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禮藝術

拒禮藝術

指如何拒絕收禮、收賄,它不僅是一種技巧,而且還是一種藝術。

(圖)拒禮藝術拒禮藝術

拒禮藝術指如何拒絕收禮、收賄,它不僅是一種技巧,而且還是的一種藝術。中國有句古話:“官不打送禮的”,說的是在送禮人面前,再嚴厲的官也不好意思板下臉來訓人。面對送禮人,不受禮受賄是一個剛性原則,但如何拒禮拒賄卻是一種藝術。

技巧

政治從來就是一門特殊藝術,大小官員就是活動在政治舞台上的各色各類演員,演得如何,自然要看藝術修養的高低了。以下方法:

一、先聲奪人,明確告示。清朝康熙年間,江蘇常州的張塤到任登封后,了解到登封縣賄賂成風,官不理事,民不聊生。三天后,就召集縣衙人員,明確宣布:“不取一錢,不枉一人”。同時,在縣衙的門口還立了一塊表明誓言的巨石。這樣一來,有的人想投機取巧送禮也不敢了。經過他的治理,登封縣人民安居樂業,政事清明,老百姓送給張塤“官清民樂”四個字以稱頌他。
先聲奪人還可以套用於送禮者尚未提起所求事宜時,首先“約法三章”,表明自己做人原則,將對方的話口封住。

二、曉之道義,當場拒絕。東漢時期的楊震被譽為“關西孔子”,一次赴任途中經過昌邑縣,昌邑縣令半夜懷揣重金前來謁見。他對楊震說:“深更半夜,此事無人知曉。”楊震面對重金,沒有動心,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來人羞愧難當,只好收起重金告辭。南北朝時李幼廉為官做人清心寡欲,有人將黃金珠寶送給他,他當場扔到地上,告訴來人:“你以黃金珠寶為寶,而我以保持清廉名節為寶。”楊震拒金,勝在義正詞嚴,幼廉拒寶,勝在道義分明。對於我們的借鑑意義就是,當下屬或者陌生人來送禮時,完全可以拉下面子,曉之以道義、紀律、法規,當場予以拒絕,態度要誠懇,立場要鮮明,柔中見剛,使送禮者沒有迴旋餘地。

三、薄受厚饋,婉然相拒。南北朝梁武帝時的清官郭祖深為官清廉節儉,有一次一個老嫗送他一個未熟的青瓜,他再三推辭不下,只好收下,立即教家人送了一匹布過去。無獨有偶,宋代有位叫劉溫叟的官員,有一次家鄉親戚為求其辦事送給他一車糧草,他回贈了一件價值高昂的衣服,送禮人感覺十分慚愧,於是就把糧草帶回去了。

我們往往會碰到送禮人是親朋好友的情況,不收,他們會埋怨你不講情面,甚至可能會結下怨仇,收下吧,又違反工作紀律和法律。這種“兩難”局面的確難以處理。郭祖深和劉溫叟的做法倒是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路。既不得罪他,又讓他明白送禮也是白搭,反而要讓受禮人多貼出東西。如此一來他送禮的意圖就難以實現。

四、援引案例,藉以示人。明朝朱元璋實行“重典治吏”以促使官吏廉潔從政:官吏監守自盜,不分首從,並贓論罪,一貫以下杖八十,四十貫處斬;官吏犯贓款罪,輕者罰苦役,守邊疆,贓滿六十兩,梟首示眾,剝皮實草。為此,也重典處斬了一些人,並將案例編成《明大誥》發給官吏學習。當時官吏深為震懾,相互以案例為戒,不敢越雷池半步。
今天,我們的幹部應該說對一些不正之風還是有警惕之心的。但是,由於送禮人無所不用其極,在送禮的方式上具有很大的隱蔽性,總是借親情、友情、老鄉感情等理由進行掩蓋,往往也令人防不勝防。因此,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頭腦冷靜,態度鮮明地予以拒絕。對方既然談感情,那么不妨舉一些系統內發生的案例來作為“擋箭牌”:“最近我們系統發生過這樣的案子……他們為此丟了位子,既然你為我好,就應該為我考慮,不要讓我為難。”

