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踵而至

接踵而至

接踵而至,漢語成語,拼音為jiē zhǒng ér zhì,是指人們前腳跟著後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出自於《戰國策·齊策三》。

基本信息

成語出處

1.《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下》

“是日唐主大軍接踵而至。”

2.《戰國策·齊策三》

“子來,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聖,若隨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見七士,則士不亦眾乎!”

示例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二回:“衛之使者接踵而至,見孔子曰:‘寡君新立,敬慕夫子,敢獻奇味。’”

章炳麟《箴新黨論》:“台灣之割,旅順之割,青島之割,威海之割,接踵而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