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位於中山街道,榕城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有著876年文明歷史的嶺南名城,是粵東中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宋朝以來,榕城經濟的繁榮、文化的發達、名人的層出不窮令人矚目。

建制沿革

揭陽市榕城區是廣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舊城區闢建於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爾後一直為揭陽縣治駐地。揭陽是粵東古邑,歷史悠久,見諸史載已有2200餘年,得名於古五嶺之一的揭陽嶺,春秋戰國時屬百越地。秦始皇平越後,於33年(公元前214年)建立揭陽縣 ,隸屬南海郡。管轄揭陽潮汕地區、興梅和閩南的龍溪、漳浦等地方。東晉成帝鹹和六年(公元331年)揭陽析為海陽、潮陽、海寧、綏安4縣。以後幾經復廢,至宋紹興10年(公元1140年),又設立揭陽縣。新中國成立後,揭陽縣先後隸屬潮汕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汕頭市。

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揭陽縣建立揭陽市,[3]原揭陽縣分設為榕城區和揭東縣。榕城區為揭陽市轄區。

古城範圍

揭陽原城牆(現為環城馬路),北至北河、南至南河、西至打銅街、東至東環城路。

地理環境

歷來水系發達,河網縱橫交錯,過去榕城一渠、二河、三窖、十三池、九曲十八灣為揭陽水鄉 特色增添無限風光,被美譽為“出水葫蘆”、“水上蓮花”。古城形成了“五門三窖二十四巷,四浦百橋五八池”的水城格局。城裡溪河縱橫交錯,池塘星羅棋布,小橋臥波,榕竹蒼翠,固有“浮水葫蘆”、“水上蓮花”之美譽,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嶺南特色水城

歷史文化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遣任囂、趙佗,攻取陸梁地,置桂林、象、南海三郡,並派兵戍守五嶺。南海郡轄揭陽等六縣。揭陽縣因揭陽嶺而得名。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十月,斬呂嘉受,遂平南越。並按行政建制置揭陽縣,屬南海郡。十二月,揭陽縣令史定(後為漢武帝賜姓揭,成為揭姓先祖)問漢兵至,即降漢,被封為安道侯,仍任揭陽縣令。

晉成帝鹹和九年(公元331年) ,分南海郡立東官郡,揭陽屬之。

安帝義熙九年(公元413年) ,分東官郡,以原揭陽縣地立為義安郡。轄五縣:海陽(今揭陽縣地屬之)、潮陽、綏安、海寧、義招。

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閏九月,下詔對前殺人祭鬼、病不求醫、僧置妻孥等嶺南民俗實行化導。

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一月六日,海陽縣發生6.75級地震。地裂泉涌,毀塌屋宇,軍民死者甚眾。

高宗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僧人法山於雙山(今桂嶺區)創建雙峰寺,是本縣最早的佛寺。明洪武年間,僧人石山將雙峰寺遷至榕城馬山巷。

端宗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宋軍到揭,元兵窮追至此,陷城後,縱火焚城,縣署和學宮被毀;屠殺三日,屍積如山,全城剩下六戶八口人。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漳州陳遂,又名陳吊眼,踞揭陽,自稱“定王”,至明洪武初始降。後逃入黃岐山北面嶺的石穴中,後人稱此山為陳吊嶺。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十月,大毀寺觀。1392年,揭陽境內的寧福寺、花果寺、豐化寺、寶福寺、雙山寺、資福寺、福成寺等田地產歸併於雙峰寺,號稱叢林。

成祖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海賊黃壽山,曾必長聚眾作亂,劫掠揭陽縣境,不久被討平。

武宗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十一月,下雪,厚三寸余。

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廣東提學副使魏校,通令全省盡毀淫祠。揭陽將所毀淫祠建為西隅大館、魁元坊等城鄉國小。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一月,倭寇自漳、泉二州入侵揭陽,掠奪大川、蓬州、錢崗、鳳山諸村,後被官軍擊敗逃去。二月,倭寇該從潮州坨埔進犯蓬州,千戶所襝事萬仲部署水陸兵馬東南哨攻之。交戰時,哨兵潰敗,領哨千戶魏岳、高洪陣亡。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十月,倭寇肆掠鳳山、錢崗諸村。十二月,掠擾棉湖寨。駐守潮州的軍門派遣肇慶同知呂天恩和襝事經彥米率鄉兵合擊倭寇,斬賊首領一人,俘獲多人,寇大敗。

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一月,海賊林國顯、吳平等引倭寇進犯海陽,不久入侵揭陽官溪,直逼縣城南關,駐紮於潮尾村,窺城數月。守兵日夜防守,等候援兵,直至調大井鄉勇才擊敗賊兵,倭寇轉犯潮陽。

神宗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秋,隕星墜於霖田都南塘山,落地成馬面狀石塊,當地農民拾得,稱重六斤八兩,送貯縣庫。

萬曆十九年四五月,蝗蟲食苗,殆盡。

熹宗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二月,海寇褚采老率賊船百餘只,分兵沿南北二河犯揭陽,燒殺劫掠無數。五六月再犯,七月復入縣境。

莊烈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十月,知縣陳鼎新為抗禦倭寇與流賊,在曲腳松辟閱武場訓練士兵。

