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相關背景
新疆地廣人稀,日照充足,土地平坦肥沃,水源充足的綠洲適宜農業大規模經營,機械化加民工的發展模式,為全國低收入者提供了很好的務工機會和發展空間。
隨著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新技術推廣套用,降雨量逐年增多,農業單產大幅提高,導致收穫季節民工奇缺.以拾棉花為例,全新疆植棉500萬畝,需拾花50萬人,但2005年到位的不足30萬,勞動力不足已成為制約新疆農業發展的瓶頸。
同時,大量剩餘勞動力尤其農村婦女無事可做,鑒於此2005年政府出台了相當優惠的政策引導民工赴新疆採摘棉花.截止到2005年所有優惠政策(如報銷往返路費等)都兌現了。
拾棉大軍
主要來源:河南、甘肅、山東、等地。
婦女拾花快得多,當地和外省熟練工每天拾花在100公斤以上,新疆是最高單日拾花記錄是202公斤。每年一到拾花盛期,政府責令商店工廠輪流停業,學校停課,9歲以上學生定額每天35公斤,工錢本地人0.6元/公斤,外地人0.8元/公斤,生活費每天4-7元。棉花也可以機采.50萬元一台的拾花機據說光農八師就有一百多台,每台每天250畝,但機采雜質太多,需工烯利熟,致品質下降,人工是一級棉機采就變成2-3級棉價差2-3元/公斤,每畝就會少收300-500元純利,在新疆種棉賺錢還得看有沒有足夠的拾花工,因此機采只是人手不夠的不得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