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托馬斯·格雷(Thomas Gray, 1716—1771),是英國新古典主義後期的重要詩人,出生於倫敦一經紀人家庭。父親生性粗暴,母親長期受苦,他曾有11個兄弟姊妹,但全部夭折。母親為供他讀書長期經營女帽,他是一個孱弱、沉思而好學的孩子,1725年8歲入伊頓公學,在那裡和喜愛古典文學而不喜歡運動的3人組成四人同盟,他們是首相的兒子霍勒斯·沃波爾、早熟詩人理察·韋斯特和托馬斯·艾什頓。1734年進入劍橋大學彼得豪斯學院,開始寫拉丁文詩歌,1739年由首相羅伯特·沃波爾出錢,陪同學霍勒斯·沃波爾游大陸。開始一切順利,但1741年兩人發生爭吵,後格雷返回英國,1742年起定居劍橋,從事創作,同年韋斯特去世,對他刺激很大。1745年霍勒斯提出雙方和解,但直到晚年兩人僅維持淡漠的友誼。
格雷一生只寫過十幾首詩。最早的《春天頌》(1742)描寫春天的大自然,表現人生短暫,人不論貧富或地位高低都不免一死的思想。《伊頓遠眺》(1742)在描寫風景的同時,感嘆學童未來將經受的不幸。《坎坷》(1742)同樣以不論善惡,等待人們的都是厄運為主題。
格雷最著名的詩是《墓園輓歌》(1750),它的主題是“人不分高低貴賤,都要進入墳墓”,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他提出不但哀悼村中粗野的祖先,而且哀悼包括自己在內所有的人,這就使詩具有普遍意義。全詩 128行,用 6年時間寫成。詩中突出體現了對默默無聞的農民的同情,惋惜他們沒有機會施展天賦,批評大人物的傲慢和奢侈。對暮色中大自然的描寫,對下層人民的同情,感傷的情調,使這首詩成為浪漫主義詩歌的先聲,而在藝術技巧上又達到古典主義詩藝的完美境界。
1756年他被彼得豪斯學院學生的惡作劇所激怒,搬到彭布洛克學院,1757年被提名為桂冠詩人,但未接受。後來以古希臘詩人品達羅斯的頌歌體寫了《詩歌的進程》(1759)和《歌手》(1757)。前者追溯詩歌從希臘到英國的發展變化,稱頌莎士比亞、彌爾頓、德萊頓;後者寫古代威爾斯最後一個歌手對13世紀因吞併威爾斯的英王愛德華一世的詛咒,因晦暗不明而受到批判,格雷因失望而實際停止寫詩,1759至1761年去倫敦在新建的不列顛博物館鑽研冰島及威爾斯古代詩歌。1768年任劍橋大學歷史和近代語教授。格雷除寫詩外,學過法律,對考古和植物學、昆蟲學都感興趣。他的英國湖區《紀游》(1775)和《書信集》(1775)都以文字優美見稱。格雷還他還翻譯了一些北歐詩歌《命運女神姐妹》(1761)和《奧丁的降世》(1761),開了浪漫派對北歐文學感興趣的風氣。“1771年因閉門不出,憂鬱病加重而去世,終年55歲 。
創作經歷
晚鐘響起來一陣陣給白晝報喪,
牛群在草原上迂迴,吼聲起落,
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腳步踉蹌,
把整個世界留給了黃昏與我。
最偉大的英語詩歌就這樣開始了,詩歌整篇充滿了淡淡的憂鬱,這首詩是英國早期浪漫主義詩歌開始的標誌。1750年的《墓園輓歌》不僅僅是他的那個年代,而且是今天最完美的詩篇。約翰·彌爾頓的《沉思的人》開創了英國憂鬱文學的一代先河,而托馬斯·格雷的《墓園輓歌》則把這種文學形式推到了頂峰,這種文學形式在這首詩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表達,雄霸詩壇長達一個多世紀。
這些頗有藝術色彩的詩人往往是通過對一些特定的自然現象加以描寫,在景色中融入憂鬱情緒。在這首詩的每個第一節里,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些場景。我們可以聽到蜜蜂嗡嗡嗡的聲音,遠處發出的令人昏昏欲睡的叮叮噹的宵禁的鐘聲,還有棲息在布滿常春藤的踏上的鷹的嘆息聲。作者要么是直接對一個自然現象進行描寫,要么是通過對比,來反映作者特定的心理感受。大自然成為了展示人們情緒變化的背景。後來的許多詩人開始按自然的美來描述大自然,但這個時代在當時還沒有臨近。