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十月二十四日夜,地大震,有聲如雷,先西北後東南,傾牆壞屋。桃山、鄒堂等處,地裂山崩,壓死人畜。以後連震,至十一月十九日方止。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一月,閩寇閻王老帶數千人進犯揭陽,兵至西關時,見城中有準備,遂退去。

清世祖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九日,揭陽武生劉公顯聚兵於藍、林二都,建營南塘山,號“九軍”。起義後,舉反清復明大旗,聯合明閩軍鄭鴻逵、鄭成功、陳豹等,克縣城,攻府城,與府、縣官兵及地方鄉兵轉戰六七年。

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四月,劉公顯密入府城,對清總兵進行策反,為總鎮郝尚久發覺,於五月六日被擒殺。十六日,清官兵會同鄉兵數萬人,圍攻九軍根據地——鴛鴦寨。被圍八個月,雖糧盡援絕,仍堅持死戰。九軍的主力被剿後,餘部繼續在各地活動,長達十餘年之久。

順治六年(公元1647年)九月二十八日至十月三日,每晚九時至十時,東方出現彗星,長約三尺。十二月二十七日,鄭成功與叔父鴻逵及林勝、楊才、甘輝等合兵,共24鎮(每鎮500人)至揭陽。

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是年,全縣多處發現虎群,最多有十餘只,傷害人畜;山村人家,午後閉門,以防其害。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五月二十一日,有一虎群自埔寨來,寨眾協力打死三隻,余逃走。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十一月十一日凌晨,東方出現異星,長數尺,左右朝拱向上,如船狀。不久消逝,有聲駭然。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八月,東方有一星,形如紅燭,下有芒。(難道這是第二例?國亂必有不祥之兆啊!)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十二月八日,踞桑普山的陳玉友與潮陽的丘輝聯兵襲擊揭陽。陳被知縣龔元英用重金募丁壯捕斬裂屍,其部被殺二百人,溺死三百人。丘輝則破棉湖寨,紮營一月後撤走。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自春至夏,夜間常有虎群闖入縣城,但未發現傷害人畜。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春正月不雨,至四月四日才雨,田園大部分不能種植。當時老農說:去年除夕雷鳴,定有新春百日之旱。

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五月,早禾豐收在望,一夕蛺蝶擁田,致使穀粒多秕,遂歉收。

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榕城人林得鏞,獲武闈第二名。

康熙六十年(1721年)會試獲第九名,殿試第一名,被授予二等侍衛。林為揭陽歷史上唯一的武狀元,後稱其府第之巷為“狀元巷”。

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正月大雪,早稻豐收;秋,桃李開花;冬,百國結實。

清宣宗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北洋鄉楊祥坤在榕城首設醬油作坊,為“楊財合”號。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法國人侵占龍尾新寮山銅礦,所採礦產在白塔馬丘幼浦碼頭裝載外運。

文宗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揭陽林元剴在太平天國影響下,聚眾據險抗拒官府。十二月,惠潮嘉道曹履泰、澄海營守備曾建相、潮鎮右營游擊忠和、揭陽知縣王皆春等帶兵合剿。元剴寡不敵眾,敗退。1854年二月被捕,殺於潮州府,餘黨遂散。

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三月七日,太平天國北伐軍將領林鳳祥(榕城西門人)轉戰河北,在連鎮失陷時被俘。十五日,於北京英勇就義。十月,太平天國冬官正丞相羅大綱(藍田都人)與石達開分兵湘軍後,在安徽蕪湖敗於清軍,受重傷,回天京(南京)後身亡。

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規定:“準許英國招募華工出國”。此後,縣境部分貧苦大眾陸續被招買到海外當苦力工(俗稱賣豬仔)。,基督教傳入揭陽,在今龍尾區門口嶺村建教堂傳教。

穆宗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新亨人倪世庭等與松合興號 ,用木船首次販運菜脯到安南(今越南)。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喬林人林毓瑞往印度尼西亞謀生,後創辦蘭香公司。

德宗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六月五日,有星大如盂,尾指向西方。此星與同治四年七月四日晚和八年六月十五日晚也曾出現。

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丁日昌自購小汽輪一隻,為航行榕江的第一艘汽船。

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揭陽往南洋謀生的達1933人。

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廣州“巧明”牌火柴開始傳入揭陽。

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三月春旱饑荒,鼠疫流行全縣。四月疫情更加嚴重,全縣死亡六萬多人。榕城疫前總人口4.2萬多人,疫後僅存2.3萬多人。二年後,棉湖又開始流行鼠疫,死一千多人。

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揭陽海豐等縣有三點會組織,會印鐫“反清復明”字樣,並取“洪”字旁為活動暗號。四月,河婆發生會員衝擊教堂事件,潮州官吏奉令赴河婆查辦。冬,榕江書院改為榕江高等國小堂;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又改為榕江中學;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再改為揭陽縣立第一中學。

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陳寶蓮於榕城西門昭武第創辦揭陽昔期女子學校,名為閨秀女子學堂.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八月十九日(陽曆十月十日),武昌起義成功。九月二十日(陽曆十一月十日)汕頭光復。揭陽人何子英原在汕頭擁有舊商團餘眾,遂擴設兩個營,於九月二十一日(陽曆十一月十一日)偕同劉任臣等進據揭陽,縣城光復,設安民局,以邑人周易為民政長(相當縣知事)。美國人護士偉利濟創辦私立真理護士學院。

