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1940年9月12日,多爾多涅省的4個兒童在和他們的寵物狗玩耍的過程中,突然發現追逐野兔的狗掉入了一個洞穴內。他們挖開洞頂,利用繩索進入洞內,發現了洞內龐大的壁畫,年底法國政府就將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對象。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洞穴在1948年才向公眾開放。1953年時洞穴每天要接待一千多名遊客,為了防止遊人破壞,法國政府在1963年關閉了洞穴,只有少數研究人員才能入內。另一方面為了滿足公眾的瀏覽欲望,法國政府在1983年建立了拉斯科洞窟2號,其中的壁畫作品完全模仿自拉斯科洞窟。2001年時,拉斯科洞窟的壁畫上出現了菌斑,而此前不久政府部門為了維持洞內溫度與濕度,安裝過一套空調系統。但空調系統是否是導致菌斑出現的直接原因還不能確定。2008年中真菌再次出現在了洞窟內,這次的真菌侵襲使得一些壁畫出現了不可逆轉的破壞,險些使得拉斯科洞窟壁畫成為瀕危世界遺產。
景觀
拉斯科較為龐大,重要的繪畫遺蹟均集中於主廳和兩個主要洞道中。主廳面積為138平方米,洞壁上許多動物形象呈水平排列狀。廳中入口對面一塊崩裂的壁面上,繪有長達5米的大野牛,由黑線勾出輪廓,頭、腿和腹部的下沿也塗有黑色。尤其是野牛的頭部代表著拉斯科洞線描的最高成就。其他還有馬、母鹿、棕熊和怪獸等。在洞窟入口對面左側的中軸畫廊,其左右兩壁繪有牛、馬、野驢和母鹿、野山羊等。“中國馬”位於右壁,以黑色勾出輪廓,棕色和黑色塗染。馬的腰身肥大,腿短且瘦勁,表現風格與主廳的繪畫迥然不同。在靠近主廳的一條洞道中,動物形象多為線刻,尤以側端井狀坑坑壁上的“人與歐洲野牛爭鬥”最為突出。
從主廳和中軸畫廊的繪畫形象看,每個階段的繪畫均排列有序,很少出現疊壓,圖像與圖像之間似乎有著某種呼應關係,很像是史前人在刻繪之先曾做過統一構思和布局。據分析,認為該洞窟中各種形象屬14種相互繼承的風格。其主要圖像又歸屬3個階段:早期主要為單色線描,以主廳中的兩頭大野牛為代表;中期用黑色勾輪廓,紅、棕色塗染,以“中國馬”為代表;晚期主要用黑色繪製,以中軸畫廊左壁的大黑牛為代表。上述3個階段均屬於奧瑞納-佩里戈爾文化圈。拉斯科洞窟壁畫是研究舊石器時代藝術發展的重要例證。
整個洞窟的結構頗為複雜,大體上可分為主洞、邊洞、後洞與聯繫三個部分的通道。其洞口由於地質作用已經被封閉,洞窟被發現後才將洞口重新清理了出來。洞內總共有近一千五百個岩石雕刻和五百餘幅繪畫。這些繪畫中有100多幅是動物繪畫,內容包括牛、馬、熊、狼、鹿、鳥與人。畫面大小約為1至5米,風格粗獷,多為動物形象的輪廓外形。這些圖畫除了用木炭塗抹出的黑色外,還有利用彩色土壤及石頭研磨調製的紅色和黃色等顏色。根據放射性碳定年法,這些圖畫大致完成於一萬五千年以前。
首次展出
巴黎時間2015年5月20日至8月30日,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巡展首次在巴黎凡爾賽門展出。
拉斯科洞窟壁畫位於法國多爾多涅省蒙特涅克村的韋澤爾峽谷,是著名的舊石器時代洞穴壁畫,距今已有2萬年,於1940年被挖掘。1979年,拉斯科洞窟與周邊韋澤爾峽谷內的眾多洞穴壁畫一起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拉斯科洞窟中的壁畫有大約1000幅,由史前人類繪製在岩壁上的馬、牛等多種動物畫組成。為了保護岩洞中的壁畫,防止空氣侵蝕、黴菌和人為破壞,法國當地政府已對普通民眾關閉岩洞。
據報導,拉斯科洞窟壁畫國際巡展從2012年開始,經過美國的休斯頓與芝加哥,以及加拿大和比利,隨後抵達巴黎。本次拉斯科洞穴壁畫國際巡展展示的壁畫都以原窟壁畫實際大小為準模仿,以5大展覽主題讓世人體驗史前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