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登靈鷲山

這支小令抒發人生之嘆。此曲感慨:歲月如梭,時光似箭,無論升官還是歸隱,無論升沉榮辱最終都歸於沉寂。作者聲稱,“酒逢知己,琴遇知音”,“無事當心”,悠閒從容的生活,足以使人自慰,這是一種寧靜、超然的人生態度。同時,作者也抒發了人生易逝的嘆息。

基本信息

名稱:【雙調】折桂令·登靈鷲山

年代:元代

作者:曹德

體裁:散曲·小令

宮調:雙調

曲牌:折桂令

作品原文

【雙調】折桂令登靈鷲山⑴便休提鐘鼎山林⑵,遮莫榮枯⑶,總是消沉。落落魄魄,酒逢知己,琴遇知音⑷。時俯仰人間古今⑸,且消磨閒處光陰。無事當心,今日從容,此地登臨。

作品注釋

⑴靈鷲山:在杭州西湖西北的靈隱寺前。

⑵鐘鼎山林:指做官和退隱。

⑶遮莫:無論。榮枯:得志與失意。

⑷琴遇知音:相傳春秋時俞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能聽懂伯牙琴聲中蘊含的內容。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無知音,不再彈琴。

⑸時俯仰人間古今:形容時間流逝得快。俯仰,一俯一仰之問。王羲之《蘭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作品簡析

這支小令抒發人生之嘆。此曲感慨:歲月如梭,時光似箭,無論升官還是歸隱,無論升沉榮辱最終都歸於沉寂。作者聲稱,“酒逢知己,琴遇知音”,“無事當心”,悠閒從容的生活,足以使人自慰,這是一種寧靜、超然的人生態度。同時,作者也抒發了人生易逝的嘆息。

作者簡介

曹德,元代散曲作家。字明善。生卒年不詳,大約元仁宗至惠宗初年(公元1312—1340年)在世。曾任衢州(今浙江衢縣一帶)路吏,一說為山東憲吏。元順帝時,太師伯顏擅權,他作《清江引》二首以諷,並張貼於京城午門之上。被伯顏通緝,避禍於吳中僧舍。公元1340年(惠宗至元六年)伯顏事敗竄死,方再入京。精散曲,與薛昂夫、任昱有唱和。《錄鬼簿》說他“甘於自適”,並稱其樂府“華麗自然,不在小山之下”。現存小令十八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