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感受器
接觸感受器(tangoreceptortactilereceptor)亦稱觸覺感受器。是接受接觸刺激,傳導觸覺和壓覺的感受器。也可看作是機械感受器的基本類型。主要是指體表或者皮膚內的顯微構造,亦即皮膚感受器(skinreceptor),廣泛地分布於整個動物界。低等無脊椎動物,是單純的初級感覺細胞的觸覺細胞(tactilecell),多數是具有突出於體表的細胞突起(例如渦蟲類的觸覺毛)。在初級感覺細胞和游離的神經末梢附加特殊的輔助裝置的類型,如環節動物的剛毛和哺乳動物的觸覺毛(血竇毛)就是這一類型的例子。這些突起受到機械壓力,影響到感覺細胞和神經末梢,結果就引起興奮。節肢動物的初級感覺細胞的突起穿過角質層的小孔,附著在可動性幾丁質剛毛的基部。作為脊椎動物特有的觸覺裝置,是單純的游離神經末梢以及皮膚和內臟的各種觸覺小體(觸覺芽、觸覺棒),神經末梢被胞漿豐富的被囊細胞所包圍(pacini小體、Herbst小體),或者與高膨壓的觸覺細胞(次級感覺細胞)相連(Meissner觸覺小體、Grandry′s觸覺小體、Merkel′s觸覺細胞),組成複雜的結構,這些輔助細胞的作用是緩衝外壓。身體表面的觸覺點(壓點)的分布和這些觸覺小體及觸覺毛的分布相一致。此外,在魚類和水棲兩棲類中,其表皮的次級感覺細胞形成的感覺丘(側線器官),除對水流的感覺外,還可以從水介質的壓力變化去確定接近固形物體,所以認為是一種“遠距離感受”器官,在形態和機能上,接近於平衡感覺器和聲音感覺器。接受振動的感覺器也包括廣義的觸覺感覺器的範圍。再有,作為特殊類型的位於哺乳類頸動脈竇和血管壁上的壓力感受器與內臟的感覺和自主反射(血壓反射等)有關。觸覺感覺器分布於整個身體的表面,但是,在最容易受到觸覺刺激的頸部和附肢等特別多。腔腸動物的觸手,多毛類的觸鬚,節肢動物的觸角、腳、尾毛,斧足類的外套膜緣,鳥類的舌和喙,哺乳類的唇和四肢末瑞,這些作為可動觸覺裝置的身體部位,其觸覺器的分布和發達狀態,一般都是很顯著的。另一方面,觸覺器和壓覺器一般基於未進行形態分化或是很微細,雖然已經知道了感覺的存在,但在解剖學上尚未發現和確定的例子也並不少。區別觸覺和壓覺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從神經纖維所傳導的電反應來看,放電的持續時間長的是壓覺;而給予連續的剌激,放電數次後就中止的為觸覺,亦即按其放電的“快”、“慢”而加以區別。這種區別雖然表現在末端感覺器的構造上,但一般認為也是神經纖維的性質不同的結果。高等動物,其觸覺是屬更高級的感覺,這可從中樞神經系統中傳導途徑的不同予以結論。
嗅覺感受器的嗅細胞存在於鼻腔的最上端、淡黃色的嗅上皮內,它們所處的位置不是呼吸氣體流通的通路,而是為鼻甲的隆起掩護著。帶有氣味的空氣只能以迴旋式的氣流接觸到嗅感受器,所以慢性鼻炎引起的鼻甲肥厚常會影響氣流接觸嗅感受器,造成嗅覺功能障礙。
嗅覺是由物體發散於空氣中的物質微粒作用於鼻腔上的感受細胞而引起的。在鼻腔上鼻道內有嗅上皮,嗅上皮中的嗅細胞,是嗅覺器官的外周感受器。嗅細胞的黏膜表面帶有纖毛,可以同有氣味的物質相接觸。
每種嗅細胞的內端延續成為神經纖維,嗅分析器皮層部分位於額葉區。
嗅覺的刺激物必須是氣體物質,只有揮發性有味物質的分子,才能成為嗅覺細胞的刺激物。
人類嗅覺的敏感度是很大的,通常用嗅覺閾來測定。所謂嗅覺閾就是能夠引起嗅覺的有氣味物質的最小濃度。
