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馬克

拉馬克

拉馬克(Jean-Baptiste Lamarck,1744年8月1日—1829年12月18日)是法國博物學家,生物學偉大的奠基人之一。他最先提出生物進化的學說,是進化論的倡導者和先驅。他還是一個分類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e' 1707~1778)的繼承人。主要著作有《法國全境植物志》、《無脊椎動物的系統》、《動物學哲學》等。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拉馬克 拉馬克

讓·巴蒂斯特·拉馬克(Jean-Baptiste Pierre Antoine de Monet, Chevalier de Lamarck,1744年8月1日-1829年12月18日),生於皮卡第,卒於巴黎。法國偉大的博物學家,較早期的進化學者之一。

1809年發表了《動物哲學》( Philosophie zoologique,亦譯作《動物學哲學》)一書,系統地闡述了他的進化理論,即通常所稱的拉馬克學說。書中提出了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兩個法則,並認為這既是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又是適應環境的過程。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曾多次引用拉馬克的著作。

主要成就

偉大的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進化學說,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恩格斯指出它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因此達爾文的進化論已舉世矚目。但拉馬克早於達爾文誕生之前(1809年)就在《動物學哲學》里提出了生物進化的學說,在進化學說史上發生過重大的影響,為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產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則鮮為人知。

人物生平

學術專著

1744年8月1日,拉馬克生於法國畢伽底,本名約翰摩納。

1768年拉馬克與他的良師讓·雅克·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相識,盧梭是當時法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對拉馬克的成才起了巨大的作用。盧梭經常帶他到自己的研究室里去參觀,並向他介紹許多科學研究的經驗和方法,使拉馬克由一個興趣廣泛的青年,轉向專注於生物學的研究。從此拉馬克花了整整26年的時間,系統地研究了植物學,在任皇家植物園標本保護人的職位期間,於1778年寫出了名著《法國全境植物志》。

後又研究動物學,1793年應聘為巴黎博物館無脊椎動物學教授,於1801年完成《無脊椎動物的系統》一書,此書中他把無脊椎動物分為10個綱,是無脊椎動物學的創始人。

1809年出版了《動物學哲學》,當時他雖已65歲,但仍潛心研究並寫作,於1817年完成了《無脊椎動物自然史》。

研究歷程

幼時就讀於教會學校。1761-1768年在軍隊服役,當他在里維埃拉駐屯時,對植物學發生興趣。

於1778年出版了3卷集的《法國植物志》,這時,他已是一位有成就的植物學家。

1783年被任命為科學院院士,為《系統百科全書》撰寫植物學部分,並擔任皇家植物標本室主任。

1820年他雙目失明,以後的著作都是由他口述、經他的女兒記錄整理出版的。在動物分類方面,他第一個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1794),首先提出“無脊椎動物”一詞,由此建立了無脊椎動物學。他也是現代博物館標本採集原理的創始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無脊椎動物系統》(1801)和《動物學哲學》(1809),在這兩本巨著中拉馬克提出了有機界發生和系統的進化學說。

學術貢獻

《無脊椎動物的系統》、《動物學哲學》在科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在《動物的哲學》中系統地闡述了他的進化學說(被後人稱為“拉馬克學說”),提出了兩個法則:一個是用進廢退;一個是獲得性遺傳。並認為這兩者既是變異產生的原因,又是適應形成的過程。

拉馬克 拉馬克

他提出物種是可以變化的,種的穩定性只有相對意義。生物進化的原因是環境條件對生物機體的直接影響。認為生物在新環境的直接影響下,習性改變、某些經常使用的器官發達增大,不經常使用的器官逐漸退化。認為物種經過這樣不斷地加強和完善適應性狀,便能逐漸變成新種,而且這些獲得的後天性狀可以傳給後代,使生物逐漸演變。並認為適應是生物進化的主要過程。

他第一次從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方面探討了生物進化的動力,為達爾文進化理論的產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由於當時生產水平和科學水平的限制,拉馬克在說明進化原因時,把環境對於生物體的直接作用以及獲得性狀遺傳給後代的過程過於簡單化了,成為缺乏科學依據的一種推論,並錯誤地認為生物天生具有向上發展的趨向,以及動物的意志和欲望也在進化中發生作用。

由於拉馬克一生勤奮好學,堅持真理,與當時占統治地位的物種不變論者進行了激烈的鬥爭,反對居維葉的激變論,受到了他們的打擊和迫害。但他卻說:“科學工作能予我們以真實的益處;同時,還能給我們找出許多最溫暖,最純潔的樂趣,以補償生命場中種種不能避免的苦惱。”

他的一生,是在貧窮與冷漠中度過的。晚年雙目失明,病痛折磨著他,但他仍頑強地工作,藉助幼女柯尼利婭筆錄,堅持寫作,把畢生精力貢獻於生物科學的研究上,終於成為一位生物科學的巨匠,偉大的科學進化論的創始者。

1909年,在紀念他的名著《動物學哲學》出版100周年之際,巴黎植物園為他建立了紀念碑,讓人們永遠緬懷這位偉大的進化論的倡導者和先驅。

拉馬克進化論

概述

拉馬克認為,生物經常使用的器官會逐漸發達,不使用的器官會逐漸退化,是為“用進廢退說”。拉馬克認為用進廢退這種後天獲得的性狀是可以遺傳的,因此生物可把後天鍛鍊的成果遺傳給下一代。如長頸鹿的祖先原本是短頸的,但是為了要吃到高樹上的葉子經常伸長脖子和前腿,通過遺傳而演化為現在的長頸鹿。又例如上一代是為舉重選手,則子代應遺傳得自父母之強健肌肉。拉馬克的主要進化觀點如下:

