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根據清史有關記載:“乾隆八年奏定:筵宴各頂舞各色,莽勢總名慶隆舞,內分大小馬護為揚烈舞,大臣起舞上壽為喜起舞”。它說明,慶隆舞是滿清貴族進關後,把滿族民間舞莽勢化為宮廷樂舞的一種新的樣式。
揚烈舞,早年流傳於東北滿族聚居區,每逢春節時表演。進入宮廷後稱作“慶隆舞”。舞者2人或9人,1人(或8人)著戎裝扮八旗軍士,另一人扮民間傳說中的“媽狐子”,表現軍士騎馬持弓射殺怪獸的情節。清人《竹葉亭雜記》載:“慶隆舞,每歲除夕用之。以竹作馬頭,馬尾彩繒飾之,如戲中假馬者。一人屣高蹺騎假馬,一人塗面身著黑皮作野獸狀,奮力跳躍,蹺燒者彎弓射。旁有持紅油簸箕者一人,著刮箕而歌。高燒蹺逐此獸而射之,獸應弦斃,人謂之‘射媽狐子’。此象動之舞也。”清末宮廷表演此舞的形式與上述不同,按《欽定大清會典》載:“揚烈舞,戴面具,三十二人,衣黃畫布者半,衣黑羊皮者半。跳擲象異獸,騎禺馬者八人,介冑弓矢,分兩翼上,北面一叩興,周旋馳逐象八旗,一獸受矢,群獸懾伏象武成。”
正如《欽定大清會典》所記:“樂奏慶隆之章,戴面具人上,衣黃畫布者半,衣黑羊皮者半。跳擲象異獸,騎禺馬者八人,介冑弓矢,分兩翼上,北面一叩興,周旋馳逐象八旗,一獸受矢,群獸懾伏象武成。”雖稱奏慶隆舞樂,但實際上是揚烈舞上場。接著隊舞大臣上,所謂隊舞就是喜起舞。隊舞大臣22人,以侍衛充,朝冠朝服,釋補服,懸朝珠朝帯佩帉佩刀入殿,北向三叩頭,少退,東邊西向立。以兩為隊,近前隊舞。每對舞畢,三叩頭,退。次對復進,更舞如儀。
揚烈舞是顯示八旗官兵騎射武功,歌頌先祖英武業績的舞蹈。突出先民漁獵、騎射文化的特徵,同時有漢文化的影響。揚烈舞要踏蹺是一種文化形象,此舞踏蹺持弓的形式帶有東夷漁獵古風之遺存。馬是草原文化型舞蹈的形象,但用竹蔑和絲織物“彩繒”製成的假馬又有農耕文化的因素。滿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特點,以騎射為主,融有諸多農耕文化、草原文化的因素。
舞蹈排練口訣
雖然明確規定慶隆舞包括揚烈舞和喜起舞,為宮廷滿族舞蹈的總稱,但是,根據人們的習慣,有時還把揚烈舞稱慶隆舞。慶隆舞是用於宮廷內元旦、萬壽節、除夕及皇帝大婚等所舉行的盛大筵宴上,多由王公大臣與司舞者共同表演。舞蹈規模頗大,包括樂器伴奏多達百人。是清朝宮廷舞蹈中最重要的筵宴樂舞具有滿族特點的舞蹈。現今如果想排練“揚烈舞”,在承德仍流傳著排場口訣。
揚烈舞排場口訣:
《窺望》
倒翻頭朝下,前行緊消喜。中御西門望,伏地腿旋風。
抱時蹲腿竄,四板見笑容。直立足跟舞,雙臂左右靈。
《碼蹤》
黃盔銀胃亮,標誌耀武炫。飛馳覓異獸,伏身陷身澗。
八騎策馬躍,蹻頂蹻跟還。百獸串御陛,幾顧望深山。
齊巴活洛才,齊巴活濟板。曲蹻刀出鞘,揚臂斂刀還。
蹻旅叉身竄,勒韁緊揚鞭。馬嘶獸叫起,八騎睛不轉。
《搜圍》
伏身隨節滾,禺馬筋斗翻。一獸提兩刀,百獸亂馬前。
蹻刀緊相交,還臂搭弓箭。時而近相接,忽而竟相遠。
《神武》
八騎四向散,百獸狂其間。左近右跟起,獸猶似狂顛。
節緊步功慢,酋猶進帳掩。左右急搜狩,伏蹻發響箭。
蹻下常翻滾,百獸四股竄。弦子跟顫抖,拍板馬蹄喧。
百獸急退避,異猶躍馬前。
《武成》
節抃震宇興,左近右跟顛。群獸興灄服,掌跟端儀還。
御陛橫列伍,叩畢躍武炫。禮樂興致雅,臣功儀表先。
面面叩國禮,雙轉左襟踢。箭袖轉三檀,伍伍隨朝儀。
傳承發展
當時,“揚烈舞”不僅王公貴族常跳這些舞蹈,就連皇帝有時也作表演。如康熙四十九年,孝惠皇太后七十大壽時,康熙帝為母作壽,親自“舞蹈奉爵”“極歡而罷”。由此可見,從皇帝到王公大臣到一般官兵都會跳舞。清代後期,還從八旗子弟中選招善歌舞的青年人入宮,專門從事樂舞表演。顯示八旗官兵騎射武功,歌頌先祖英武業績。那時,經濟發展,國家統一,文化繁榮,節日裡各種文藝形式的演出活動異彩紛呈,特別是乾隆皇帝八十壽辰,歌舞、戲曲、曲藝、百戲等演出達到一個巔峰。大學士阿桂編纂的《八旬萬壽盛典》一書,形象的記錄了這次慶典。書中的《八旬萬壽圖》是以繪畫形式記錄盛世宮廷恭祝壽慶文藝演出的一部形象史料。
所演出的節目都曾在避暑山莊與木蘭圍場演出過。但世隔一、二百年有些節目形式已瀕臨失傳的境地,因此,挖掘、保護、傳承、發展承德滿族舞蹈尤為重要。從1985年開始,承德舞蹈工作者著手對承德清代宮廷舞蹈進行挖掘整理。推出了一台清朝宮廷賜宴賞樂大型樂舞——清宮宴樂舞,由五部分組成:1、升座2、行禮3、賜宴4、賞樂5、祝福。
做為旅遊文化的精品,1990年參加了全國第一屆旅遊文化藝術節,以演出場次最多、時間最長、效果最好、收入最高,獲得最佳組織獎和最佳演出獎。在承德舉辦的歷屆避暑山莊藝術節和避暑山莊肇建300年的大型慶典活動中,滿族宮廷舞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素材。如果想看到原始的“揚烈舞”表演,每天上午在山莊內,將由避暑山莊藝術團的演員為遊客專門表演,到時將欣賞到原汁原味的承德滿族宮廷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