用人造麝香的氣味測定人的嗅覺團時,在一升空氣中含有5×10“毫克的麝香便可以嗅到;採用硫醇時,4×10“一10“。毫克這樣的微量,人們就可以嗅到。
對於同一種氣味物質的嗅覺敏感度,不同人具有很大的區別,有的人甚至缺乏一般人所具有的嗅覺能力,我們通常叫它為嗅盲。就是同一個人,嗅覺敏銳度在不同情況下也有很大的變化。如某些疾病,對嗅覺就有很大的影響,感冒、鼻炎都可以降低嗅覺的敏感度。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和氣壓等的明顯變化,也都對嗅覺的敏感度有很大的影響。
嗅覺不象其它感覺那么容易分類,在說明嗅覺時,還是用產生氣味的東西來命名,例如玫瑰花香、肉香、腐臭……。
在幾種不同的氣味混契約時作用於嗅覺感受器時,可以產生不同情況,一種是產生新氣味,一種是代替或掩蔽另一種氣味,也可能產生氣味中和,混合氣味就完全不引起嗅覺。
味覺和嗅覺器官是我們的身體內部與外界環境溝通的兩個出入口。因此,它們擔負著一定的警戒任務。人們敏銳的嗅覺,可以避免有害氣體進入體內(戰爭中毒氣彈、石油液化氣……。
在營養方面,人們根據分析器的分析活動,嗅覺和味覺協同活動,對不同的食物作出不同的反應。
在聽覺、視覺損傷的情況下,嗅覺作為一種距離分析器具有重大意義。盲人、聾啞人運用嗅覺就象正常人運用視力和聽力一樣,他們常常根據氣味來認識事物,了解周圍環境,確定自己的行動方向。
嗅覺器官由左右兩個鼻腔組成,這兩個鼻腔藉著鼻孔與外界相通,中間有鼻中膈,鼻中膈表面的黏膜與覆蓋在整個鼻腔內壁的黏膜相連。嗅覺感覺的作用就是讓人體感覺到各種不同的氣味。
嗅覺上皮組織包著休耳采氏細胞,這是嗅覺中樞所在。休耳采氏細胞的四周有鼻黏膜的支撐細胞包圍著。休耳采氏細胞屬於兩極細胞,具有樹突和軸突兩種細胞質延伸物。樹突是由一圓柱形部分和有嗅覺纖毛的黏膜芽狀物組成,這纖毛即構成了嗅覺的出發點。樹突會滲入支撐細胞到達鼻黏膜的表面上,軸突則穿越篩骨板往大腦的方向去。
吸入的空氣中含有一些能夠引起嗅覺的物質,這些物質穿越鼻黏膜到達上皮組織與嗅覺纖毛接觸;嗅覺纖毛會刺激細胞質延伸物末端--黏膜芽狀物的細胞膜,將此一嗅覺刺激傳送到休耳菜氏細胞的細胞質。
能引起嗅覺的物質需具備以下的條件:-容易揮發-能溶解於水中-能溶解於油脂中
嗅覺作用的運作情形,目前還無法解釋清楚,比較盛行的說法是:嗅覺細胞膜內有一些凹洞,當有物質的氣味進入任何一個凹洞時,細胞膜的結構就會有所改變,此一改變即為嗅覺感知的開始。每一個嗅覺細胞內都包含一種嗅覺接受器;人體的嗅覺接受器有七種類型,各自負責不同氣味的感知。
古人云: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當我們停留在具有特殊氣味的地方一段長時間之後,對此氣味就會完全適應而無所感覺,這種現象叫做嗅覺器官適應,這是由鼻黏膜的嗅覺細胞及中樞神經系統所指揮控制。嗅覺由位於嗅覺細胞樹突末端的嗅覺纖毛所接受,然後傳送到細胞質,接著到達神經元的輸出延伸物--軸突。軸突會穿越篩骨板與前腦葉下側的兩個嗅球會合,嗅球本身藉著嗅腳與大腦相連;嗅神經就是在此開始分支,往內嗅中樞和外嗅中樞分布,直到大腦的嗅覺區里。
還有許多的組織參與嗅覺感知的工作,它們藉著神經纖維和大腦的嗅覺中樞相連。
除了對氣味的感知之外,嗅覺器官對味道也會有所感覺。當鼻黏膜因感冒而暫時失去嗅覺時,人體對食物味道的感知就比平時弱;而人們在滿桌菜餚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菜時,菜餚散發出的氣味,常是左右人們選擇的基本要素之一。
鼻腔的嗅覺是怎樣產生的?