五、上交組織,清白於心。劉少奇同志當年在淮北開展革命鬥爭時,有一次緊急軍事轉移,依依不捨的房東趁他不注意,將一些紅棗等乾果塞進他的行李包中。途中休息時,他才發現。當時的形勢已不可能退回,於是,他便將東西上交組織。
一代偉人就是如此在細微之處嚴於自律。當然,房東大娘送乾果並不是對劉少奇同志有所圖,但是,他這種做法仍然可資借鑑。對於無法拒收的錢物,將其上交單位紀委等組織,保持自己的“一片冰心在玉壺”,丟掉心理包袱,照樣堅持按原則辦事。上交組織後,還可以正告行賄人,使其丟掉幻想。

六、講明政策,送禮枉然。前不久,江蘇省監獄系統實施了“獄務公開”活動,對涉及到減刑、假釋的條件、標準、程式都實行“陽光操作”。在系統內的一次廉政先進人物經驗交流會上,一位先進就介紹說,有一次一個家裡很窮的罪犯親屬到他家送禮。他首先將當前監獄減刑、假釋的操作標準對其進行了宣傳,又告知現在的獄務公開制度,該減刑的不送禮也能減,不該減的送了禮也不能減,罪犯親屬恍然大悟,說:“早知這樣,我們就不全家湊錢送禮了!”

七、公之於眾,以儆效尤。前段時間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電視連續劇《天下糧倉》中的大學士劉統勛,平時勤儉僕素,討厭別人奉承,偏偏有個資郎喜歡奉承送了一份厚禮。第二天,劉統勛召集全體官吏,當眾對資郎呵斥:“半夜三更叫門,不是正當人的行為嘛!今後再犯,嚴懲不怠!”這種“公之於眾,以儆效尤”的方法,今天也不乏其例。

某縣縣委書記上任後,先後有9名幹部給他送了3萬多元,他不僅將錢退了,還在領導班子會議上當眾曝光了送錢人的名單,令送錢人羞愧難當、無地自容。這種“公之於眾,以儆效尤”的曝光方式,是打擊行賄送禮之風的一劑“猛藥”,儘管比較剛猛了一點,甚至有可能會招來送禮者的仇恨。但是,對於那些像“狗皮膏藥”一樣屢次三番不死心的送禮人,如果想一下子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倒不失為一個“快刀斬亂麻”的辦法。

周恩來的拒禮藝術

江蘇淮安周恩來故居中,陳列著1961年1月16日周恩來指示辦公室同志寫給淮安縣委的一封信。信是這樣寫的:"你縣送給周總理和鄧大姐的藕粉、蓮子、饊子、工藝品以及針織品都已收到了。你們對周總理的熱愛和關懷,他們是知道的,但是周總理和鄧大姐認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準 送禮的情況下,你們還這樣做是不對的。現在總理和鄧大姐從他們的薪金中拿出一百元寄給你們,作為償付藕粉、蓮子、饊子、工藝品的價款,其他的一些針織品等以後有便人帶給你們。總理並指示將中央關於不準請客送禮的通知寄給你們一份,請仔細研究,並望嚴格執行。"

(圖)周恩來的拒禮藝術周恩來的拒禮藝術

信不足二百字,卻意味深長。除了這封信反映出的周恩來、鄧穎超的清廉風格值得我們稱道和提倡之外,信的字裡行間體現出來的"拒禮"的藝術,也值得我們細細咀嚼和品味。這至少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語氣的把握。

周恩來指示秘書寫這封信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向淮安縣委指出他們的做法"不對",同時表明他反對這種做法的鮮明態度。雖然如此,信中卻沒有過多的批評,而是語氣和緩、娓娓道來,先是對淮安縣委和人民對周恩來、鄧穎超的熱愛和關懷表示理解,然後才表明態度,接著又講到對送來的土特產的處理辦法,還表達了對淮安縣委認真處理和思考此事的深切希望。語氣和緩而不乏力度,既充分考慮到家鄉人民的深情厚意,又鮮明地表達了寫信人的態度。

再者是對禮品的處理方法。

明朝有一則"懸鵝示眾"的故事:一個叫周新的人擔任司法按察使後,有人給他送來一隻烤鵝。他堅決不受,但送禮人已經留下烤鵝搶先出門了。於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鵝掛在屋子後面,以後凡送禮者,他就讓家人領著去看那隻已經風乾了的烤鵝。從此,再沒有人來周家送禮了。周新的清廉之舉固然令人欽佩,然而,他對禮品的處理考慮得並不十分周全,難道只有扔掉,使其壞掉一法嗎?

