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扶桑”艦首任艦長為新井有貢海軍大佐。扶桑艦是一艘排水量3718噸、全長67.06m、吃水5.49m,航速13節的船腰炮房型鐵甲艦,或者稱之為中央炮台艦或圍甲炮台艦。所謂圍甲炮台就是指在炮戰中為了防止敵彈的直接命中而在艦體主甲板的中央部位裝設裝甲圍壁,再在其中安設火炮的型式。日本海軍最初擁有的鐵甲艦就是明治11年竣工的扶桑艦。
艦船資料
“扶桑”艦長67.1米(垂直線間長),寬14.6米,吃水5.5米,正常排水量3717噸, 動力系統為2座蒸汽機,4座燃煤鍋爐,雙軸推進,主機功率3500馬力,航速13節,標準載煤360噸,續航力4500海里/10節。水線裝甲帶厚100-231mm, 炮房裝甲厚200mm,編制377人。
主要武器為240mm20倍徑克虜伯主炮4門,170mm25倍徑克虜伯炮4門,75mm克虜伯炮6門(30倍徑長管4門、短管2門),25mm4管諾典費爾德機關炮4-7門,11mm5管諾典費爾德機關炮2門,360mm水上魚雷發射管2具。
艦史
1875年9月24日開工建造,1877年4月17日下水,1878年1月建成。建造時採用機帆並用的動力推進方式,是當時亞洲國家最強大的軍艦,“扶桑”的建成大大刺激了中國政府,直接推動了中國的鐵甲艦計畫。
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中參加了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海戰中被擊中8彈,死2人傷12人。1897年10月29日在伊予灘停泊時由於錨索斷裂造成漂移,被松島艦艦首沖角撞擊後又與嚴島艦右舷相撞後艦腹部進水沉沒。1898年6月5日打撈出水後送入吳海軍工廠修理。日俄戰爭時被編入第三艦隊第七戰隊參戰。1912年12月12日被列為二等海防艦。1908年4月1日除籍後作為雜役船,1909年2月15日退役。1910年在橫濱解體。
改裝
甲午戰爭的結果證明了速射炮的優越性,扶桑艦在戰後不久就著手準備將戰爭中充當輔助炮的170mm副炮換裝為速射炮。在國外的某些資料中記載扶桑艦戰後換裝了主炮,其實扶桑艦就像與其同時期換裝150mm速射炮的浪速型巡洋艦一樣,都是更換的副炮,國外的資料將火炮的口徑混為一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