鼻腔嗅區黏膜主要分布在上鼻甲內側面和與其相對應的鼻中隔部分,小部分可延伸至中鼻甲內側面和與其相對應的鼻中隔部分。嗅區黏膜由感覺細胞、支持細胞和基底細胞組成,感覺細胞接受嗅刺激,它們的突觸匯合成嗅神經纖維,通過嗅球到達嗅覺中樞。固有層內所含的嗅腺,其分泌物能溶解到達嗅區的含氣味顆粒,刺激嗅毛產生衝動,傳入大腦嗅區產生嗅覺。如嗅溝阻塞、嗅區黏膜萎縮、顱前窩骨折或病變累及嗅覺徑路均可導致嗅覺減退或喪失。
聞香識伴侶
相關資料參考:
嗅覺感受器和嗅覺的特點
嗅覺感受器位於上鼻道及鼻中隔後上部的嗅上皮,兩側總面積約5cm2。由於它們的位置較高平靜呼吸時氣流不易到達。因此在嗅一些不太顯著的氣味時,要用力吸氣,使氣流上沖,才能到達嗅上皮。嗅上皮含有三種細胞,即主細胞、支持細胞和基底細胞。主細胞也稱呼嗅細胞(圖9-23),呈圓瓶狀,細胞頂端有5-6條短的纖毛,細胞的底端有長突,它們組成嗅絲,穿過篩骨直接進入嗅球。嗅細胞的纖毛受到存在於空氣中的物質分子刺激時,有神經衝動傳向嗅球,進而傳向更高級的嗅覺中樞,引起嗅覺。
不同動物的嗅覺敏感程度差異很大,同一動物對不同有氣味物質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嗅上皮和有關中樞究竟怎樣感受並能區分出多種氣味,目前已有初步了解。有人分析了600種有氣味物質和它們的化學結構,提出至少存在7種基本氣味;其他眾多的氣味則可能由這些基本揚眉吐氣的組合所引起。這7種基本氣味是:樟腦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辛辣味和腐腥味;他們發現,大多數具有同樣氣味的物質,具有共同的分子結構有特殊結合能力的受體蛋白(理論上至少有7種),這種結合可通過G-蛋白而引起第二信使類物質的產生,最後導致膜上某種離子通道開放,引起Na+、K+等離子的跨膜移動,在嗅細胞的胞體膜上產生去極化型的感受器電位,後者在軸突膜上引起不同頻率的動作電位發放,傳入中樞。用細胞內記錄法檢查單一嗅細胞電反應的實驗發現,每一個嗅細胞只對一種或兩種特殊的氣味坡反應;還證明嗅球中不同部位的細胞只對某種特殊的氣味起反應。嗅覺系統也其他感覺系統類似,不同性質的氣味刺激有其相對專用的感受位點和傳輸線路;非基本氣味則由於它們在不同線路上引起的不同數量衝動的組合特點,在中樞引起特有的主觀嗅覺感受。
觸覺
觸覺是接觸、滑動、壓覺等機械刺激的總稱。多數動物的觸覺器是遍布全身的,像人的皮膚位於人的體表,依靠表皮的游離神經末梢能感受溫度。痛覺、觸覺等多種感覺
觸覺的產生想必是生命進化過程中無比重大的事件。當多細胞的生命體變得越來越複雜的時候,生命體表面的一些細胞便開始擁有了特殊的功能。當外界的物體觸及了它們,它們就立刻產生了化學反應。在細胞體內,一個分子將信號傳遞給另—個分子……這樣傳遞下去,終於有一些特定的分子產生了特定的化學反應鏈,由此而形成了特定的反應動作。
為生物感受本身特別是體表的機械接觸(接觸刺激)的感覺,是由壓力和牽引力作用於觸感受器而引起的。當作為適宜刺激的外力持續作用或強力的和達到比較深層的情況下,則稱為壓覺。若以神經放電的記錄作明確的區分時,對持續性刺激神經放電則稱為壓覺,而非持續性的少量放電稱為觸覺。壓覺放電的適應慢,觸覺適應快。觸覺從進化上被認為比壓覺更高,一般神經纖維的直徑也粗。這是一種在動物界廣泛分布的原始的感覺,可誘發出身體收縮、蜷曲等簡單的非定位性運動反應(如:水螅、因子蟲、犰狳)、全身僵直(假死和動物催眠)、身體的自切、變向無定位運動、接觸傾斜性、負的接觸趨性等各種防禦反應;相反,具有向刺激部位作出反擊習性的動物也不少。許多動物對弱的觸刺激顯示的正接觸趨性,和向固體表面附著、潛入、穿孔等習性有關。伴有身體不動狀態(接觸趨性僵直)者也有(如草履蟲)。觸覺往往是動物重要的定位手段,這可從除掉觸鬚的貓和鼠的莽撞行為被顯示出來。主要以觸覺來認識生活環境及其變化的動物(如絲蚓)稱為觸覺動物(德ta-ktilesTier)。各種動物的直立反射和昆蟲的飛翔運動也是因對足端和腹面的觸刺激的消失而誘發。在通過“蜂舞”對有關蜜源的距離和方向的報信中,觸刺激也是主要因素。尤其魚類的側線器官作為所謂遠距觸覺(德Ferntastsiun)裝置,對外界的辨別具有重要的作用。至於人的作為皮膚感覺的觸覺、壓覺,已鑑定為感受器的有四種觸覺小體和毛根的游離神經末梢(觸鬚)。壓覺感受器的帕氏小體也存在於皮下各組織中,與深部感覺有關係。對於人,構成觸(壓)覺刺激的是身體表面壓力的梯度,因為尖端的接觸特別有效(尖端0.5平方毫米閾值最小)。另外也可看到感覺適應在逐漸加壓或長時間刺激時感覺減退。此外,對觸刺激的反應在植物界也可看到,特別是食蟲植物的茅膏菜、毛氈苔等,感受器的組織清楚地分化,並有動作電位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