進賢門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進賢門是全國唯一的城門、城樓、亭台三合一的單體建築,

是揭陽古城的標誌性建築,距今已有400年左右的歷史。2016年1月,廣東省政府批准並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進賢門的建設與揭陽文化的興衰有著密切的關係,進賢門因通抵學宮,有增進賢士之意,故名“進賢門”。揭陽雖地處南蠻之地,但卻有“海濱鄒魯”之美譽,自南宋置縣以來,科舉蟬聯,鄉賢滾滾相望,揭陽通過科舉考試而獲得進士的有一百多人。為了使這個地方文運連旺不衰,明代天啟元年(1621),時任知縣曾應瑞應鄉賢郭之奇、黃奇遇的請求,在古榕城的北門和東門之間增闢了進賢門。
增闢進賢門對揭陽的影響很大,一是改變城池格局,一般城池只開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揭陽縣城還增闢了一個進賢門,共有五個城門;二是形成獨特習俗,每每有新任縣官進城,就必須由進賢門進入衙署,表示招納賢能,本縣官員與府城聯繫,也必須路經此門出入,而且已經成了定俗;三是組成揭陽八景,明清時期,進賢門城樓是縣治制高點,城樓成為擊柝施更的場所,每當殘月西斜,晨曦初露,角號隨風飄送,驅散星月,迎來朝陽,其景色組成了揭陽八景之一的“譙樓曉角”;四是收到實際效果,開闢進賢門真正收到“增進賢士”的效果,重辟進賢門七年後,也就是崇禎元年(1628),全潮汕中進士人數有七人,史稱“戊辰七賢”,揭陽就有郭之奇、黃奇遇、宋兆禴、辜朝薦四人,史稱“戊辰四俊”,前所未有。自清代以來,揭陽縣人才濟濟,名賢輩出,進賢門的開闢功不可沒。
進賢門的歷史令人稱奇,而它的建築特色也令人稱讚。進賢門是全國唯一一座由城門、城樓、亭台三合一組成的單體建築,下層為瓮城門,中層為城樓,上層為琉璃亭。以進賢門為基座,基座由花崗岩石砌築,坐西向東,高20米,寬19米,瓮門深8米。分上下兩部分,下為石築城門,基座上是兩層帶瓦頂的門樓,門樓通高16.77米,純杉木結構。城樓主題占地面積166平方米。首層內部是三進五間結構,為方形樓閣,南、北兩側各有一門亭,屋面四周起翹。上層為八角亭閣,屋面是八角攢尖琉璃頂。整個建築古樸大方,是粵東古城門建築中的佼佼者。明清時為擊析施更場所,每當晨曦初現,報曉號聲隨風悠蕩,驅散朝霧,迎來霞暉,聲聞全城,自有一番韻味。昔日有“譙樓曉角”之稱,列為揭陽古八景之一。
早年間揭陽的地方官赴任都要從進賢門走過,然後去拜學宮,拜城隍,然後才去上任,以取個好意頭。而揭陽人男女嫁娶、學生升學或做生意,都要到進賢門“兜一圈”,意頭是“妻賢子惠、學子高中和生意興隆”,這個習俗至今還保持著。

揭陽學宮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學宮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濃縮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現存建築組群由21座單體建築構成,是嶺南地區規模最大、配套建築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類歷史建築組群,也是省內唯一一處以“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命名的文保單位。2013年5月,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揭陽學宮又稱“孔廟”、“文廟”、“紅學”。位於揭陽市區韓祠路口東側。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初創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清嘉慶七年(1579年),光緒二年(1876年)重修。占地面積5526平方米。採用中軸線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結構。主要建築物有照壁、欞星門、泮橋、泮池、大成門、東西廡、大成殿、崇聖祠等。主體建築均為高台基、大圓柱、紅瓦綠檐,造型富麗堂皇,莊嚴肅穆,是廣東省同類建築物之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藝術水平。大成殿懸掛歷代御頒匾額如:“萬世師表”、“生民未有”、“聖集大成”、“與天地共參”等。正殿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左設復聖顏子、宗聖曾子,右設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聖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

孔廟又是革命活動舊址,1925年周恩來在第二、二次東征時,曾在此中辦公。1927年秋天,南昌起義部隊到達揭陽時,周恩來、賀龍、葉挺等領導人也曾在學宮明倫堂召開軍事會議。1957年,學宮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又被省命名為“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

揭陽詩人東籬香有詞一闋《調寄〈江城子〉》專贊孔廟。詞云:

崇階玉殿煥輝煌,轉廡廊,仰祠堂,瑞靄氤瘟,飛鳳逐翔凰;錦鯉文鰲爭活躍,雲化彩,日升光。

海濱鄒魯稱名邦,水共山,氣泱泱,人傑地靈,華國有文章。幾度滄桑都過盡,添綠樹,護紅牆。

城隍廟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城隍廟是廣東省現存最大規模的同類古建築。城隍是古代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揭陽城隍廟位於廣東揭陽東門城隍街,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縣丞許德重建。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揭陽城隍廟建築融合了明清建築風格和本地地方傳統工藝特色。主體建築為木、石承載結構,力學結構科學嚴謹。大殿四壁僅僅起著防護作用。建築結構防震性能很高,歷經明代以來幾十次地震,巍然不動,展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築的標本。