相比之下,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做法就顯得比那位周新高明多了。這體現在兩處細節上。一是根據禮品的特質區別對待,留下容易在運輸過程中變質的食物以及容易損壞的工藝品,並變價以錢償付;而比較容易保存也不易損壞的針織品則原封不動退回,這就避免了浪費。二是從自己工資中拿出100元寄給淮安縣委,用以償付藕粉、蓮子、饊子、工藝品的費用。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大約占到周恩來工資(404.80元)的四分之一。為什麼這么做?周恩來曾在另外一件事中給出過答案。一次,曾在周恩來身邊工作、後任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的龍飛虎送來一筐新鮮橘子。周恩來知道後說: “我不需要。”他讓秘書了解到這筐橘子價值25元,便囑咐說:“給他寄50元錢去。"秘書說: "是25元,寄去50元,多餘的他會退回來的。”他說:“多餘的讓他處理,不這樣做就制止不了他,這樣以後他就不再送來了。”這兩處細節令人不得不讚嘆周恩來處理問題之細膩。

最後,周恩來囑咐秘書將中共中央關於不準請客送禮的通知隨信寄一份,要求淮安縣委"仔細研究"並"嚴格執行",此舉更加耐人尋味。

古人拒禮拒賄的藝術

笑談拒賄

北宋大臣呂蒙正,中過狀元,三任宰相,以正直敢言、清正廉明著稱,官僚士紳都知道他厲害,無人敢向他行賄送禮撈好處。朝里有個官兒“偏不信邪”,琢磨了三天三夜,終於琢磨出一個“錦囊妙計”。原來他家有件秘不示人的傳家寶———一面青銅古鏡,不知出自哪朝哪代哪位巧匠之手,渾圓天成,鈕座聯珠,銘文重圈,鏡面幽光熠熠。銅鏡本為古人照臉之具,可這面古鏡據說竟能照清二百里遠近景物。他想獻鏡給呂,憑宰相一言九鼎,自己必能平步青雲。但若直接送上,又必定碰一鼻子灰甚至碰得鼻青臉腫,必須採取迂迴戰術,施計巧獻,讓呂相爺乖乖受賄而不知是賄,一切自然妥貼,天衣無縫。

於是,他到呂蒙正弟弟呂蒙休家,讓蒙休鑑定古鏡。蒙休連夸:“寶鏡寶鏡,日月生輝,明鑑天地!”他一看有門兒,心中大喜,卻裝做不經意似地說:“明鑑天地,滿朝文武只有令兄大人配得上享用!小弟我人微福薄,留著它早晚要惹禍,神偷慣盜把它弄去不說,還可能殺人滅口哩!侯門似海,相府森嚴,只有那裡才最安全,寶鏡萬無一失,小弟我也跟著平安無事,高枕無憂了。”呂蒙休聽懂了他話里的“意思”,卻不敢代收代轉古鏡,大搖其頭說:“絕對不行!我哥那脾氣誰不知道?”那人笑道:“令兄是古器物鑑賞專家,您帶古鏡去讓他鑑定一下,這不難辦吧?只要他老人家微露愛意,您不就可以說話了嗎?反正我也不是送禮,不過是為了保住古代文物罷了。”蒙休只好答應,卻不敢持鏡見哥哥,便對那人說:“寶鏡您先拿回去,我去試探試探再說。”

呂蒙休見了哥哥,說了一大堆“引言”,才引到古鏡上,末了說:“哥給鑑定後就留下照臉用吧!”呂蒙正哈哈大笑道:“老二呀,你看哥這張老臉,不是也只有碟子大小嗎?幹嘛要用能照方圓二百里的天大鏡子呀!”在場的人全都笑得前仰後合。

這事傳開後,人人嘆服,連那位“偏不信邪”欲行巧賄者也佩服得五體投地———想不到自己三天三夜好歹琢磨出來的錦囊妙計,被鐵面宰相一句笑談輕輕一碰,頃刻間化為烏有,反成了朝里朝外大小官員飯後茶餘的笑料!他自慚形穢,對人說:“我現在才知道人世間終究是邪不壓正,……”

