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疙瘩

掐疙瘩的別名很多,如今已被各縣市同化,太原人稱其為揪片,平遙人叫“貓耳朵”。乍一聽,汾陽人的叫法並不太形象,然而仔細一想,正好反映了這一食品形狀原始特徵,也凝聚著汾陽人的灑脫與隨意。

山西堪稱中國麵食之鄉,花色品種大多集中在晉中平川的汾陽、平遙、介休、孝義一帶。山西麵食的品種繁多,製作很有講究,世所公認也最有講究的還是汾陽。掐疙瘩就是汾陽人最喜歡吃的家常便飯之一。
製作掐疙瘩需要經過扎、醒、陷、捻。各道工序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和面時,先將適量白面盛人瓷盆,冷水中摻少許熱水“點破”,邊加水,邊攪和,麵團成形後,繼續加溫水少許,用拳頭反覆按、揣、扎,直至表水完成融進面內,麵團柔軟發亮,達到盆光、面光、手光為度。
醒面是製作前必經的一個過程,用半濕餳布蓋嚴,置於鍋側灶邊不太燙的地方,約10分鐘即可。然後把麵團擀成半手指厚的面片,撒一上層乾白面,用刀拉切成長條,待鍋水開沸,將面塊掐撕成銅錢般的不規則小塊,邊掐邊往錒中扔。掐完後蓋上鍋蓋,待面片完全浮上水面,沸煮約5分鐘左右就熟了。
做掐疙瘩全憑手指靈巧,先用指甲掐,再用指肚捻,手巧人邊掐邊捻,面片隨手舞動,紛紛落下,手生者很容易將面片粘上指頭,甚而跌落鍋台,製作速度緩慢,面片也不勻稱,技術也就在其中。
在汾陽,同類食品還有“油撕掐疙瘩”。製作時的不同之處在於,麵團和好後,表面抹一層金黃透亮的熟麻油,面“醒”好後,用雙手捋成面棒,將手指在喲油缽中張蘸一蘸,掐起面來油光水滑,極易成形。油撕掐疙瘩的製作全憑手指從麵團上一塊一塊撕下,由於手指在麵團上受力面不一,掐疙瘩的厚薄有異,形狀酷似卷邊凹芯的“貓耳朵”。是當年招待女婿的禮儀食品之一。
汾陽民間素有“擀麵省,掐疙瘩費,吃餃子白捎菜”的說法。含意有二:其一,掐疙瘩吃起來柔滑利口,不用咬、不沾舌、不梗喉。同時端上一碗,吃麵條攪來攪去越抖越多。吃掐疙瘩拌上炒西紅柿,人口後魚貫而下,不知不覺就吃完了;其二,掐疙瘩製作經過擠壓.同等重量的乾麵,做成掐疙瘩“堆狀”就少,因此,它是一種既實惠又可口麵食,在過去白面十分珍貴的歲月里,普通人家一年也吃不上幾頓。 如今白面已成為主食原料,您不妨 試試,不好吃才怪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