歷史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據《揭陽縣誌·壇祠》載,城隍廟在城東解元坊,深二十六丈,廣八丈。城隍廟廟宇以大殿為中心,南北一中軸線,左右兩廊、兩廂為對稱建築,三進院落。主要建築有牌樓、大門、大殿、鍾、鼓樓、後殿(夫人廳),總面積有2000多平方米。 城隍廟興建迄今為止已有600多年,期間歷經兵燹和自然災害,屢遭摧毀破壞,但每次都能得以葺復重建,修建經費大多由善男信女、海內外僑胞、社會熱心人士捐款。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義民宋廷春等捐資重建;嘉靖七年(1528年)由主簿季本增修;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邑人羅經泰倡建前亭及兩旁鐘鼓樓;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由邑人蔡俊、吳以汀、謝烈、宋汝翼、謝燾、宋仲勛、朱君陳等又重新維修;雍正九年,(1731年)合邑紳士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知縣劉業勤捐俸重修。1993年在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市文化局的領導下,組建城隍修繕辦公室。邀請省、市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多次前來實地考察論證,並按照《文物法》“不改變原狀”的原則,全面進行修繕,整座地坪提高60厘米,同時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建了牌樓,修復鍾、鼓樓、拜亭、龍虎井等,歷時四年多的時間,終於全面竣工。

傳說

揭陽俗語,“水鬼升城隍”用來形容人事上的特殊升遷,從低賤驟進高貴。

城隍廟精品 城隍廟精品

水鬼是池塘小鬼,城隍是護城神,由水鬼而被擢升為城隍神,自然是天壤之別。傳說,有一個讀書人,夜間趕路,失足河中而被溺死。自此,河邊便夜夜有水鬼啼哭。城隍公感到十分 奇怪,派差使去問他。這讀書人說:“過了不久,便是大比之期,說不定可以高中,現在卻成了水鬼,十年寒窗化為泡影,是故痛哭。”城隍公也覺得他的遭遇可憐,特許三年後找個替身,準其超生。

三年後,這水鬼便出來找替身。恰好有一個良家婦女,身懷六甲,因不堪惡婆婆的虐待,想要投水自盡。當她往河裡一跳的時候,恰好她丈夫趕到,呼天喊地,哭聲甚為悽慘。這水鬼在水中聽了,心中感到淒戚,便把這婦女托回水面,送其歸陽。城隍公派差使來問,水鬼說:“此婦女也是一個淒涼人,於心何忍?”

又三年,一個少年到水邊玩耍,這水鬼看到這少年天真活潑,又是不忍下手,終於又錯過機會。

城隍公心感其善,於是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嘉其善行,敕封這水鬼為一方城隍。這水鬼終於成了一位神袛,享受人間香火。

城隍夫人傳說

傳說明朝年間,揭陽城鳳圍宋村有一位姑娘,同嫂嫂到城隍進香祈福,見到伯府美貌連聲稱讚,嫂嫂便戲姑說:“小姑若能嫁給一位象伯府這親美貌的姑爺就好哩!”宋姑娘聽後,只是笑而不語。

當晚,宋姑娘果然見城隍來到她的閨中,與她同床共枕。她把一根紅繩繫於城隍足上。翌晨,她把這夢告訴嫂嫂。白天,姑娘又到城隍廟中,果然見她夢中系在城隍的足上的紅繩,還系在神像的足上。後來,這位姑娘無病而終,人們都傳說她被城隍娶去作夫人。

後來,人們在城隍廟大殿後連壁建了一座伯府夫人廳,供塑宋姑娘金身,並將其廳前辟成養生池,上面砌一座拱石橋和欄桿,池中又植兩株參天水棉樹,取水水(瑞瑞)棉棉(綿綿)之意,許多善男信女常買鱉來在池中放生祈福。

特色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城隍廟具有宋明建築風格和地方傳統藝術特色。大殿為它的主體建築,是供祀伯府大人的殿堂,面闊三間20米,四進深16米,共設防22根花崗岩石柱,上部為抬梁、穿斗式結構,為石、木承載結構,力學結構甚為嚴謹。大殿四壁僅作防護作用,不承受屋頂的壓力,防震性很好,雖經明、清幾次地震,牆壁傾圮而樑柱及屋頂仍然完好。廟頂為懸山頂,七架梁與金柱之間用三升斗拱墊架,大殿之間連線,梅花金柱,柱直徑50厘米,高5米,牆厚72厘米。廟內棟樑間的裝飾,其雕刻刀法簡潔明快,渾雄遒健。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大殿正中供奉城隍公,蓋因城隍是“彰善懲惡,護衛邦國”的神,殿下設注福、判官、注祿、彰善、三官爺、注生娘等諸神的牌位,協助城隍神彰善懲惡。後廳則奉祀城隍夫人,俗稱夫人廳。

宋代,城隍神被正式列入祀典,成為國家規定祭祀的神靈。元代,設京都城隍。進入明代,由於朱元璋的大力推舉,城隍信仰達到極盛,城隍廟建築遍及全國。洪武二年,朱元璋大封城隍神。各府州縣城隍分別為監察司民城隍“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分別相當於朝廷正二品、正三品、正四品。又詔告天下府、州、縣重建城隍廟,規格結構與當地官署正衙相同,甚至連几案都一樣。這樣,各地政府就有了“陰”、“陽”兩個衙門。

