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9.28平方公里,海拔1860米,年平均氣溫12.5℃,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菸草洋芋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8759 畝,人均耕地4.41畝,林地2157畝。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90畝(其中:水田540畝,旱地1450畝),人均耕地 0.95畝,主要種植 玉米、水稻、菸草、洋芋等農作物;擁有林地795畝;水面面積 16.5畝,其中養殖面積15 畝;荒山荒地270.00畝,其他面積128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65戶通自來水,有310戶飲用井水,有40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8%)。有484戶通電,有4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57 %和 8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23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9戶(分別占總數的50%和46%)。該村到鎮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3 輛,機車190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6畝,有效灌溉率為2.8%。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2戶;農建有小水窖8口。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3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1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94.8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0.51萬元,占總收入的32.4%;畜牧業收入92萬元,占總收入的18.6%;林業收入20.5萬元,占總收入的4.1%;第二、三產業收入110.8萬元,占總收入的22.4%;工資性收入101萬元,占總收入的20.4%。農民人均純收入209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2.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20人(占勞動力的 30%),在省內務工265 人,到省外務工5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5.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5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洋芋、竹子特色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6所,校舍建築面積1367 平方米,擁有教師18人,在校學生785人,距離鎮中學2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00人,其中小學生1000人,中學生800人。
新農村建設
自啟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扯樂村委會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村委會班子為主的領導小組。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目標,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結合扯樂實際,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原則,在全村掀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潮。
人文地理
扯樂村委會距雄壁鎮20公里,這裡是漢族和彝族混居,境內山巒起伏,草木蓊鬱,河水曲折蜿蜒,順河而下有金黃色的烤菸,稻田。扯落東與竹基相嶺,傳統習慣與漢族大致相同,這裡的人民還流傳著傳統的春節、中秋節、火把節、清明節等節日。節日活動的含義包含了祝願、安康、平安等。中秋節吃月餅,火把節宰羊、清明節上祖墳惦念先輩、結婚拜天地。節日期間對山歌等傳統文化。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扯樂村委會不斷加強當地的人文地理建設,充分發揚農村優良傳統文化,組建了文藝宣傳隊。每當節日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演出,活躍了地的文化生活。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交通不便;
2、飲水困難;
3、就醫困難;
4、基礎設施建設溥弱,農業產業單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幅度小。
1、加強農村村莊道路,水利建設,進一步提高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燕尾服一批高效農業產業;
2、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