隱喻拒賄

明末清官蔡懋德,在當時腐敗官場的烏煙瘴氣中獨能一身清正,決不與之同流合污。論德才,論政績,他早該位列公卿,只因不肯巴結當權同鄉顧秉謙,一直蔑視禍國殃民的大宦官頭子魏忠賢,加上他清廉自持得了個“苦行頭陀”(苦行僧)的雅號而遭貪濁群小的嫉恨,才久久不得升遷,並被擠出朝廷。他初到山東擔任地方長官時,劣跡昭彰的官吏紛紛“引避”,仿佛躲避災星。屬下泰安州知州覺得自己貪賄醜行尚未暴露,又怕苦行頭陀明察秋毫會查處自己,遂派幾個暗探在濟南蒐集有關“情報”,以便預做準備。

不久,一個小探子報告:“蔡大人為避免屬下借年節壽辰送禮行賄,所以從來不搞壽慶,年節也是草草而過。昨兒個我灌醉了蔡府一個家丁,才套出一個重要情況:今日是蔡大人五十大壽,便連夜趕回來報告。”知州大喜,忙問:“蔡家都缺什麼?”小探子回答:“家丁說蔡家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德。”州官心想這話反過來套到自己身上就成了“咱家什麼都不缺,就是缺德”,莫非這小子跟那家丁說了什麼,人家一語雙關罵我吧?媽的,實在可惡,該掌嘴打屁股。又想他連夜跑回來報告,也算忠心耿耿了,只是嘴上沒毛說話不牢,經常犯忌諱。小探子見老爺驢臉忽晴忽陰,心裡發毛,慌忙補充報告:“家丁說蔡大人衣袍也很破舊,連一條象樣的袍帶都沒有。”州官賊眼一亮,連說“有了,有了”。急忙翻出一條受賄得來的鑲金綴玉精製袍帶和兩套特級綢緞華衣,同小探子快馬加鞭趕到濟南。到蔡府一看,見毫無壽慶氣氛,蔡大人剛剛吃過晚飯,他納頭便拜,口稱:“大人五十華誕,下官公務忙昏了頭,現在才來,有罪有罪!衷心敬祝大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吉星高照,飛黃騰達!”說罷,起身先將金帶雙手獻上,脅肩諂笑道:“此帶乃祖上所傳,粗劣不成敬意,乞大人笑納!”

蔡懋德果然笑了,笑罷即雙手自提袍帶,非常幽默地說:“老弟知道吧:衣帶束身,因人得氣,也有清濁香臭之分。我自做官以來,這條銅帶一束二十年,早有一股清香之氣,近年越發沁人心脾啦!您那祖傳金帶,想必更有妙不可言之處吧?還是自用為好。”

州官灰溜溜打道回府,歸途中越想越怕,第二天便趕緊自動解職罷官了。此後,蔡懋德所到之處,貪官污吏莫不望風而逃,有小毛病的也無不自責自警,不敢繼續胡來。

題詩退禮

明初清官吳訥,明經史,通醫術,為人樸直,憎惡虛言偽行,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相當於監察部副部長),以嚴肅官風法紀為己任,曾嚴懲貪官董正等44人,威震朝野。他原任監察御史時主要負責貴州地區監察工作,長年在那裡跋山涉水,明察暗訪,查處了幾乎所有陳年積案,並使新案發案率幾乎降為零,全貴州吏治一新,當地官民特別是少數民族同胞“敬之如神明,愛之如父母”。

後來任期已滿,吳訥須回京候調。貴州百姓聞訊,慌忙選出代表團,不遠數千里到京向皇上懇請留下吳訥。皇上不準,百姓只得採取圍堵之法,而吳訥則施計逃出。狂奔到今重慶市奉節縣,正要登船過三峽,攜帶百兩黃金的貴州人馬卻追了上來,老遠便大喊:“吳大人留步!我們不是追您回去的,是來送行的!”吳訥便在江岸站住。跑得大汗淋漓的年輕騎手們來到後一齊下馬跪倒,隊長捧著禮盒大聲說:“貴州軍政長官代表父老鄉親給吳大人一點兒路費,務請收下!”吳訥感動得熱淚滾滾,望著西南方向說:“貴州山區貧窮,我瞭然於胸。父老們的厚情我領了,東西拿回去周濟最困難的百姓吧!”騎手們不肯,硬要把“路費”搬上船,吳訥急了,取出文房四寶,說:“我先給你們寫個收條!”大筆一揮,在盒面上寫下二十八個大字:

蕭蕭行李向東還,

要過前途最險灘。

若有贓私並土物,

任他沉在碧波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