朱皇帝如此抬舉城隍,自有他的道理。他說:“朕設京師城隍,統各府州縣之神,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卑幽明舉不能倖免。”又說:“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城隍神的出身是城市保護神,然而經過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而進行的調整,這時的主要職責已成為“鑑察司民”。所謂監察司民,即鑑察人們的善惡,施以賞罰,來進行管理;而所謂善惡的標準,當然就是忠孝節義,綱常倫理之類封建道德等封建意識形態。這標誌著,從此以後,城隍神便成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民實行思想統治的工具。[2]

歷代許多文人騷客,達官貴人,在這裡吟詩詠和,留連忘返,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墨寶。包括楹聯、匾聯、燈櫥聯等,共有32幅,主要宣傳道教,以地方史實故事闡述作為喻體的教義,最為著名的一副對聯是: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則昌;為惡不滅,祖宗必有餘德,德盡則滅。近幾年來,修葺一新的城隍廟吸引了許多海內外的僑胞、有識之士紛紛前來瞻仰,並為該廟潑墨題匾書聯賦詩,大大地提升了城隍廟的知名度,使之成為揭陽的一處重要的名勝古蹟。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揭陽城隍勸世聯

城隍廟對聯 城隍廟對聯

揭陽城隍廟正廳兩側自古以來鐫刻著這樣一副勸世聯:

為惡不滅祖宗必有餘德德盡必滅

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必昌

相傳這副勸世聯源於一則民間故事。

話說古時潮汕有一山村農夫叫阿祥,他勤勞儉樸,心地善良,雖家境貧寒卻熱心公益。他每見山路被洪水沖崩,便爭早奪晚修填;他見村前坑溝沒架橋,人們過往都得涉水過坑,村中不少人因此患了腳病,便動員妻子,一起扛來7塊大石布列其間,從此人們可踩著石頭過坑,免再脫鞋卷褲腳涉水,絕了腳病之患;他見山中一古寺久年失修,18羅漢佛日曬雨淋,便砍了幾十條綠竹,摘了一擔麻竹葉,編制18頂大竹笠,用竹竿支撐逐一安裝於18羅漢佛頭上。類似義舉,數不勝數。

司命公見阿祥三餐難度尚能如此樂善,誠屬難能可貴,便稟報上帝:阿祥家貧如洗,靠自己雙腳雙手修路上百里,造七洲橋一座,搭佛廟18間。這樣的好人,應該讓他有好報。

上帝感其誠,即召查簿官問緣由。查簿官回報:阿祥前生無惡不作,判懲三世。今世貧窮,下世麻風,後世雷擊。上帝沉思片刻,覺得阿祥今生已徹底悔悟,好心應給好報,便重新判決:三懲不可赦,三世歸一世,下世便給好報;其妻支持他的義舉,後半生給予榮華。查簿官遵旨。不久,阿祥麻風;翌年,遭雷擊身亡。

眼見阿祥樂善遭惡報的不幸命運,眾議紛紜,都說天地如此不公,今後誰還會行善積德。祥妻更是悲憤交集,嚎啕大哭中反覆仰天長嘯:“天無目,佛無靈!”入殮之時,還在丈夫額門寫上“佛無靈”三個字。

數月後,各地張貼皇榜:太子出生,額門上有“佛無靈”三字,晝夜啼哭不息。能使太子不哭並銷去額門三字者,封為皇親。

祥妻聞訊揭皇榜。她進宮抱起太子,朝他額門吹口熱氣,輕輕貼了三掌說:“佛有靈了”!太子立即轉哭鬧為微笑,額門三字也隨即不見。

皇上接報,喜出望外,即擺駕東宮,封祥妻為皇嫂,長居宮中,共亨榮華。

阿祥對年,人們寫了一幅祭聯告慰亡靈:為善不昌前世因有餘殃殃盡已昌

有一文士有感於這則故事戒惡揚善入木三分,將祭聯中的“前世”改為“祖宗”,將“因”和“己”改為“必”,並補上上聯,言簡意明揭示了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是來早與來遲的必然規律,成為膾炙人口的勸世聯。揭陽城隍廟建成後,這首勸世聯入選為廳聯,童叟吟詠,永垂至今。

活動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正月“游”城隍:“城隍”廟會是我市揭陽傳統民俗活動,已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逢城隍老爺出巡,榕城各大街道,彩旗飛揚,鑼鼓喧天。游神隊伍表演舞獅、舞龍、英歌舞,男女老幼傾城而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游神隊伍由城隍禮隊以及舞獅隊、舞龍隊、英歌隊等組成,所到之處都引來無數市民駐足觀看。隊伍路經的沿街樓房站滿了人群,進賢門城樓也人滿為患,為方便觀看有市民甚至在路旁架起“人”字梯。在進賢門附近一位老伯行動不便也由家人推著輪椅擠在迎神的隊伍中,另一位老伯更是跟著游神隊伍一路前進。據悉,“城隍”被認為是地方的守護神,因此“城隍”深受揭陽人民愛戴。