①有機界是自然規律作用下緩慢演變的結果

拉馬克鍾愛的長頸鹿 拉馬克鍾愛的長頸鹿

1803年5月,拉馬克在巴黎國家自然博物館的演講稿中指出:“我們難道沒有因此而感受到藉助有機體的法則......,大自然有足夠的時間,空間,以及環境讓最初的生命形式不斷地發展與改進........,並且增殖分化成現今所看到的生物?因此........藉助長的歲月,以及雖然緩慢但是不斷改變著的環境,大自然已經逐漸地完成了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情

況……”。這裡,他強調了生命演化的客觀性與漸變性以及環境對生命的改造作用。

②內稟的複雜化、用進廢退與與獲得性遺傳

1809年,拉馬克發表了《動物哲學》(Philosophie zoologique)一書,系統闡述了他的進化觀點。首先,一切生命都具有一種內稟的趨於向高級(結構複雜)的進化趨勢,而最低級的生命—蠕蟲和纖毛蟲是自然發生的。其次,生命誕生之後可通過用盡廢退的獲得性遺傳促使生物從簡單向複雜進化。這第一個因素可看著生命天生就有一種趨於完美的適應性,第二個因素是想說種族的進化如何通過個體的適應與遺傳固定得以實現。

拉馬克認為:

a) 即便環境是靜止和穩定的,第一個因素也會驅動進化過程的發展;

b) 當環境改變了,動物就會被迫做出新的努力,從而逐漸地產生結構上的變化;

c) 經常使用或不使用身體的某一部分會相應地引起該部分力量的變化,而且導致該部分體積上相應的增大或減小,物種在長時期內使用某些器官獲得的特性則通過遺傳保持下去。人們經常將這一特點稱為“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也常常稱之為拉馬克進化論的核心。

針對第一個因素,拉馬克在後來的著作《無脊椎動物》中進一步解釋道:“在動物體內,新器官的產生來自於動物體覺得不斷存在的某種新的需要”。瑪格納(2001)認為,拉馬克並沒有提出動物通過它的意識的願望或要求而引起變化,他本意指在新的環境條件下的一種客觀“需要”,而不是“想要”或者“想望、希望” 。

可以說,內稟的複雜化與獲得性遺傳都是對先人思想的繼承,而用進廢退則是拉馬克的創新,當然,雖然器官的退化已有先人述及。拉馬克試圖通過第一個因素指明進化的總體方向性,這其實也符合大多數動物類群的進化趨勢。而他的“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則備受質疑。

③從低到高的“自然等級”

拉馬克堅持分類學家必須承認他們的工作也具有臆斷的性質,真正的“自然等級”將從最低級的單細胞生物排列到最高級的生物——人。如果所有的物種都包括進去,那么臨近兩個物種間的細微差別將難以覺察。“自然等級”中的明顯缺失環節就代表著其中尚未被發現的物種(瑪格納2001) 。這種自然等級與亞里士多德的存在之鏈大同小異 。

④人和猿具有共同的起源

拉馬克暗示了人和猿之間的關係,已推測說人和猿具有共同的起源,認為人雖然和這些“畜生”完全不同,但是如果僅僅從身體結構上來考慮,那么人還是屬於哺乳動物的一科。他推測,某種猿類為了要看得更遠一些而可能學會了一種比較直立的姿勢,這種新的姿勢可能已經引起了可遺傳的結構上的改變,其它的改變和進步可能還會有需要和行為上的改變同時並存。

他斷言如果人類和動物的區別只是由於機體組織上的不同,那么“就很容易表明人的特點全都由長期在活動上和習慣上的變化所造成的,這些活動和習慣是人類採用的,並且為這個物種中的各個體所特有”。人類和猿類儘管在解剖學上結構相似,但是智力和體質上,人卻具有明顯的優越性。這種優越性可被解釋成在極其長遠的年代中,人類對這兩種能力的使用不斷增長而遺傳下來的(瑪格納2001) 。

否定

對拉馬克進化論的否定

拉馬克的理論經不起古典遺傳學(孟德爾遺傳學)的推敲。德國的科學家魏斯曼(August Weismann)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將雌、雄的老鼠尾巴都切斷後,再讓其互相交配來產生子代,而生出來的結果也依舊都是有尾巴的。再將這些有尾巴的子代互相交配產生下一代,而下一代的老鼠也仍然是有尾巴的。他一直這樣重複進行至第二十一代,其子代仍然是有尾巴的,藉此向世人宣告推翻了拉馬克的學說。雖然達爾文的支持者仍然在用此實驗批評拉馬克, 但科學界基本認為這是一個設計有誤的實驗, 不能說明問題。因為拉馬克的可遺傳的獲得性性狀是“有用的”性狀。

現代分子遺傳學已非常清楚,生物的性狀功能無論再常用或不常用,也不會編碼到染色體中。由於基因在拉馬克的學說中不為參考因素,較不符合現代的遺傳學,因此在目前的科學界中,拉馬克的學說普遍不被接受。目前,較能解釋生物的演化的學說為達爾文所提出的天擇說。

中外著名生物學家

以生命為研究對象的成功人群就可以稱之為生物學家。生物學可以分為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等,所以生物學家又可以細為動物學家,植物學家,微生物學家等。根據研究生命活動的內容,又分為生態學家、生理學家、遺傳學家、細胞生物學家、分子生物學與系統生物學家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