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國哲學家、精神分析學家,結構主義的主要代表。1901年 4月13日生於巴黎。曾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哲學,又在巴黎大學學習精神分析學。他以題為《論妄想狂精神病與人格的關係》的論文獲巴黎大學博士學位。此後,主要從事於精神分析學的教學與醫療工作。1953年,他因不同意當時美國學者的精神分析理論,宣布脫離巴黎精神分析學會和國際精神分析學協會,另組由他自己領導的法國精神分析學團體,並在以後的10年中,舉辦訓練班,培養了一些與國際精神分析學協會理論不同的精神分析醫生。他的主要著作有:《拉康文集》(1966)和《精神分析學的四個基本概念》(1973)等。
拉康對流行的弗洛伊德學派(見心理分析學派)的理論不滿,主張作“重新解釋”,並要求回到弗洛伊德的觀點。他提出了鏡像階段的理論,認為嬰兒從出生後的 6~18個月中,從鏡子中看到自己。起初,嬰兒還不能區分自己的鏡像與他人他物的鏡像;後來,區別了自己的鏡像與自己;最後,知道了自己的鏡像是自己的形象,並認識到自己與別人別物是有區別和聯繫的。這樣,嬰兒就逐漸變成有情感和觀念的人了。
拉康所說的鏡像階段的活動是一種識別作用,即當主體與外界接觸時,人們所認識到的形像總是客體的一個變形,是人們想像中的形象。因此,拉康從鏡像階段的理論又引出了關於個性或人格的想像、象徵和現實三個層次的學說。想像的層次就是通過鏡像階段把有意識的、無意識的、知道的、想像到的都記錄下來,形成世界的圖象。象徵是一種符號性的東西,是對世界的象徵的知識,它類似於結構主義語言學中的“能指者”,它的各種因素只有聯繫起來才有意義。想像的東西與象徵的東西結合起來就是現實,因而現實並非客觀的事物,它只是通過人的主觀所形成的現象,而客觀事物在他看來只是一種“未知數”。
拉康把他的這種理論歸結為“無意識有語言的結構”和“無意識是他者的話語”,即無意識有一種語言的結構,有時候以移位和壓縮的形式表現出來,人們可以通過其表現考察內在的無意識的結構。這種無意識的結構包括自我與他人、他物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