不竭”。這棵陶座銅質搖錢樹是1972年江口崖墓出土的,高達1.44米,是我國漢崖墓出土的一棵造型最大、鑄工最精、圖飾最豐富的搖錢樹,被定為國家特級文物。這件國寶1986年赴日本展出時觀者如潮,無不驚嘆中國古代精湛的鑄造藝術。
該樹由銅樹和陶座兩部分組成,有144厘米高,樹形像松柏,枝、乾、葉均系青銅鑄成。樹幹上綴滿了漢代五銖錢並裝飾有上百個人物和動物圖案。
在主幹上分杈枝五層,杈枝作成扁平面分左右兩枝插在主幹上。主幹上的頂端立一朱雀,雀前立一人,將傳說的“蛤蟆丸”置於朱雀口內。在朱雀的正前方為伏羲,人首蛇身,曲尾下垂,雙手高舉一輪滿月,月中飾蟾蜍。
朱雀之下為五層枝幹,從上到下的四層是相同的八組圖案。畫面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部的正中,為頭戴方勝的西王母,端坐於龍虎座,其中兩乘鹿人為西王母護龕,其下又飾玉免和青鳥各一。下有牛郎、織女。牛郎一手牽牛,另一手和織女共執一物,作正身側面,相視而立。近枝梢處有二仙人坐於席上,一撫琴,一伴唱。最一下層枝幹也分上下兩部。上部西王母頭戴方勝。左側一侍者雙手捧手,一人持靈芝,一人跳長袖舞,一人跳丸,一人表演疊案“反弓”雜技,一人執鞭。左側有玉免執杵搗藥。一人執靈芝,一人持環狀物。其後有一青鳥,作曲頸、展翅、翹尾狀。三仙人作輕歌漫舞狀。
陶座為模製,座身下寬上窄,座體中空,橫剖面略呈橢圓形。器衣上部浮雕二獨角獸,成疊蹲狀。下部飾線紋授帶圖案。
如此精細絕妙,把漢代對永生和財富的嚮往盡雕於這不足1.5米的樹上,真是讓人感嘆不已。
研究
在西南地區出土的東漢、三國、魏晉時代的磚室墓和崖墓中,常常會發現一種隨葬明器——青銅樹,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這種樹古代被人們叫做“柱銖”,後來,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據青銅鑄就的葉片上有各式各樣的錢幣圖像(以五銖錢、莽錢為多),聯繫到民間“搖錢樹”的傳說,遂決定把這些青銅樹稱為“搖錢樹”。
經過多年對搖錢樹的研究,它們的出現,緣於古人對樹的崇拜。“樹崇拜是一種舉世習見的文化現象,而巴蜀文化區的這種現象更加獨樹一幟。”在林向看來,“他們尊崇西蜀‘天下之中’的‘建木’與‘建木之西’的‘若木’,認為它們是眾神通天地的天梯與日神的棲息之所。”因此,很多出土稍早年代的搖錢樹葉片上都有與各民族神話傳說相結合,並演化為社柱、樹神的透雕圖案。“這些圖案都是以樹木為中心,適當加上一些地域特徵性:就像頭上長樹的神人;以花、珠、鳥為表征的日神;身體如繩索般糾纏並與蛇、魚、蟲不分的龍等等。”這種“建木若木崇拜”歷夏、商、周、秦、漢以來長久不衰,只是隨時代的變遷而逐漸演化。“到了漢代以後,隨著人們人文觀念的提高,宗教觀念的漸漸衰退,葉片上透雕的大大小小的錢幣造型取代了之前的各種神話圖案。”林向認為,“可以說,搖錢樹反映了樹崇拜的一個階段,對神的信仰開始變成對金錢的崇拜,那個時候,人們開始認為財富、金錢高於一切。”
隨著時間的推移,搖錢樹在各個朝代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也呈現不同。“最初商代的三星堆銅樹就比較寫實地反映了古蜀國宗廟崇拜的中心,而到戰國的乾海銅樹,則變成了薩滿(巫師)們使用的儀仗化了的法器。”據林向介紹,發展到秦漢時期,搖錢樹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使用的燈具,引人追思那些給人間帶來光明的日神之樹,或注入金權主義的觀念,成為了象徵土地和金錢財富的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