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背法簡介:
“有諸內必形於諸外”------《黃帝內經》。
挑背法源於挑砭法,早於《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成書以前,中醫已經相當發達。公元前5世紀扁鵲使用的就是傳統的挑砭法。
《黃帝內經素問》里概括了當時的五大治療方法:
一曰:砭石------即針挑、砭刺療法
二曰:毒藥------即今日藥物療法
三曰:灸------今日的艾灸
四曰:微針------針刺療法(以刺為功能的)
五曰:導引------推拿、按摩、氣功
人體疾病在七個層面:氣、經、絡、血、肉、筋、骨。
自然醫學七個層面均可以治療,對抗醫學只能治療後四者。中醫是自然醫學的代表,西醫是對抗醫學之代表。牛皮癬屬於氣的範疇,對抗醫學不知氣為何物,無法找到病源,所以無法根治。
人體十二經絡對應十二皮部,內有病必形於諸外。
牛皮癬在十二皮部對應的地方有反應點而形於諸外:挑背法挑出阻塞經絡的“絡絲”,經絡通暢營衛之氣正而癬自愈。“絡絲”為經絡里的微型“腫瘤”、垃圾。去除後身體恢復原樣。
比如牛皮癬,物理現象是皮膚表面鱗片排列出了問題,本來光滑平整地排列,因衛氣不足,營血滯澀,營衛之氣錯亂致使皮膚表面鱗片胡亂排列甚至豎起排列,導致淋巴系統不停地修復。挑背法治療不是治標,而是治本:治療營衛之氣。調整營衛之氣後,身體自己康復。
淵源:
挑治療法又稱挑病筋法、截病根法,是在人體病理反射穴位或部位,用針具挑斷皮下白色纖維組織,達到治療疾病的方法。臨床用於血管神經性頭痛、肩周炎、慢性喉炎、神經衰弱性失眠、胃脘痛、腰肌勞損、腦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偏癱、頸椎綜合徵、坐骨神經痛、支氣管哮喘、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針挑療法源於古老的砭石、砭針,是針灸中一種特殊針法,由我國傳統中醫九刺中的“絡刺”發展而來,歷史悠久,療效顯著,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郭右陶把民間挑、刮、放血等治療痧脹的方法加以總結編著了《痧脹玉衡》一書。清同治四年(1865年),吳尚先對民間各種外治療法進行收集和整理編著《理瀹駢文》一書,系統介紹挑治法。
挑治療法的重點是在人體的腧穴、敏感點或一定區域內用針挑破皮膚,挑斷皮內絲狀纖維。這是通過疏通皮膚經絡,使臟腑得到調理的一種治療方法,有調理氣血、疏通經絡、解除瘀滯等作用。
(一)挑治用具
1、三棱針、圓利針、大號注射針頭,亦可用普通縫衣針。
2、消毒用品、酒精棉球、碘酒和碘酒棉球、敷料、膠布創可貼等。
(二)常用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選點挑治、區域挑治和截根療法三種。
1、選點挑治:在背部上起第七頸椎,下至第五腰椎,旁及兩側腋後線範圍內尋找疾病反應點。反應點多為棕色,灰白色,暗灰色等,按之不褪色,小米粒大小的丘疹。此法適用於頸部多發性癤腫。
2、區域挑治:在腰椎兩側旁開1~1.5寸的縱線上任選一點挑治,尤其在第三腰椎到第二腰椎之間旁開l~1.5寸的縱線上挑治效果更好。本法適用於內痔出血,肛裂,脫肛,肛門瘙癢等。
3、截根療法:取大椎下四橫指處,在此處上下左右lcm範圍內尋找反應點或敏感點。治療時讓病人反坐在靠椅上,兩手扶於靠背架,暴露背部。挑治前局部常規消毒,用針刺入皮下至淺筋膜層,挑斷黃白色纖維數根,挑畢消毒紗布敷蓋。一次不愈,可於2~3周后再行挑治,部位可以另選。
(三)部位選擇
挑刺法必須按照辨證施治的原則,明確病位,以作出臨床診斷,確定治則和治法,選取相應的穴位和部位。
1、以背俞、夾脊穴為主作定點挑治:背俞,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部的腧穴。《靈樞·背腧》提出背俞穴可主治五臟疾病,並提出了五臟背俞的穴名和穴位。同時還提出了背俞穴定穴時所出現的“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陽性反應現象。臨床可觀察背俞穴處的皮下組織有無隆起、凹陷、鬆弛和皮膚溫度的變異等反應現象,以此分析、判斷屬於某一經的疾病。也可以此尋求有關穴位鄰近的陽性反應點作為取穴依據。如臨床治療頭面、頰、頸、項部諸器官疾病,取頸1至7椎夾脊穴;治療胸腔內臟及上肢疾病,取頸3至胸7椎夾脊穴;治上腹部內臟疾患,取胸8至12椎夾脊穴;治療腰部和下腹部內臟疾患,取胸10至腰2椎夾脊穴;治療肛門部和下肢部的疾患,取腰2至骶4椎夾脊穴等。
2、以痛為腧找痛點挑刺:在病變體表局部區域內,找最明顯的壓痛點進行挑刺,如肩痛多在肩胛崗上的表面和三角肌的前緣等處找到痛點;腿痛多在腰骶關節表面找到痛點,即可在該痛點處挑治。
3、以脊髓神經節段分布選點挑刺,這是運用“脊髓神經節段性分布”的理論套用於挑刺療法中的一種方法。
4、選反應點挑治:選用某些疾病在體表有關部位出現的反應點,如壓敏點、疹點等。疹點的特徵似丘疹,稍突出於皮膚,似針帽大小,多為灰白色或暗紅色,棕褐或淺紅色,壓之不退色。選點時要注意與痣、毛囊炎、色素斑相鑑別。找點困難時,可用手摩擦相應部位皮膚後,再進行尋找。
以上四種選穴方法,可單獨套用,亦可綜合選定穴位或部位進行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