城隍廟是民眾燒香拜佛的地方,香火旺盛的時候正是廟裡最熱鬧的時候。所以,每月的初一十五,大小拜祭的日子都是旅遊的好時刻。[3]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每年城隍爺都會在正月擇吉日出巡榕城,以護佑神州國泰民安,揭陽風調雨順,人民辛福安康。2014年(甲午年)正月廿三為城隍爺出巡吉日,城隍老爺出巡巡遊隊伍龐大,有英歌舞、舞龍、舞鳳、舞鯉魚、舞獅、潮劇隊、彩旗隊、標旗隊、五豐旗隊、花籃隊、鑼鼓隊和武術隊等等,大概有600-800人規模。

2015年(乙未年)正月廿二為揭陽城隍老爺,夫人出巡吉日。廿二早上,揭陽春雨還綿綿在下,但是到了中午12點左右雨水基本已經停止了,不得不讓人敬服,市區很多民眾都連連稱奇。中午一點正城隍老爺,夫人出巡同時出巡。本次出巡路線是:城隍廟-衙前街道-思賢路-進賢門-東環城路-下圍鄉-榕華大道中段往榕湖路-進賢門大道往‘五七橋’頭-進賢門大道往東一路-櫝松路-毓秀北路-榕華大道天福路紅綠燈路口-天福路-北環城路-進賢門城樓-回廟。

丁氏光祿公祠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丁日昌舊居也稱丁府、丁氏光祿公祠,位於榕城區元鼎路,是近代洋務運動著名人物丁日昌所建。是清代洋務派實幹家丁日昌在全國唯一的舊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元鼎路,又稱丁日昌府,始建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是一個集祭祀、起居、藏書、教育於一體的綜合功能建築群。[/cp]丁日昌是清代洋務運動代表性人物之一,晚年寓居揭陽榕城,為紀念其父“光祿公”,於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興建這座大型祠堂。整座建築占地面積6100平方米,主體建築坐北朝南,大門前原有主人官階顯赫象徵的照壁、月池和旗桿夾。丁府正廳三進,正廳的兩旁左右各有兩條直巷護衛,每條直巷之內,又各有小院落四座,每座院落的木雕各有特色,爭奇鬥勝。丁府的建築格局,按潮汕人說法,叫“百鳥朝凰”,共有九十九間半屋室之多,所謂半間,指丁府內有一處地下室。整體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實用大方,木雕精美且極具地方特色,保持了潮汕地區傳統的建築結構、材料和工藝特點,梁架、屋脊的彩繪和泥塑採用了一些西方建築圖案,其中西合璧的處理手法,開創了潮汕地區引用西方營造法式的先河,在潮汕地區建築史上具代表意義和研究價值。 這座人盡皆知的近代建築,時人稱作“丁府”,文獻載為“丁氏光祿公祠”。1998年經揭陽市人民政府批准,“丁府”闢為“丁日昌紀念館”和市民俗文化博物館,保存和展出一些關於丁日昌的生平、事跡的實物和照片。

建築結構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大院前部的陽埕、方池、照壁等姑且勿論,從組群的中心部分先行說起。中心部分分為中路和東、西兩路三組建築。中路是三開間、三進深的祠堂,平面布局沒有太多對傳統的突破。只是後院中間蓋頂,兩邊各留一個長方形天井,即所謂龍虎井,與一般祠堂這個部分中間為天井,兩邊為走廊,“陰陽”剛好相反(它自身的前天井也復如此),這就從視角上給人以變化的愉悅,再則是功能的需要。前廳是接客、議事之所,是人活動的地方,以“陽”的空間承納;後寢是先人神靈棲居之處,以“陰”的方式處理,有利於神魂之安妥。顯然,這么一種布局、結構,使之具有典範的風采。

左右兩側為民居,分別有兩條與祠堂山牆平行的通巷。靠近祠堂一巷,由三組共6座南北對向的小院組成。小院都是一廳兩房兩廂房的布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爬獅”(下山虎)。外側一巷,則由一排6座“爬獅”向內構成。這樣的布局,既對稱,又變化;既嚴謹,又自由。而通風、採光等各得其所。所以可以說,這種建築布局,是科學的,同時又是藝術的,有著哲學的精神,又有實用的空間,集潮汕傳統民居布局之大成。

在整個建築組群的前埕,左右各有一座“爬獅”,稱東、西齋。潮汕地區的傳統大院,這兩個地方通常做成排屋,供守護、勤雜人員居住。丁氏做成小院,為的是給後代提供讀書場所。顯示了丁日昌其人對於環境學是心領神會的,與一般的地主老財不是一樣的見識。

建築價值 丁家大院是近代洋務運動著名人物丁日昌於1878年所建,於是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之外還有了一份歷史價值。

禁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禁城(也稱“金城”)為昔時之縣衙,後曾作監獄、考院、中山公園等,

