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挎竹舞》又名《趕山》,起源於攸縣東部山區一帶。攸縣東部羅霄山脈中段的柏市、漕泊、巒山、黃豐橋等屬山區地帶,其山地面積約859.2平方公里,約占全縣總面積的32%,海拔為300-1404.9米。這裡山脈群峰聳立,綿延不斷,森林密布,擁有大量的原始森林和珍貴的動物。
據《攸縣產物志》載:“野獸數多,危害農業生產,甚至人民生命安全”人們為了保護珍貴動物,保護農業生產及家禽畜牧,創造了挎竹驅趕嚇野獸的民間習俗。通常野獸是晚上21點以後出沒農田或旱土裡偷吃,破壞莊稼,甚至偷吃雞鴨牛羊。故而,人們特製挎竹拍打響聲,一邊拍打,一邊呼喊,驅使野獸迅速離開。在特定的時間裡,有特定的聲音,有特定的道具,又是遠古人們的生活習俗,它具有強烈的藝術生命。
起源
於是,1987年攸縣文化館特邀張亦剛老師創作編排成舞蹈,名曰“挎竹舞”,參加株洲市文化館(站)文藝匯演,此節目獲優秀獎。1999年,《挎竹舞》代表株洲地區參加湖南省群文系統舞蹈大賽,獲金獎。同年,參加湖南省中學生舞蹈大賽獲金獎。
2009年8月,攸縣文化館開展了全縣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挎竹舞》列入了普查重點調查項目及申報名錄,同時進行了文字,音像資料蒐集整理的檔案工作。2007年,在攸縣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撥款2萬元,在株洲市雛鷹藝校開設民間舞蹈《挎竹舞》培訓班,並列入攸縣民間藝術傳承項目予以保護。挎竹驅趕野獸保護莊稼及家禽,這古老的民間習俗是很有藝術生命的。通過項目的發掘,創作及民間藝術人才的培訓,挎竹舞已成為本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是最具有特色,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因此,保護這一項目,具有很重要的藝術值和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