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龜翁下世後登研意

《探春慢·龜翁下世後登研意》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上片描述作者登研意山悼念兄長龜翁;下片憶及兄弟情誼,為兄長的亡故,也為自己的老去而悲傷。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探春慢·龜翁下世後登研意》
【作品別名】《探春慢·憶兄翁石龜》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吳文英
【文學體裁】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

探春慢·龜翁下世後登研意
徑苔深,念斷無故人,輕敲幽戶。細草春回,目送流光一羽。重雲冷,哀雁斷,翠微空,愁蝶舞。盪鳴澌,游蓬小,夢枕殘雲驚寤。
還識西湖醉路。向柳下並鞍,銀袍吹絮。事影難追,那負燈床聞雨。冰溪憑誰照影,有明月、乘興去。暗想思,梅孤瘦、共江亭暮。

作品鑑賞

《探春慢》,又名《探春》。《詞譜》:“因此詞宋人俱詠初春風景,或詠梅花,故名《探春》。”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十二句四仄韻,下片十一句五仄韻。 
“龜翁”,即夢窗親兄翁逢龍,字際可,嘉定十年(1217)進士,與吳潛同榜,官至平江通判。 
戴復古《石屏集》有《京口別石龜翁際可》詩;《浩然齋雅談》: 時可與 君特為親伯仲。題稱石龜為兄,意亦時可兄弟行也。按此調見《白石道人歌曲》,別是一體;是作句律,與集中《探芳新》同,惟起句二字未合,疑“苔徑”二字誤倒(這裡已倒成“徑苔”),同為自度腔,而異其名也。“研意”,山名,從此詞中“還識西湖醉路”,及《柳梢青·與龜翁登研意觀雪懷癸卯歲臘朝斷橋並馬之游》詞題中“斷橋並馬之游”推斷,此山是在吳越境內。 
“徑苔深”三句,點出登山原因。“幽戶”,“幽”可釋為冥間,幽戶則為冥屋,亦即墓穴,這裡可釋為墓碑。據此可知龜翁之墓也在研意山上。此言研意山上石徑幽深曲折,蒼苔斑斑,少有行人。詞人卻因為懷念兄長龜翁去世,所以特地登研意山祭掃兄長之墓,並且輕敲墓碑,哀哀哭泣。“細草”兩句,含龜翁下世,一去不復返之意。此言春回大地,草發嫩芽,這時光可過得真快呀!好象眼前的飛鳥,一瞬而逝又是一年中的春天了。可嘆龜翁去世,已是不能再同登此山了。“重雲冷”四句,登研意山,所見之景。言天空中寒雲滾滾,雁聲已絕,四周山色空濛,眼前冥紙如愁蝶飛舞,處處一派淒涼景象。“愁蝶”,因前已點出“細草春回”,系初春季節,應無蝶舞,所以應釋為冥紙飛舞為妥。這是因為詞人心傷兄逝,而致眼前景象皆含哀傷,與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虛實之分。“盪鳴澌”三句,寫從思兄的幻夢中驚醒。“澌”,《詩·檀弓》鄭註:“消盡為澌”。又《曲禮》說:“死之言澌也,精神澌盡也”。此言詞人站在墓前哀思不已,遂有殘雲、愁蝶之幻景。這時驚醒過來,遠眺天水際船帆點點,空曠一片。上片述登研意,悼龜翁。 
“還識”一句,總領下片為憶兄生前。言去世的兄長啊,你還認識那條我與你共醉同游的西湖路嗎?“向柳下”兩句承前,述醉游西湖路的細節。言我與你曾在柳蔭下並轡觀賞西湖山水,身上的白袍隨柳絮一齊飄拂。“事影”兩句,用蘇軾與弟蘇轍,兄弟連床聽雨夜話的故事。據此也可證實夢窗與翁逢龍確係親兄弟也。言我倆象蘇氏兄弟一樣連床聽雨夜話的那些快樂事,因為你兄長的逝世,已是永難再現。“冰溪”三句,憶及與兄長同訪梅花事。“有明月,乘興去”,化用王子猷雪夜訪戴逵,造門而返的典故。言兄弟倆曾在一個明月夜登研意,在寒溪邊踏雪訪梅(事見下一首《柳梢青》詞),如今我再臨清溪,還能與誰共照溪影?“暗相思”三句,傷兄嘆己也。言詞人為兄長去世經常在暗中哀思不已,以致人比梅樹還孤寂、消瘦;且亦悲嘆自己如今也如江亭外遙墜的夕陽一樣,已近暮年矣。下片憶及兄弟情誼,傷兄亡,並悲己老。

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