始建於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是廣東省內唯一一處至今保留完整的元代城牆。城牆用石條交錯疊砌,貝灰封縫,曆元、明、清至今六百五十多年,幾度滄桑,仍巋然屹立。其內北城牆,尚存碩大宋榕三株,蓊鬱繁蔭,為禁城增色無限,明代有景“金城榕色”即指此。 時任揭陽達魯花赤(掌印官、監縣)的蒙古人達不歹懾於反抗力量,為保護縣衙安全,乃強征民夫築此禁城,周圍有護城河環繞,歷時4年,方才完成,稱為“金城”,意即固若金湯的意思,俗稱禁城。達不歹對這座金城的期望很大,他要讓它保證他的安全。然而,就在交付使用之際,陳吊王的義軍就把抗元的旗幟插到金城上。
揭陽自南宋復置縣後,只建衙、街巷,沒建城牆。蒙古人達不歹,便下令修築內外城牆,外城牆為土夯實,內城牆為石砌圍牆。內城牆長300丈,把整個縣衙圍起來。明朝年間,又擴修內城牆,增100丈。這樣,內城牆長400丈,高1.5丈,基厚1.4丈,大都為石砌,小部分為貝灰夯實,十分堅固,有如金城湯池。因“固若金湯”而取“金城”之名。這樣,揭陽縣便有內、外兩重城牆,城中有城,實屬罕見。明時嶺東道也設在裡面,為縣、道治所,後曾作監獄、考院,民國年間開闢為中山公園。城牆歷經元、明、清至今660餘年,幾百年滄桑,仍巋然屹立,其內北城牆處,尚存宋代古榕三株,蓊鬱繁蔭,為禁城增色無限,明代八景之一“金城榕色”即指此。今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 揭陽縣誌載,禁城長200丈,厚1丈4尺,高1丈2尺,全部用石頭壘築,貝灰合縫。那時的禁城亦叫內城,另有外城環城而築,內外城均有護城河環繞,如今僅存內城而已。禁城築成之後,當時的統治者為它取了一個暱稱:金城,既顯其高貴煊赫,又有“固若金湯”之意。不待說,透過這個暱稱,築城者那得意之色是溢於言表的。不過,歷史總是有些殘酷,一些自詡為了不起的東西難免走向反面,一些被宣揚為固若金湯的東西,恰恰掩蓋了虛怯。史載,公元1278年,散落在粵東的部分抗元力量被逼得退到揭陽榕城,元兵猛撲而來,迅速攻破城池,並縱火焚城,殺戮三天,榕城屍積如山,全城僅存6戶8人。明天啟間澄海解元謝宗的詩就是追寫當時情況的: 《過榕城》 蕭條兵火後,井邑數家存, 海氣兼秋闊,潮聲向晚翻, 腥風牡蠣市,細雨木棉村, 入夜多淒警,猶聞鈴柝喧。

命名爭論

禁城,指揭陽縣衙,其周邊一帶地方則稱“禁城腳”,地名牌上也是如此寫法。記得鄭智勇先生曾在《榕城文史》第三集中作了明確分析,且辯正為“金城”。但好多年過去了,卻依然如故。筆者認為:這是關係歷史文化的問題,是必須進行研究的。因為只有封建王朝的皇宮,才能稱為“禁城”,如北京故宮便稱“紫禁城”。

縣衙稱“禁城”是不合理法的。在有皇帝的年代,是僭越,犯大禁忌的。現在雖時代不同,不作犯忌,但有違歷史常識。

揭陽縣衙,明清時期稱為“金城”,是有其歷史、地理根據的。因為揭陽縣衙在元、明兩朝其圍牆使用石條壘砌和貝灰夯實起來,高1.5丈,基寬1.4丈,周長400丈,十分堅固有若“金城湯池”,故才有“金城”之稱。

明末,郭之奇等在評議“揭陽八景”時,把縣衙列為一景:“金城榕色”。並以此賦詩。可見古時是稱“金城”的。至於後來稱“禁城”,很可能是“金”、“禁”近音而致誤吧?

古榕武廟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古榕武廟 (關帝廟)位於揭陽市榕城區天福路,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歷代均有重修,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官民為紀念“忠義貫乾坤”的關羽而建,經數百年演變,到民國時方定格局。正殿頂為九脊重檐懸山頂,配以泥塑、嵌瓷,工藝精美。前廳頂上之八卦形藻井,是揭陽現存唯一廟宇藻井。其結構為三進四合院布局,入門即前廳,廳頂有八卦形木雕藻井,圖案繁縟,題材豐富,刀法嫻熟,其中有許多為三國故事,潮汕地區歷史上海族與農耕生活也是重要組成部分,甚見獨運之匠心。關帝廟木雕藻井是省內乃至國內罕見的精緻木雕藻井,前檐、拜亭、梁架木雕,具有鮮明的時代和地域特色。主體建築從頭門、兩廊、拜亭、大殿到後樓,組合嚴整,景象壯觀,結構穩定剛健,反映了明清建築風格和潮汕地方特色。為廣東省同類建築所罕見,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廟前置有古戲台,為我省古戲台清代建成廟宇戲台僅存二處之一。中廳兩邊牆壁上嵌有石碑多處。其中有光緒初年福建巡撫丁日昌疏奏慈禧及光緒帝為該廟賜盈額的碑文,對研究關帝廟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古榕武廟(關帝廟)從始建到多次擴建、重修,留下許多題匾書跋碑記,特別是清代光緒年間寓居揭陽的福建巡撫丁日昌奏請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為揭陽關帝廟頒賜匾額的奏摺碑文,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頒賜的“威宣南海”匾額,均充分顯示該廟在全國同類古建中的重要地位。2002年7月17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楹聯