名作《墓園輓歌》的作者是當時學時最為淵博的一位多才多藝的詩人,他是早期浪漫主義詩人。年輕時,他體質非常孱弱,是他們家12個孩子中惟一倖存的一位。童年很不幸,父親很粗暴,並且沒多久他父親還同他深愛的母親分居了,他一生是在憂鬱中度過的,在他的所有詩作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感傷的風格。他先是在著名的伊頓公學學習,後來又到了劍橋,但他自己天生學術味很濃,而對課程不感興趣,在大學裡他還同霍勒斯·沃波爾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是他帶領格雷在歐洲大陸遊歷了三年。
回到英國以後,格雷先是在白金漢郡的斯托克·渡吉斯住了一段時間,《伊甸園頌》便是在那裡創作完成的。這部作品有點像他《墓園輓歌》的雛形,然而這部作品一寫就是8年,也就是說,到1750年他這部作品才算最後完成。生命的晚年,他不愛同人交往,專心於學術研究。其間,他受劍橋大學聘請,擔任劍橋現代歷史學和現代語言學教授。在這兒他把自己交給學術和詩歌研究,又開始了對大英新博物館的手稿研究,長期往返於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托馬斯·格雷於1771年逝世於彭布羅克大學自己的寓所,後被安葬在白金漢郡的一個小教堂。
格雷一生只寫過十幾首詩,除了《墓園輓歌》外,較著名的有《愛貓之死》、《詩的發展》、《游吟詩人》、《歐丁的衰敗》等。格雷的詩整齊劃一,韻律嚴謹,形式上未超出古典主義的範疇。但內容頗有特色,詩中處處流露出對普通人的同情。詩人奇異的想像與悲戚的描寫互相交融,創造出一種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意境,為後來的浪漫主義發展鋪下了一塊有分量的基石。
因《墓園輓歌》的成功,1757年格雷被提名為桂冠詩人,但未接受。1759至1761年格雷去倫敦在新建的不列顛博物館鑽研冰島及威爾斯古代詩歌。1768年任劍橋大學歷史和近代語教授。
主要作品
格雷一生作詩不多,僅十餘首傳世,其中以《墓園輓歌》最為著名。此詩創作長達8年之久,最初是為了哀悼他在伊頓公學讀書時的好友里查德 ·韋斯特,至少詩末所附的“墓志銘”是為他而作。但縱觀全詩,其內容已經明顯超越了對某個具體人物的哀思,而是通過對鄉村一處墓地的描寫,表達對下層默默無聞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對他們純樸善良品質的讚揚,為他們沒有機會施展天賦和才華而惋惜,同時也表現了對權貴、人間虛榮的蔑視和嘲諷,對大人物傲慢奢侈生活的譴責。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格雷的民主思想。由於貧困,農民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不能成為像彌爾頓那樣的文學家,像克倫威爾那樣的政治家。但是從另一方面說,在他們身上沒有“野心”,“傲慢”,“驕”“奢”和“諂媚”。他們雖然“貧瘠”,沒有知識,但卻有“德性”和“天良”,他們是自然本身。這樣的思想和瀰漫於全詩的感傷情調,使《墓園輓歌》成為18 世紀後期感傷主義詩歌的典範之作。
《墓園輓歌》之所以是歷代注評家青睞的對象。是因為“第一,它凝聚了一個時期中的某種社會情緒;其次,它有比較完整的形式表達了這種情緒,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如何革新舊傳統的問題,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楊周翰語)
從《墓園輓歌》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英國詩人從新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的過渡。一方面,格雷的詩歌語言精雕細琢,符合新古典主義推崇的詩歌詞藻要求,另一方面,他的詩歌表現了浪漫的對自然以及對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的渴望。這兩者的結合用以表達深一層的感傷,使古典主義者所追求的對永恆真理的描述,這一古往今來始終如此的嘆惋被精美的詩歌形式架構起來,更有著動人心弦的力量。