關帝廟內二副楹聯“師臥龍,友子龍,龍師龍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秉燭豈避嫌,斯夜一心在漢室;華容非報德,此時兩眼已無曹”。一巧用與關羽有關人物入對,一摘取關羽生平最引人注目的兩件事,藝術手法巧妙,均被收入《中國楹聯大辭典》。整個廟宇建築風格既融合明清兩代中原、粵西文化的精華,又獨具潮汕、揭陽的特色。

古榕武廟 古榕武廟

價值 1.歷史價值:古榕武廟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七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保 存了粵東地區唯一的清中期神廟戲台,是粵東地區歷史悠久,影響較為深廣的重要的古代宗教建築,特別是獲得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頒賜的“威宣南海”匾額,均充分顯示該廟在同類古建築中的重要地位。 2.藝術價值:古榕武廟整體呈對稱院落式布局,從山門、兩廊、拜亭、大殿到後樓,組合井然,穩定剛健,極具明清建築風格和潮汕地方特色。廟內主體建築都保存較好,其灰塑、嵌瓷、木雕、彩繪與石雕等裝飾工藝豐富多彩,藝術價值極高,特別是題材豐富、刀法圓熟、技藝多樣的建築木雕精美稀有,在廣東乃至國內均屬罕見,其前檐梁架木雕,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3.科學價值:古榕武廟各組成部分在建築結構、材料、構造和工藝上有很強的地域特徵,尤其是其木雕技術更是反映了潮汕木雕的最高水平,為研究潮汕地區清中期木雕藝術的發展和流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標本,在建築史上具有代表意義和科學價值。 4.社會價值:古榕武廟是粵東地區重要的古建築,發揮了相當的宗教文化功能和社會影響,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對整個揭陽地區的文物保護產生了示範和促進作用,同時對提升揭陽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和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

北關帝廟戲台勝概

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

《揭陽縣大事記》載:“天啟二年,在榕城北門關帝廟建戲台,為四滴水結構,有斗拱、窗欞,並飾以木雕戲屏,是揭陽第一座大型戲台。”揭陽古有“戲縣”之稱。明代中期,戲劇演出興起,至清代後期盛行,蔚然成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考古發掘漁湖新寨一座古墓,出土明代嘉靖手抄南戲《琵琶記》劇本。清代光緒十四年版《揭陽縣誌》載:“談陳三一曲,里巷市井,翕然共好。”意思是說,每當談起《荔枝記》(劇中有“陳三磨鏡”情節,後劇名改為《荔鏡記》,為潮劇傳統劇目),里巷市井皆津津樂道,讚賞稱好。戲劇演出須有場所,明代榕城禁城後和雙峰寺側,均有“伎坊”之設。“伎坊”即戲班學戲兼演出場所的戲劇機構。北關帝廟建戲台,從“伎坊”脫胎分離而成獨立演出場所,為揭陽第一座戲台。《揭陽縣誌》載:“乾隆四十二年,知縣劉業勤因前基址狹隘,捐買附近鋪屋廣而深之。”北關帝廟戲台,於清代乾隆年間,進行擴建增修,改為灰木結構,台面寬敞,前後二層,前為演出舞台,後作演員化妝和樂隊伴奏,功能完備,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型戲台”。

北關帝廟戲台稱為“金鑒台”。唐太宗贊魏徵語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鏡喻鑑戒,可以作為警戒或引為教訓的事。唐代張九齡認為,此出自皇帝之口的殷鑑,真是金玉良言,比金子還要寶貴。有感於此,遂發“金鑒傳千秋”之語。北關帝廟戲台稱“金鑒台”,戲台正中掛“人鑒”匾額,含意深長。戲台少不了楹聯,供人觀賞。佛山祖廟戲台聯云:“傳來往事成金鑒,譜出高歌徼紫霄。”清代光緒年間,揭邑俊彥陳德裕為“金鑒台”撰聯云:“戲台演出,形色聲容皆俱;歷代金鑒,男女老少齊觀。”此聯掛於戲台柱上,眾口傳誦,歷久不磨。

北關帝廟戲台,融合明清建築風格和潮州傳統工藝特色。舞台正中掛“人鑒”匾額,左右側木雕戲屏,題材與關帝有關。如:桃園三結義、關公夜讀《春秋》、過五關斬六將等。戲台雕樑畫棟,方窗圓牖,古樸典雅。頂脊飾嵌瓷“雙鳳朝牡丹”, 寓意吉祥。嵌瓷始創於明代萬曆年間,清代盛行,是富有潮州特色的民間工藝,別具一格的建築裝飾藝術。潮州民間藝人在灰泥做成坯後,未乾時用灰泥與桐油調和,把不同顏色的瓷片貼上上去,成為久不褪色的嵌瓷裝飾,璀璨奪目,熠熠生輝。戲台脊頭飾灰泥彩塑“猛將結陣”,即武將陣前交鋒的人物造型,形象傳神生動。正好和戲劇演出“武打戲”的戰鬥場面吻合。戲台脊頭飾“猛將結陣”人物造型,成為潮州屋頂裝飾用於戲台之範例。北關帝廟戲台,既具戲劇演出功能,又是古戲台建築之典範,極富戲劇文化蘊涵。北關帝廟戲台為粵東地區現存歷史悠久,規模較大的古戲台建築之一,與清代建於揭西縣棉湖保生大帝廟戲台,合稱揭陽廟宇戲台“雙絕”。

著名人物

丁日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